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昌猪”的开放式发展图谱

来源 :当代党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gouw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夜色逐渐暗沉下来,荣昌区盘龙镇龙王村薄雾萦绕。
  忙完养殖场的工作,养猪户文立清回家了。
  一进门,妻子炒好一盘回锅肉,正要端上桌。
  文立清一下迈上来,用手拈起一块回锅肉就往嘴里送。“要说这回锅肉,还是‘荣昌猪’爽口,不像‘洋猪肉’吃起来那么硬邦邦的。”
  柔和的灯光映照在夫妻二人的笑脸上,屋子盈满了回锅肉的香气。
  吃了几十年的回锅肉,在文立清的脑海里,这“幸福的味道”历经兴衰沉浮,愈加厚重。
  “洋猪”围城
  “立清,想好了以后干什么没?”
  “养猪。”
  面对父亲的询问,文立清倚靠着猪圈,脱口而出。
  那是1980年的春天,土猪遍布全国市场的年代。
  那一年,文立清19岁。
  父亲听后笑了笑,继续往猪槽里添加猪食。
  猪圈里,三头猪仔跳来蹦去,寄托着一家人一年的希望。
  “嘴短三道窟,狮子脑袋罗汉肚,骡子屁股尾根粗。”文立清看着小猪仔,眼波如水。
  上世纪80年代,随着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对猪肉的需求急剧增长。
  “那时候家家户户养土猪,肥肉腥子多,吃起才带劲。”文立清说。
  土猪成了家庭谋生的重要来源,川渝地区“荣昌猪”等土猪每年出栏均超过1亿头,素有“良猪安天下”之美誉。
  但是好景不长,到了上世纪90年代,随着人们消费习惯的改变,土猪遭遇了空前的危机。
  “生活水平高了,人们专挑瘦肉吃,不吃肥肉了。”文立清说。
  土猪由于生长周期长、脂肪含量高等缺点,逐渐被市场抛弃,取而代之的是约克猪等外来猪种。
  短短十年间,118个土猪品种有近100个处在灭绝边缘,“荣昌猪”也到了生死关头。
  “一方面信息闭塞,仅限于本地销售,打不开市场;一方面肉质跟不上时代,养的人越来越少。几年间,纯种‘荣昌猪’的数量锐减到只剩6万头。”重庆市畜牧科学院信息中心主任徐顺来说。
  抵抗不住“洋猪”的冲击,已是养殖大户的文立清被迫处理掉了所有土猪。
  借力改良
  30多年来,在无数个梦中,文立清都会想着土猪肉的香味垂涎。
  “‘荣昌猪’肉真的没人吃吗?”文立清总会问问自己。
  同样的问题,也困扰着重庆市畜牧科学院院长刘作华。
  与“荣昌猪”打了多年交道,刘作华一直寻找着重振“荣昌猪”养殖的突破口。
  “品质!只有让肉质跟上时代,‘荣昌猪’才能重生。”经过不懈调查和探索,刘作华悟出了“道”。
  目标既定,荣昌把第一个目标定在了保种上。
  由荣昌县(现荣昌区)畜牧局牵头,组建了3个市级保种场,并在乡镇开辟场地,抱团开发4个“荣昌猪”保护片区,万余头纯种猪被保护起来。
  解决了保种的问题后,荣昌又盯上了土猪培育创新。
  “只有通过杂交提高品种品质,才能使‘荣昌猪’重获新生。”刘作华说。
  在畜牧局的支持下,畜科院先后与丹麦、加拿大等国开展合作,引进纯种长白猪、大夏猪等,进行三系配套,成功培育出“渝荣一号猪配套系”。
  “‘渝荣一号’既遗传了外种猪生长周期短、瘦肉率高的基因,又保留了‘荣昌猪’肌间脂肪厚实、耐病性强的特点,是不可多得的好品种。”刘作华说。
  通过调动国内外两种资源,“渝荣一号”很快在荣昌推广开来,进入了大大小小的养殖场。
  平台助力
  “‘一号猪’撬不开门路,这样下去要恼火。”看着养殖场里上千头即将出栏的土猪,文立清抽着旱烟,眉头紧皱。
  原来,“渝荣一号”养殖推广后,“荣昌猪”养殖量逐渐加大,许多养殖户却找不到买家。
  “品质是好了,但是找不到市场,‘荣昌猪’的危机就依然存在。”荣昌畜牧局局长杨锟说。
  信息闭塞,土猪卖不掉。面对再次出现的危机,荣昌开始寻求政策的帮助。
  “必须给养殖户搭建一个开放平台,让他们能及时了解供销信息,积极主动对接市场,才能保证养殖户的收益。”杨锟说。
  2014年5月20日,重庆(荣昌)生猪电子交易平台在荣昌正式上线运营。
  生猪交易市场把传统的生猪活体交易转变为网上交易,通过网络平台,成功连接养殖场和市场。
  在提供信息的同时,生猪电子交易平台还能充分保障养殖户的利益。
  “自主议价、先款后货、电子结算、违约赔偿,避免了土猪经销商分割养殖户的利益。”杨锟说。
  交易平台建立以后,文立清像抓住了救命稻草。
  “我在交易平台上挂牌了40头活体猪进行交易,一个小时不到就有买家跟我联系,每头猪要比以前多赚几十元。”文立清说。
  当年,荣昌80%以上的外调生猪通过电子交易平台找到了买家。
  盘活品牌
  2013年11月16日,第六届中国畜牧科技论坛在荣昌开幕。
  100余家国内知名饲料、兽药企业和十余家畜牧科研院所参会。
  会议的一个重要议题就是研讨“荣昌猪”的品牌塑造。
  “没有品牌,这个可爱的‘小家伙’就难以被世界认可。”杨锟说。
  而“荣昌猪”的品牌塑造之路,早在十年前就已经展开。
  2004年,为建立更大的开放平台,荣昌提出举办中国畜牧科技论坛的设想,得到国家农业部的支持。
  此后,该论坛迅速升温,成为农业部主导的两大盛会之一,每两年择期在荣昌举行。
  “该论坛吸引了农业方面的各方人士,‘荣昌猪’也顺势引起各方关注。”杨锟说。
  此外,荣昌还与各省区市建立科技合作关系,免费向外省区市赠送荣昌种猪。
  “现在,‘荣昌猪’已经成功推广到全国20多个省区市。”杨锟说。
  在种猪推广的同时,“荣昌猪”的产业化发展也在持续推进。
  “我们牵头成立了重庆市荣牧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负责‘荣牧牌’生态‘荣昌猪’品牌的推广。”杨锟说。
  荣牧公司建立了32平方公里的“国家现代畜牧科技产业示范园”,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养殖模式,打造出生态“荣昌猪”全产业链和高端品牌。
  2015年,“荣牧牌”生态猪肉及其制品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
  几大开放举措之后,据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评估,“荣昌猪”的品牌价值高达22.3亿元,位居全国土猪之首。
其他文献
2012年6月19日。  走出调解室,27岁的杨红泪流满面。男友对她多年的暴力侵犯终于得到应有的判罚。  “黄律师,谢谢你!”杨红抹掉眼泪,对黄黎说。  黄黎是九龙坡区法律援助中心的驻点律师,去年6月7日接到杨红的法律援助申请后,他就开始奔波起来——调查、取证、鉴定……  一年后,杨红终于可以鼓起勇气,开始新的生活了。  “跟杨红一样,九龙坡区越来越多的妇孺孤寡、残疾人士、农民工等弱势群体在合法权
我是一名共产党员,今年74岁了。  如果把中国共产党比喻为屹立世界东方的巨人,我们每个党员就好像是这个巨人躯体中的一个小小细胞。  我认为,每一个细胞都不能生病,不能衰竭,更不能癌变。  从1982年我在党旗下举起右手宣誓时起,我就下决心把一切交给党,牢记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一生都在重庆能源集团松藻煤矿工作,曾担任煤矿党委宣传部部长、煤矿工会副主席等职务,直到1995年退休。  200
走进有着千年历史的江西沧溪古村落,在名臣朱韶的宅院前,大门两侧有一对低头石狮尤为引人注目。与其他宅门前凶猛威严的石狮明显不同的是,它们俯首低眉,憨态中透出威严。  据当地人介绍,当年朱韶官至安徽池州知府,为人谦逊,以礼待人。这对罕见的低头狮子,就是朱韶教育后代子孙淡泊名利、低调做人的“情景再现”。  注目这对低头狮,禁不住让人陷入沉思:处在圆梦全面小康的关键决胜阶段,要让“狮子型”干部干成事、不出
支招  渝中区打造“一统二分三级”政务服务体系,渝北区利用“群众工作网”联动解决群众诉求……这些探索为各级党组织建设三级服务体系提供了有益借鉴。  但放眼当下,真正建立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服务体系的区县还并不多,在建立基层服务型党组织三级服务体系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普遍问题。  硬件设施问题。构建基层党组织三级服务体系必须硬件先行,但一些地方办公阵地陈旧、功能不完善,经费投入明显不足,导致推进乏力
他是一种植物  根深扎在泥土中  阴凉轻覆在大地上  春天开花  夏天撒绿  秋天结果  与别的植物没什么两样  他的与众不同  在冬天才显露出来    面对敌人的枪口   他高昂着头颅  面对金钱的利诱  他嗤之以鼻  “你们靠后,我先上”  “你们撤退,我掩护”  这声音从弥漫着硝烟的年代传来  那么响亮    在滚滚洪水面前  他稳稳站立  站立成中流砥柱  在冲天的火光中  他冲在前面  
2016年1月初,渝东北群山瑞雪飘飞。  这天,年轻干部贺鹏掐着指头,开始一年一度的新年盘点。  算好账,贺鹏乐了:“礼金支出节约了不少。”  以前,当地礼尚往来之风盛行——对贺鹏来说,每一张请帖都是“罚单”。  “过去每年平均要‘赶礼’两三万元。”贺鹏说。  这样的“被动消费”,从三年前开始被改变。  三年前,中央八项规定出台。  很难想象,这短短600余字的八项规定,竟能在中国推动如此巨大的变
工作不顺时,荣昌区广顺街道司法所所长李建雄就睡不踏实。  躺在床上,他会沉入各种各样的梦境。  2013年夏天的一个梦,让他印象深刻。  在梦中,他不停地狂奔。一直跑一直跑,也不看路,眼前突然出现一道悬崖。  “谁来拉我一把,谁来拉我一把!”他呼喊着,双脚却继续向悬崖冲去……  李建雄猛地睁开眼,直愣愣望向天花板。  愣了好一阵,他想到了一个人。  “命运之门”  荣昌区广顺街道。  清晨,阳光从
昼夜交替,于是有了黎明,有了黄昏。  时空转换,于是有了故乡,有了他乡。  黎明和黄昏之间,是生命的律动。  故乡和他乡之间,是一生的乡愁。  这座有着三千年历史的城市,有太多乡愁值得我们珍藏。  幸好,有了《关于规划建设重庆“母城”历史文化风貌区的决议》。  处处藏宝  2010年4月25日,渝中区巴县衙门片区一处拆迁工地。  “看,这是什么?”一名工人从土里刨出几块暗灰色墙砖。  他拂去土,定
2016年5月20日上午8点,南川区水江镇镇政府会议室。  主席台上方,“水江镇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十六次会议”的横幅十分醒目。  还不到开会时间,龙现社区党委书记李仁平与其他60多名镇人大代表已陆续走进会场。  对李仁平和这些代表来说,从2012年初到现在,这已经是他们第17次出席镇人代会了。  而从2007年4月起,每个季度召开一次人代会,南川区水江镇人大已坚持了近十年。  如今,“季会制”在
“书籍当成摆设,电脑当成电视,开会时心不在焉,培训时浑浑噩噩。”  “智能手机搞不懂,群工系统玩不通。”  2015年12月26日,梁平县屏锦镇党委班子专题组织生活会上,参会人员普遍反思自己在学习上面存在问题,面临本领恐慌。  “我们一些同志现在只是把学习挂在嘴上,应付式、做作式学习,不主动、不积极去接受新事物。”镇党委书记陶斯俊点评。  “学习,我们平时都在做,但难得做好做实,这是‘通病’。”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