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新生适应大学学习的对策探讨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x90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新生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目标的引导是对新生进行入学教育的重中之重,良好的开端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效果有积极的影响,对学生长远的发展也将产生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大一新生对学习重要性的误解及在学业上出现的诸多问题,提出必须在入学时即对新生进行教育和引导,帮助新生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标,学有所获,学有所成。
  关键词:新生;大学;学业规划;专业教育
  作者简介:刘雪莲(1981-),女,云南镇雄人,南京林业大学机械电子工程学院,助教,农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江苏 南京 210037)
  
  大一新生远离家乡父母来到新的环境,开始新的生活和学习,大学生活对他们而言既陌生也充满着新鲜和好奇,接踵而来的是各种需要面对的问题。怎样适应新的环境?怎样面对新的老师和陌生的同学?怎样参与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琳琅满目的课程该怎样取舍?怎样摆正学习在大学生活中的位置?这些是大学生需要面对的难题。怎样帮助大一新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对专业有一个明晰的了解,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从而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摆在学生工作者和学生面前的重要课题。利用新生入学教育的机会,采用合适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加强对新生学习重要性的教育,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和指导,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大一新生在学习上存在的误解及出现的问题
  1.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导致对大学学习的失望
  新生对大学及大学学习的理解存在偏差,大多数新生总会憧憬自己理想中的大学,他们认为经过艰难的高考进入大学,学习可以不用像以前那样刻苦努力,大学是神圣的象牙塔,想象中的一切都是美好的,要把考入大学作为学习的终点,而不是新的开始。真正进入大学,大学生却发现自己面对的是赤裸裸的现实,宽敞明亮的教室必须早起才能抢到座位,图书馆是人满为患,曾有的憧憬和激情在现实面前渐渐消退,对学习的热情也渐渐冷淡下来。
  2.对专业缺乏了解,学习不适应
  “学非所爱”是当前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一个突出的问题。[1]大部分新生在高考选择志愿时,并没有真正了解所报考学校及所报考专业的真正内涵,而是遵从父母的意愿或是跟随潮流。进入大学以后,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有学生发现自己对所读的专业并不感兴趣,因此一入学就退学的现象时有发生。
  此外,大学的学习模式和中学时代老师“教”、学生“学”的格局有了根本性的变化,老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导者,而是课堂的引导者,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日益明显,老师讲课速度快、讲课方式灵活、知识的容量和知识的跳跃性比较大,这就要求学生具有独立思考的自觉性和研究学习的自觉性。如果依旧沿用中学思维模式和学习方法进行学习,学生便容易产生学习适应困难。[2]老师也会根据课程的要求为学生罗列参考书目,因此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和自我学习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一部分新生沿用中学的死读书方法,尽管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却得不到满意的结果。因此新生如果延续中学时的学习方法,那么学习任务将无法完成。还有一部分同学重理论学习、轻实践环节,重考试分数、轻能力培养,重必修课、轻选修课,重考试、轻考查,重专业课、轻公共课、选修课。[3]这样一些学习的不适应情况如不及时发现并转变,学生学习将会事倍功半。
  3.学习态度不端正,目标不明确,没有长远的学习规划
  与高中相比,大学的社团活动是丰富多彩的,有的同学因为参与过多的社团活动,占用了正常的上课和学习时间,从刚开始旷课时的忐忑到习以为常,以至于旷课成了习惯,上课睡觉、看小说、看报纸而课后沉迷于网络、电子游戏、谈恋爱等,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不少新生在入学前把考大学作为自己的目标,有了这个目标,学习的动力足,学习虽然累,但是生活充实,而进入大学后,既定的目标已经实现,新的目标还没有确立,因此在一定时期存在理想和目标的“真空期”,没有了目标,大学就成了懒惰的温床和放松享乐的园地,在学习上人云亦云,带着明显的从众心理跟随大流,没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考,更谈不上为自己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和长期的学业规划,使自己在学习上陷入了被动的局面和尴尬的境地。[4]
  4.学习急功近利
  大学的学习成绩某种程度上和评奖评优、入党等关乎学生利益的事情联系在一起,而受到某些不良风气的影响和利益的驱动,部分同学学习只是为了获得报酬,学习上不求甚解,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不在乎自己究竟学到了多少知识,对学问的理解多浮于表面,而缺乏科学的钻研态度,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精神的人更是寥寥无几,更有甚者不惜铤而走险,冒着受处分的危险作弊,这大大影响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学风建设。
  5.家长的督促作用明显减少
  大部分新生离开了父母,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能力没有及时培养,而部分学生家长还抱有传统的思想,认为学习不是大学生活的主业,各方面能力的锻炼才重要,因此家长对学生学习关心较少,和班主任、辅导员的沟通更少,不会主动地了解学生在校的学习状况。
  6.自卑心理导致对学习有抵触情绪
  对大学新生来说,能考入大学往往自我感觉良好,被学校、家庭、社会宠着,进入大学后才发现“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往日鹤立鸡群的感觉荡然无存。[5]身边不再是老师和同学的表扬、赞美,同学都是来自四面八方的佼佼者,在这样的情况下,有的同学的心理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觉得自己不如别人,造成了心理上的压力,产生了孤独、紧张、焦虑等情绪,严重影响了学习,甚至造成了人际交流和沟通的障碍。
  二、加强对新生的教育和引导
  1.引导新生做好学业及职业生涯规划
  做好生涯规划有利于新生认识自己,重新定位,重新规划自己的人生。辅导员或班主任可以利用目前许多职业测评网站的测评工具,引导学生对自己做深入的了解,了解自己的性格、兴趣、爱好、价值观,这有利于新生全方位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明确自己的价值取向,为自己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业规划和职业生涯规划。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邀请就业辅导专家或者职业辅导专职人员对新生进行辅导,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优势,认识自己的不足,挖掘自己的潜力,激发学习的动力。
  2.加强专业教育,培养新生的专业兴趣
  由学校或学院在新生入学后进行“专业教育”,为新生讲解所学专业涉及的范畴、需要学习的课程、发展前沿、毕业以后就业的方向等等,让新生通过专业介绍对所学的专业有大致的了解。给新生创造条件,组织他们参加和专业学科相关的学术、科技活动或报告会,激发新生对专业的学习兴趣,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科技竞赛活动。只有对自己的专业有清晰的认识和了解,才能热爱自己的专业,才能找到努力的方向,才不会在学习中处于被动。
  3.开设学习心理辅导和讲座
  可开设专题讲座对新生进行学习心理辅导,如有关怎样找到科学的学习方法、怎样缓解学习的压力、怎样管理自己的情绪、怎样利用好自己的时间、怎样消除考试期间紧张心理的讲座。另外,还要注重加强大学生自信心的教育和培养,班主任和辅导员应该关心学习困难的学生,尊重他们,发现他们的闪光点,通过各种途径挖掘他们的潜力,还可以在班级形成互帮互助的风气,利用合适的场合和机会培养学生的自信。
  4.拓宽交流途径,确立学习目标
  新生入学后,各高校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新生开展入学教育,其内容涵盖校纪校规、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等,学校可在新生入学教育时邀请知名教授、知名校友举办讲座或者报告会,通过一种学生易于接受的形式引导新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也可充分利用高年级优秀的榜样资源,开展高年级学生和新生的学习交流会,学长学姐的经验之谈更容易被新生接受;定期举办学习经验交流会,关于学业、考研、就业等问题,新生更容易接受学长们的建议。
  5.建立家长、辅导员、班主任有效沟通的渠道
  充分调动辅导员和班主任的积极性,通过开班会或者去宿舍走访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心声及动态,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掌握家长的联系方式和家庭住址,利用电话、飞信、邮箱、网络等各种方式及时将学生在校的表现与家长沟通,以利于家长第一时间掌握学生的思想动向和学习状况,配合学校做好学生的教育管理。如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老师应在合适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家访,一方面可将学校相关的政策传达给家长;另一方面,听取家长在改进学校工作方面的一些建议和看法,以利于学校和家长双方共同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教育和监督,形成学生管理的网络。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等教育已从传统的精英化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怎样让一批又一批的高校毕业生成为社会和国家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而不是社会就业的负担,这一任重而道远的任务是我国高等教育亟待解决而又无法回避的问题。本文仅从几个方面提出了大学伊始可以利用入学教育的机会对新生进行学习教育,只有各方面切实认识到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相互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切实解决新生所遇到的难题,才能为社会造就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谢丽霞.大学新生学习低效的原因及对策[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4):206-220.
  [2]孙韦霞,吴娟.影响大学新生学习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2009,(7):50-52.
  [3]葛敏,宗平,季一木.大学新生学习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9,(4):57-59.
  [4]袁旦,等.大学新生不适应表现及其教育策略[J].高教与经济,2007,(3):59-61.
  [5]刘畅,郭栗.大学新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及对策研究[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121-124.
  (责任编辑:王祝萍)
其他文献
用3甲基2苯并噻唑酮腙(MBTH)作显色剂,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丁炔二醇中微量甲醛.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5.17×104L·mol-1·cm-1,最低检测限为4.8μg/L,加标回收率99%以上,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醛含量在0~1.4mg/L范围服从比尔定律
摘 要: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是每一个教师孜孜以求的目标,本论文从这种多元智能高校化学课堂模式的调查研究入手,对其应用于实际教学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并且呈现出了研究结果与成效。  关键词:“345N”;多元智能;高中化学;高效课堂;可行性  何为“345N”的多元智能高效化学课堂模式?“三段”是指将课堂分为课前段、课中断、课后段,对应运用课前预习案、课中导演案、课后作业案;“四主”是指在教学中以教
摘要:本文结合作文教学实践,介绍了常见的作文构思方法,并就如何选择材料从多个角度进行了阐述,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關键词:作文;构思 ;选材  一、构思  构思是根据立意并有机地组织、连接字词句成文的全过程。文章的结构一般有:其一,纵式结构,按照事物进程或时间变化顺序行文;其二,横式结构,按空间行文;其三,将二者结合的纵横式结构。  具体来说,构思的常见技巧有以下几种:(1)以小见大法,如《七根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