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铁路:穿越大山的动脉

来源 :当代党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p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是千百年来人们对成渝地区交通窘况的叹息。
  1952年7月1日,随着西南军区司令员贺龙将红绸彩带用力一剪,中国人自己设计、建设的新中国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宣告通车。
  
  ■ 开门纳才
  
  作为四川人,邓小平对成渝铁路的历史非常熟悉。清王朝和民国政府喊了40年的成渝铁路,只完成工程量的14%,一寸钢轨未铺。四川民众翘首以待,血也流过泪也流过,见到的只有地图上的一条虚线。
  在二野进军西南之前,邓小平就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这条虚线变成实线。
  为了纳才,1949年六七月间,邓小平两次专程到时任上海市市长陈毅家拜访其堂兄陈修和,了解成渝铁路建设的情况。
  陈修和曾留学法国,是一位兵工专家。他向邓小平介绍说:“线路已基本勘定,不少路段路基已经筑成,内江铁路桥的大桥墩已经修出水面,这些都可以利用,工期可以缩短。”
  邓小平大喜,盛情邀请陈修和参加成渝铁路建设。但因陈修和已应邀出席即将召开的全国政协会议,故只承担了撰写修建成渝铁路意见书的任务,并向邓小平推荐了几十位兵工技术专家,其中有不少人是留法、留德的高材生。
  
  ■ 说服毛泽东
  
  1949年11月30日,重庆解放。
  面对雄伟却又暮气沉沉的山城,时任西南局第一书记、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的邓小平心潮难平。他深知肩上的重担:西南战事还没有结束,重庆上百万人等着吃饭,合起来该是多大一张嘴?沿海被国民党军舰封锁,原料、器材和零配件进不来,工厂只得暂时停工……
  千头万绪,从何突破?经过缜密思考,邓小平决定从交通入手:川渝两地物产丰富,只要通了火车,便可带动百业发展。
  1949年12月31日,邓小平在主持召开西南局常委办公会时,提出重庆要“兴建成渝铁路,造船修建码头”。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刘伯承也表示赞同:“只有让工厂的烟囱冒烟,这座大城市才会充满活力。”于是,西南军政委员会作出第一项重大决策:“以修建成渝铁路为先行,带动百业发展,帮助四川恢复经济!”邓小平在会上说,我们还面临着很大的困难,我们只好集中力量办一两件事,绝不能百废俱兴。
  1950年1月2日,邓小平赴京向毛泽东汇报重庆解放一月后西南的情况和建设新西南的计划时,特别提出要“着重于修成渝铁路”。当时从国家战略来说,还有两条亟待开工的铁路。所以,毛泽东沉思片刻,回答说,你能说服我,我就鼎力相助;若说不服,那就暂时搁置。
  邓小平讲了三点:四川交通闭塞,政令不畅,古人云,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未治。四川作为西南首省,不修铁路不利于政令畅通。此其一。其二,重庆、成都是西南中心城市,如修铁路,不仅可以带动四川乃至西南百业兴旺,还可向全国提供优质大米、猪肉、禽蛋和副食品,互通有无。其三,中国人还从未自行设计、自行施工修建铁路,如果成渝铁路率先修成,既可提高我国际声望,也可使大大小小的工厂订货充足,加快工业发展,有百益而無一害焉。
  这三点让毛泽东心动了,他表态支持。
  
  ■ 冲破大山
  
  1950年6月15日,成渝铁路开工典礼在西南军区大操场举行。邓小平在会上以高亢的声音说:“我们进军西南,一开始就下定决心,要把西南建设好,而建设西南首先要从交通建设抓起。今天开工修筑铁路,是在经济十分困难的条件下进行的。为把事情办好,我们调出一部分军队参加修路,同志们是开路先锋!”
  随后,贺龙将印有“开路先锋”四个大字的红旗交给了筑路大军。
  一声令下,三万多解放军官兵带着未尽的硝烟,投入筑路战斗。开工40天后,朝鲜战争爆发,筑路任务交给铁路沿线的15万民工。
  当时条件非常简陋,工人们用灯笼、火把照明,用钢钎、大锤、十字镐开凿。为了筹集枕木,沿线各地群众积极采伐木料送往工地,一些青年献出做新床的木料,一些老人献出打算做寿棺的木材……很快便筹集到129万根枕木。
  成渝铁路既是交通大会战,也是一场人才大会战。在繁忙的铁路线上,活跃着一群兵工专家,他们就是陈修和为邓小平专门举荐的人才,后被编入西南服务团技术大队。他们战天斗地,自行设计生产出第一根重型铁轨,在深谷隧道中成功爆破500多次。这群专家有80多人,其中高级工程师16人。
  人心齐,泰山移。1950年8月1日,成渝铁路开始从重庆向西铺轨,每天以5030米的速度向前挺进。1951年6月30日铺轨到永川,12月6日到内江,1952年1月26日到资中,6月13日,铺轨到达终点站成都。
  1952年7月1日,西南军区司令员贺龙在成渝铁路通车典礼上将红绸彩带用力一剪,标志着成渝铁路全线通车。成渝线全长505公里,在两年多时间里,共完成路基土石方4211.3万立方米,隧道43座,架设大中型桥梁84座,全线使用的5.6万吨钢材全部由重庆钢铁厂轧制。
  
  ■ 开放之路
  
  修建成渝铁路,是当年全局在胸的邓小平布下的一招妙棋,他的预见一一应验。
  昔日自重庆到成都,途经11个县,每天乘轿或步行以40公里计,差不多要13天左右时间。民国时期虽然修建了成渝公路,但汽车跑完单程至少也要两天。成渝铁路通车后,只需12小时即可到达。
  火车一响,黄金万两。随着成渝线的通车,这条大动脉直接带动了成渝两地工商业的恢复与发展。刚解放时,重庆有三分之二的厂矿经常停工。成渝铁路一开工,立马复活了重庆工业。重庆钢铁厂、重庆发电厂、中梁山煤矿等一大批工厂、矿山先后在铁路沿线建立起来,成为国家骨干企业。
  成渝铁路的兴建,将四川省会成都与西南重镇重庆紧密联系在一起,沿线形成了以电子、机械、建材、轻纺为主的成都工业区,以兵工、冶金、机械、化工、仪表为主的重庆综合工业区,以制糖、轻纺为主的内江轻工业区。曾参加过“保路运动”的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张澜说:“成渝铁路通车,顿使蜀道改观,山川无阻,广大地域的物产与文化加速交流。”
  成渝铁路是新中国成立后修建的第一条铁路干线,是连接川西、川东的经济、交通大动脉。从此,重庆冲破山川阻隔,以开放的眼光和胸怀融入全国经济版图,为1953年起步的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揭开了序幕。
其他文献
我是一名共产党员,今年74岁了。  如果把中国共产党比喻为屹立世界东方的巨人,我们每个党员就好像是这个巨人躯体中的一个小小细胞。  我认为,每一个细胞都不能生病,不能衰竭,更不能癌变。  从1982年我在党旗下举起右手宣誓时起,我就下决心把一切交给党,牢记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一生都在重庆能源集团松藻煤矿工作,曾担任煤矿党委宣传部部长、煤矿工会副主席等职务,直到1995年退休。  200
走进有着千年历史的江西沧溪古村落,在名臣朱韶的宅院前,大门两侧有一对低头石狮尤为引人注目。与其他宅门前凶猛威严的石狮明显不同的是,它们俯首低眉,憨态中透出威严。  据当地人介绍,当年朱韶官至安徽池州知府,为人谦逊,以礼待人。这对罕见的低头狮子,就是朱韶教育后代子孙淡泊名利、低调做人的“情景再现”。  注目这对低头狮,禁不住让人陷入沉思:处在圆梦全面小康的关键决胜阶段,要让“狮子型”干部干成事、不出
支招  渝中区打造“一统二分三级”政务服务体系,渝北区利用“群众工作网”联动解决群众诉求……这些探索为各级党组织建设三级服务体系提供了有益借鉴。  但放眼当下,真正建立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服务体系的区县还并不多,在建立基层服务型党组织三级服务体系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普遍问题。  硬件设施问题。构建基层党组织三级服务体系必须硬件先行,但一些地方办公阵地陈旧、功能不完善,经费投入明显不足,导致推进乏力
他是一种植物  根深扎在泥土中  阴凉轻覆在大地上  春天开花  夏天撒绿  秋天结果  与别的植物没什么两样  他的与众不同  在冬天才显露出来    面对敌人的枪口   他高昂着头颅  面对金钱的利诱  他嗤之以鼻  “你们靠后,我先上”  “你们撤退,我掩护”  这声音从弥漫着硝烟的年代传来  那么响亮    在滚滚洪水面前  他稳稳站立  站立成中流砥柱  在冲天的火光中  他冲在前面  
2016年1月初,渝东北群山瑞雪飘飞。  这天,年轻干部贺鹏掐着指头,开始一年一度的新年盘点。  算好账,贺鹏乐了:“礼金支出节约了不少。”  以前,当地礼尚往来之风盛行——对贺鹏来说,每一张请帖都是“罚单”。  “过去每年平均要‘赶礼’两三万元。”贺鹏说。  这样的“被动消费”,从三年前开始被改变。  三年前,中央八项规定出台。  很难想象,这短短600余字的八项规定,竟能在中国推动如此巨大的变
工作不顺时,荣昌区广顺街道司法所所长李建雄就睡不踏实。  躺在床上,他会沉入各种各样的梦境。  2013年夏天的一个梦,让他印象深刻。  在梦中,他不停地狂奔。一直跑一直跑,也不看路,眼前突然出现一道悬崖。  “谁来拉我一把,谁来拉我一把!”他呼喊着,双脚却继续向悬崖冲去……  李建雄猛地睁开眼,直愣愣望向天花板。  愣了好一阵,他想到了一个人。  “命运之门”  荣昌区广顺街道。  清晨,阳光从
昼夜交替,于是有了黎明,有了黄昏。  时空转换,于是有了故乡,有了他乡。  黎明和黄昏之间,是生命的律动。  故乡和他乡之间,是一生的乡愁。  这座有着三千年历史的城市,有太多乡愁值得我们珍藏。  幸好,有了《关于规划建设重庆“母城”历史文化风貌区的决议》。  处处藏宝  2010年4月25日,渝中区巴县衙门片区一处拆迁工地。  “看,这是什么?”一名工人从土里刨出几块暗灰色墙砖。  他拂去土,定
2016年5月20日上午8点,南川区水江镇镇政府会议室。  主席台上方,“水江镇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十六次会议”的横幅十分醒目。  还不到开会时间,龙现社区党委书记李仁平与其他60多名镇人大代表已陆续走进会场。  对李仁平和这些代表来说,从2012年初到现在,这已经是他们第17次出席镇人代会了。  而从2007年4月起,每个季度召开一次人代会,南川区水江镇人大已坚持了近十年。  如今,“季会制”在
“书籍当成摆设,电脑当成电视,开会时心不在焉,培训时浑浑噩噩。”  “智能手机搞不懂,群工系统玩不通。”  2015年12月26日,梁平县屏锦镇党委班子专题组织生活会上,参会人员普遍反思自己在学习上面存在问题,面临本领恐慌。  “我们一些同志现在只是把学习挂在嘴上,应付式、做作式学习,不主动、不积极去接受新事物。”镇党委书记陶斯俊点评。  “学习,我们平时都在做,但难得做好做实,这是‘通病’。”梁
夜色逐渐暗沉下来,荣昌区盘龙镇龙王村薄雾萦绕。  忙完养殖场的工作,养猪户文立清回家了。  一进门,妻子炒好一盘回锅肉,正要端上桌。  文立清一下迈上来,用手拈起一块回锅肉就往嘴里送。“要说这回锅肉,还是‘荣昌猪’爽口,不像‘洋猪肉’吃起来那么硬邦邦的。”  柔和的灯光映照在夫妻二人的笑脸上,屋子盈满了回锅肉的香气。  吃了几十年的回锅肉,在文立清的脑海里,这“幸福的味道”历经兴衰沉浮,愈加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