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学习”离不开“有效点拨”

来源 :校园英语·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688131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改背景下的课堂越来越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开放,但自主开放并不等于放任自流。如果课堂上只有“学生自主”而没有“教师点拨”,只有“放”而没有“收”,让学生学到哪里算哪里、学到什么程度就到什么程度,这样的课堂是平面的、浅层次的、低效的。教师永远是学生学习的导引者,如果或缺了教师适时有效的点拨和引导,就难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教学。那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如何进行有效点拨呢?
  【关键词】初中英语 自主学习 有效点拨 高效课堂 核心素养
  从我自身的教学情况来看,教学中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存在以下几个特点:
  1.对英语学习没有兴趣,能偷懒就偷懒。
  2.上课不能专心听讲,有的知识点讲了许多遍还不会。
  3.回家不看书,像练习听力,预习,复习这些软性的作业,就不做。
  4.没有语言环境。我认为这不光是学生的问题,还在于老师,是老师导致了这种现状。使他们丧失了学习的自主性,失去英语学习的乐趣,把学英语当成了负担,苦差事。老师也教的很辛苦。由此看来,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已刻不容缓。要使学生得到发展,要使课堂实现由“教”到“学”的转移,要使学生产生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主性素质,构建自主参与型的英语课堂教学是至关重要的。
  一、什么是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个体在学习过程中一种主动而积极自觉的学习行为,是学生个体非智力因素作用于智力活动的一种状态显示。它表现为学生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强烈的求知欲望,主动参与的精神与积极思考的行为。
  二、如何培养自主学习
  1.合作讨论,学会探究。鼓励学生互相帮助、共同进取。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就要学生尽可能少地依赖教师。凡是学生自己能做的,教师绝不插手;凡是学生能通过自身努力达到的,教师就积极鼓励其独自完成。要积极倡导合作学习,针对学生心理和学习上的差异,把全班分成若干小组,好、中、差搭配,进行合作学习。
  2.课前预习既培养课前自学又提高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很多,课前预习就是其中之一,课前预习是学好新课的前提,它不但可以培养学生课前自学的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学习新课的兴趣,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既加强了对旧知识的复习,又能让学生发现疑难点,自己独立思考,这样学生带着问题去听课,目的性强,减少了盲目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而课前预习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好方法。
  3.注重课内和课外的有机结合,拓展自主学习的实践空间。课内外要精心设计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有时间、有机会去选择、决定,去思考、体验、感悟,去创造、应用。如可组织形式多样,生动有趣的英文歌曲竞赛,演讲比赛,口语角,短剧表现,英语原声电影欣赏,校园英语广播等英语教学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展示自我,体验成功,充分发挥自己的天性和聪明才智,知识不断积累中去发现,去寻找,去创新。当然也要注重课内和课外的有机结合,根据学生的程度,有意识地給学生布置一些课外任务,训练学生独自计划、实施和完成一项语言任务。
  三、教师如何点拨发挥主导作用呢
  1.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发挥主导作用呢?教师是课堂学习活动发生的组织者,无论是学习小组的建设、培训和使用,还是保障课堂学习过程的顺利进展,都需要教师发挥显性或者隐性的组织作用。没有教师的组织,就不可能有真正有序的课堂,没有有序的课堂,课堂交流就成了漫谈,偏离学习目标的课堂当然无法实现高效。教师是课堂的调控者。我们的课堂,看似很活、很乱,实际它活而有度、乱而有序。它就像散文一样,形散而神聚,聚在目标,聚在主线。谁来保证?教师的调控。调控目标,不管课堂多火多激烈,教师要巧妙地调控课堂的走向,绝不能太多地偏离目标,要做到张弛有度,收放自如。调控主线,要按照课堂教学设计的落实暗线,循序渐进逐步发展,允许徘徊但不能大跃进,以此保证课堂的进程如约完成。调控状态,保证状态不失控、不熄火,避免明星展示、肤浅展示、恶意展示等不良现象。做一个适时的、权威的点拨者,在学生“愤”和“悱”的时候及时出现,迅速化解,帮助学生化难为易、解开疙瘩。做一个充满激情的激励者,真诚地为学生喝彩,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快乐,从而保持强大的、常态的预习和展示的内驱力。
  2.课堂上教师该如何把握“点拨”的时机呢?孔子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也就是说,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学记》上也有“开而弗达,导而弗牵”的说法。这是在强调教师要把握时机,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点拨、启发,而不能把学生当成“装知识”的“硬盘”,一厢情愿地对其进行灌输。点拨的时机是在学生进行了深度探究后,陷入思维困境的时候产生的。“点拨时机”不是一个孤立的偶然发生的教学现象。虽然表面上看来,它呈现出零散的偶然状态,具有不稳定特点,但实际上,它是教学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以及主客体内部各因素激活的结果,它的外部偶然性和内在必然性是对立统一的。
  总之,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并非放任学生,让学生随心所欲,它并不排斥教师的监督和管理。教师可在课堂上多层次、多角度的操练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这样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就渐渐培养起来。从而让学生产生了对英语学习浓厚的兴趣。教课就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查有梁.新教学模式之建构[M].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
其他文献
【摘要】本研究聚焦朗讀,着眼于“课前五分钟朗读”活动对小学高年级学生英语测试的成绩是否存在影响。参与本研究的被试为笔者所执教班级的51名学生。被试的英语基础都比较薄弱。本研究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与访谈相结合的方式来对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被试经过一个学期的朗读活动,加深了对课内新知的记忆,提高了做题的准确性,从而提高了测试成绩。但是本研究的活动设计不够尽善尽美,而且选择被试的范围仅局限于一所学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教学模式在不断发生着变化。近些年来,线上教学模式逐渐走进教育领域,而这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我国的英语教育。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育部门对小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在传授正常的教学知识以外,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新意识,以此提高他们的英语综合素质,为后期更高阶段的英语教学打下坚实基础,使学生将来步入社会以更高的英语水准应对未来社会的高要求。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
【摘要】美国19世纪浪漫主义代表作家霍桑的《红字》与澳大利亚当代作家考琳·麦卡洛的《荆棘鸟》有很多相似之处:两部作品都是讲在人性的压抑下,爱情与宗教产生的矛盾,但即使是宗教那巨大的精神控制力也難以压抑住人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本文分析了不同时代背景下教士的爱情故事的发展脉络,重点阐述了两个女主角对于爱情的不同抉择。  【关键词】爱情 宗教 矛盾 抉择  《红字》与《荆棘鸟》两部小说都讲述了宗教背景下
【摘要】微课作为目前的教学的新方式,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在现在“信息化”发展的环境下,将微课引入各高校英语教学,其实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在介绍微课的概念基础上,同时还从微课产生的背景、微课对高校英语信息化教学的应用、具体体现等方面分别进行阐述。  【关键词】微课 英语 信息化 特征  一、微课的基本概念及特征  1.微课的基本概念。微课是由国内外教学实施人员提出并推广的,微课突破了
【Abstract】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ignificant nowadays, in which family culture plays an important part, so it is of great value to explore the discrepancies of family co
【摘要】近年来,教育部门开始对各个阶段的教学方法和课程进度进行不同程度的改革,而随着改革工作的展开,越来越多的教学工具和学习方法也逐渐出现。微课作为其中之一,为学生们的生活和学习提供了极大便利,尤其是在高中语法教学中,由于其自身的教学特性,更是让微课得到了充分的应用。微课可以帮助教师提高课堂的容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消除英语学科自身的枯燥性,让学生认识到学习英语语法的乐趣,这一学习工具可以减
【摘要】无论在学习、工作还是日常生活中,沟通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沟通障碍经常阻碍国际商务英语的有效沟通。本文主要探讨沟通过程中的沟通模式和国际商务环境下的沟通障碍。沟通过程涉及到发送者、信息、编码、渠道或媒介、接收者、解码、反馈、障碍和语境。通过分析沟通障碍是如何影响沟通过程中各个要素的,作者试图找出消除各种沟通障碍的方法。最后,为了最终达成有效沟通的目的,作者试图提出商务英语环境下消除
【摘要】有效性一直是教学一线的教师一直思考的问题。随着各新课程理念的渗透。英语课堂的有效性已经远远跟不上原版教材的适用。有效的课堂不真实,它只是真实而具体地反映学生的知识构造。针对真实性。本文从教学设计、课堂环境、教师行动及文化因素等诸多方面,让我们感受我们中国的英语课堂的真实性可以是什么样的。  【关键词】有效 信念 创新 教师行动 真实 交际 文化  说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我记起了以前走教的一堂
【摘要】职场英语改革势在必行,对学生的评估是其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学生实际,本文从主体多元化、内容多维化、方法多样化三方面展开论述,探讨对学生全方位、多角度,更准确全面的评估方法。  【关键词】评估 改革 多元化  依据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每人至少有8种智能,在这8种智能中每个人都各有所长。学生在意义建构过程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不是单一维度的数值反映,而是对多维度、综合能力的体现,因
网络信息技术对当今社会产生重大影响,促使教师在教育观念、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和课堂结构等方面适应时代要求,对教师而言,更新教育观念,优化课堂结构已势在必行,因此,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是提升课堂效率的必由之路。如何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成为课堂教学的研究课题。  我在必修1《定语从句》的教学中,进行了信息技术与英语语法教学整合的尝试。  一、语法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