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重要的是各尽所长

来源 :领导文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on_pi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社会属于金字塔形社会,在这种社会结构中,底层占大多数,而这一部分人会自然而然地想要进行阶层跃升,爬到中层甚至上层社会。这就导致阶层流动现象在中国非常突显。在某种程度上,大量的阶层流动并不是好现象,这是欠发达社会才会出现的现象。
  以德国为例。德国是一个枣核形社会,中间大,两头小。也就是说,中产阶级很多,上层阶级和底层阶级相对较少。而中間阶层的大多数人,他们的流动需求并不多,因为这部分人的生活质量已经很高了,并不会产生强烈的想要改变的欲望。
  但是,如果一个德国人想要进行阶层跃升,抛开个人因素不谈,他并不会遇到制度上的障碍,比如户籍问题。而对于中国人而言,户籍在很大程度上成了阶层跃升的重要障碍。
  在教育层面,德国人从十岁就开始实行教育分轨制,学生会进入不同的人生发展方向,一边是与大学衔接的文科中学,一边是训练平民子弟的国民学校和职业学校。
  德国人认为,十岁就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学习能力,有些人对学习哲学、文学或者科学等没有兴趣,他可能就喜欢做技能性的事情,那为什么非要进入大学呢?考不上大學,不代表他不能做一个好的钳工、一个出色的面包师,或者一个杰出的推销员。
  在德国,即便一名最普通的技工,他的生活也是有保障的,他的收入和社会地位都是体面且受人尊重的,他属于中间阶层,而不是底层。所以德国人考大学,完全不是出于改变命运的初衷,或者进入中上层社会的愿望,而仅仅是因为兴趣。在中国,我们仍然用励志的口吻去谈论如何往上爬、如何实现阶层跃升,这是很可悲的。这说明我们还属于非发达国家,我们的社会制度还不够完善,只有不断地进行阶层跃升才能给生活提供保障。这并不是一个社会的理想状态。
  造成这种结果,原因无非就是收入不平等。在中国,一个普通工人、一个蓝领,和白领的收入是截然不同的。在国外,普通工人属于中产。可在中国,普通工人基本属于社会底层。更荒谬的是,在收入毫无改善的情况下,人们却呐喊着要改变蓝领阶层的地位和声誉。收入提不上去,说这些有什么用呢?
  只有蓝领和白领的待遇差不多的时候,蓝领阶层的地位才会慢慢转变,不需要你宣传。到时候一定会有人觉得:我为什么非要坐在办公室,我干嘛不去当汽车修理工,或者去务农?这个时候人们就能凭兴趣去选择工作了。可现在的情况是,即便痛恨坐在办公室里,他也不愿意去当一个修理工或一个面包师,因为选择成为蓝领阶层,就要付出经济和社会地位层面的巨大代价。
  我在美国遇见的农场主,收入比一些白领还高,他们(农场主)就非常热爱自己的工作,因为这既是他们的兴趣所在,又不至于让他们的生活捉襟见肘,何乐而不为呢?但我们目前离走到这一步还有距离。(摘自《中外文摘》)
其他文献
鲁迅这一生,与官也沾了一点边的。从1912年到1926年,鲁迅始在南京临时政府,进而到北京北洋政府,为教育部部员。1912年8月21日,时任临时大总统的袁世凯任命三十二名教育部佥事,据专家考证,相当于今天的正处长,其中就有周树人、许寿裳。鲁迅在第二天的日记里写到:“晨见教育部任命名氏,余为佥事。”鲁迅在教育部度过了他三十二岁至四十六岁的大好时光。  到厦门大学,如果按照今天的时尚,大学处处与官场相
李靖毫无疑问是唐朝第一名将,无论战功、能力、知名度、当时后世评价,堪称大唐军神。唐朝朝廷设置武庙,李靖名列武庙十哲,和韩信、白起、孙武、吴起等古之名将同列。  李靖的兵法韬略原为家学渊源,其舅父韩擒虎便是隋朝四大名将之一,对他薪火相传。而李靖却多年不得重用,被李唐王朝启用,又被赵郡王李孝恭委以重任时,已是年近五旬。  李靖用兵,因地制宜而善用奇兵,出其不意却又当机立断,他一生征战纵横南北,横越东西
强大的号召力  北京35中高二学生王岐山上山下乡去了延安,那是1969年元月。    王岐山被分配到康坪生产大队,同来的还有女朋友姚明珊。在时任康坪村村支书尹治海的记忆里,王与姚的关系,当地人是听北京娃娃们说的,“他们在北京就认识”。队里的北京知青,男娃奔着王岐山,女娃跟着姚明珊,一起来到康坪。小组长王岐山干活一般,却很有号召力。同来的知青不必说,连其他生产队与他不熟识的北京娃,都听他招呼。据康坪
美国作家、名著《老人与海》的作者、195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海明威,经常会从剧烈的体育运动转换到完全静止不動的状态。他坐下来开始写一本新书之前,总是会一连好几个小时地凝视着炉火,不停地剥橘子皮。  一天早上,一位细心的记者注意到了海明威的这种怪习惯。  “您不认为这是在浪费您的时间吗?”记者直率地问。“您已经如此出名,以致全世界都知道了您的大名和您的大作《老人与海》,认为您是20世纪最著名的小
《汉书》《后汉书》是毛泽东一生喜读的史著。对汉朝的帝王们,他多次予以圈点,借古鉴今;而对汉一代重臣,也有着精辟的评述。  贾谊:“胸罗文章兵百万”  贾谊(公元前201年—前168年)系西汉文帝时有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史学家。他18岁时即以诗文闻名于世,20多岁时被汉文帝召为博士。毛泽东在多次讲话中,凡说到年轻才俊,便时常提及贾谊,誉其为秦汉专家,“英俊天才”。  1958年4月27日,毛泽东写信
随着两会的闭幕,新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和全国政协副主席人选出炉。他们作为副国级领导,参与国家的大事小情。其中很多人,依据“惯例”,还要担负起其他的工作。  副国级领导干部的“兼职”种类很多,有部委主官,群团组织“一把手”,还有民主党派的主席、常务副主席等。  每一种“兼职”都不仅仅是单纯的一个职务,其背后都有相应的制度安排、历史沿革和现实考虑。  民主党派领导任职有讲究  十三屆全国人大常委
美国总统特朗普眼睁睁看着前方的“特朗普医改”胡萝卜却难以拿到。特朗普就任总统后,希望用自己的医改法案取代奥巴马医改法案,但在美国国会一直未能获得足够支持。  (原载美国政治漫畫网)
寻找真正的“圣人”  哲理的故事:  1947年,美孚石油公司董事长贝里奇到开普敦巡视工作。在卫生间里,他看到一位黑人小伙子正跪在地板上擦水渍,并且每擦完一块地板,就虔诚地叩一下头。贝里奇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何如此?黑人答,在感谢一位圣人。  贝里奇很为自己公司拥有这样的员工感到欣慰,问他为何要感谢那位圣人。黑人说:“是圣人帮着找了这份工作,让我终于有了饭吃。”  贝里奇笑了,说:“我曾遇到一位圣人
恶棍似的口无遮拦,抽疯一样朝令夕改的“政策”发布,道德缺陷……这些美国现任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的缺点似乎都没有他的这一个举动令美国人民对他愤怒——他竟然拒绝了一只可爱的黄金贵宾犬入住白宫!  《纽约时报》认为“那个人虽然还活着但他的灵魂已经死去,特朗普并不打算和那间总统办公室,和这个世界产生一丝温情的联系”。特朗普应该并没有意识到他错过了什么,或许是他根本不在乎,但恐怕他的幕僚团队应该气得跳脚了,毕
郭熙讲山水画有“三远”,诗亦然。  李白:“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此“高远”也。杜甫:“群山万壑赴荆门, 生長明妃尚有村。”——此“深远”也。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平远”也。高远之意突兀,深远之意重深,平远之意冲融。  高远气势高阔,深远浑涵汪茫,平远平淡天真。  少年多喜高远,中年多喜深远,老年多喜平远。心志异也。  (摘自《悔晚斋臆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