传承与创新:民族地区社会治理机制优化研究——以青海省六个民族自治州为例

来源 :青海民族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wl19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适应民族地区特有的社会治理场域,充分发挥各供给主体的功能优势,进一步提升治理成效,民族地区社会治理机制需要在一般性规律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调整与完善,不仅需要进一步加大供给主体的投入,动员和引导更多适宜的供给主体参与到民族地区社会治理实践中,增强供给主体力量,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多元主体之间的相互支持、配合,发挥不同主体的优势,改善供给结构,充分结合民族地区供给环境、供给客体的具体情况,借鉴当地服务经验、利用当地资源,优化民族地区社会治理机制,创新路径,提升社会治理成效.
其他文献
传统节日蕴含了地方核心文化和价值观念,是认同表达的符号系统.南岭人围绕流传竹篙火龙节中包含的历史事件、文化记忆,形成了现代竹篙火龙节不同层次的记忆和认同.南岭竹篙火龙节呈现出家族、地域和中华民族认同层次的表达内容与表达方式的演进逻辑,并将区域性家族生活、地方社会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的共同记忆凝聚为中华民族的共同记忆,进而形成南岭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
本文是基于对《水德配天:一个晋中水利社会的历史与道德》的民族志经验的反思性总结,在中国与印欧比较研究的基础上重新理解晋水流域田野材料的学理意义.在重新思考与魏特夫的对话时,力图指出:首先,人类学无法通过小型水利工程的研究构成与魏特夫理论的有效对话,魏特夫的真正目的 在于指出官僚制度的过早发育导致的权力早熟问题是后来的任何变革都无法克服的;其次,在内藤湖南的唐宋变革论的基础上,认为文人官僚取代家族主义成为中国政治的担纲者是在宋以后,儒家并非抵抗专制主义的力量;第三,当前的田野材料呈现的是上述重大变革的后果,
本文以大尺度、大数据来复兴恩格斯“女性地位的变化与阶级和国家的崛起相联系”的理论,时间跨距从原始公社到殖民时代,重点是当代世界的民族,空间囊括五大洲(南北美洲、澳洲、大洋洲、非洲)十几个民族,围绕女性地位的主轴,纵横交错,有理有据,给人信息冲击与观点震撼.全文用大理论(如历史唯物论、唯物辩证法)架构小理论(如生产方式、专业分工、异化劳动、殖民前后、妇女角色区分等),讲究概念的准确性与灵活性,做到以方法论驾驭方法,提出不能用资本主义以前的生产方式来考察民族(虽然马恩提到这个观点,但是当时还未出现帝国主义),
2015年《立法法》的修改赋予自治州地方立法权,自治州由此兼具自治立法权和一般地方立法权.《立法法》赋权六年来,自治州的地方立法活动显现出越权立法、重复立法、立法权限不清、整体立法进度滞后等诸多问题.可通过由上级立法机关提供上位法依据,厘清自治州一般地方立法权和自治立法权的权限划分,以及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的权限划分,加强对自治州地方立法的合法性审查等方面规范自治州立法活动,促进自治州立法实践良性发展.
元明清时期,中央王朝在西南等少数民族地区推行土司制度,利用少数民族地区的贵族实施统治.明清时期,中央王朝对土司地区改土归流,土司区日渐缩减.清末,土司制度已名存实亡.1911年3月,民政部发布《各省土司一律改设流官》,是土司制度终结的标志.中华民国成立后,颁布《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从法理意义上不再承认根植于专制制度的土司制度.民国时期,中央政府从未承认土司制度.但在土司制度终结后,还有许多土司个体继续存在,在处理地方民族事务时,他们仍发挥了一定作用.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统一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是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得到凝聚和壮大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成为中华民族不断凝聚在一起的重要条件和基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凝聚发展,成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不断巩固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中国现代国家的探索和建设,进一步巩固和加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是人类基于群居本能、最有生命力和凝聚力的社会组合形式.资产阶级看到了这一点,自始至终对“民族”和民族主义的运用非常自如,而全部的共产主义运动,也是将包括民族主义在内的民族规律借助其中的:借助民族运动和民族自决,马克思主义创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构建起了覆盖半个世界的社会主义阵营;同样借助民族主义,中国共产党仅用了28年时间便取得“天下”,建立了新中国.然而,资产阶级可以固守民族,无产阶级则必须超越民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内外相济、相
摘要:宋初强化中央集权的过程中,朝廷不再将颁授碑祠作为笼络地方或政绩奖励的手段,对生祠放松了管制。这使得修建生祠的主动权在很大程度上转移到地方,为其盛行创造了条件。生祠因兼具为官员祈福祈寿与颂扬美名的功能,从而成为民众偏爱的报答方式。作为循吏传统的重要象征,建祠立碑对于提高官员声望、塑造循吏身份形象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官员道德实践得到认可的标志,故受到推崇。同时,地方士民借此评价官员的施政效果,把各
摘要:《大平原的未来》是1930年代中期美国政府出台的区域发展规划之一,是在大平原深陷困境、“新政”改革浪潮激荡之际,在罗斯福总统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推动下出台的。该规划将1930年代大平原的危机视为一场与自然因素有关、主要由不当生产方式和错误文化观念所导致的人为灾难,倡导通过国家干预化解危机,将生态治理作为恢复重建的根本手段,并从技术、政策和观念等多个方面向各级政府和农业从业人员提出了诸多建议。尽管
为了有效应对涉民族网络舆情,促进政府在涉民族问题领域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于涉民族网络沉积舆情的范围具有不确定性,技术上难以识别,传播过程跨越物理疆界等特征,可以发现舆情治理面临的困境与悖论.很多普通舆情在传播过程中往往会泛民族化,不仅危害大,还十分隐蔽.对沉积舆情的积极治理也会陷入越治理问题就越多,舆情风险就越高的悖论.完善涉民族网络沉积真情治理,应弱化民族因素与经济利益的关联,借助民族区域的“微治理”体系化解局部矛盾,增加民族政策的层次性,及时疏导民族情绪.将对网络沉积舆情的有效治理融入民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