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观察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中黑色素含量与光感受器细胞功能之间的关系,探讨黑色素对视网膜光损伤的作用.方法 老龄多巴色素异构酶敲除小鼠(Dct-/-小鼠)和C57BL/6小鼠(野生型小鼠)各20只,分别为Det-/-/小鼠组和野生型小鼠组.采用临床电生理国际标准分别对各型鼠进行视网膜电图(ERG)检查,记录其最大混合反应后各组随机处死2只小鼠,摘除眼球作为阴性对照.余下每组各18只小鼠,
【机 构】
:
430060,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眼科,430060,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眼科,430060,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眼科,430060,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眼科,430060,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眼科,430060,武汉大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中黑色素含量与光感受器细胞功能之间的关系,探讨黑色素对视网膜光损伤的作用.方法 老龄多巴色素异构酶敲除小鼠(Dct-/-小鼠)和C57BL/6小鼠(野生型小鼠)各20只,分别为Det-/-/小鼠组和野生型小鼠组.采用临床电生理国际标准分别对各型鼠进行视网膜电图(ERG)检查,记录其最大混合反应后各组随机处死2只小鼠,摘除眼球作为阴性对照.余下每组各18只小鼠,将6只小鼠用20 W冷荧光灯行12 h明、12 h暗、12 h明的间断光照36 h,连续3个循环.光照强度为(5000±356)lx.光照结束后第6天再次进行ERG检查,记录ERG结果.随机颈椎脱臼法处死每组各2只小鼠,摘除眼球.所有摘除眼球常规组织切片,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 ERG检查结果显示,光损伤前后Dct-/-小鼠a、b波振幅明显低于野生型小鼠(t_(a波光照前)=-7.13,P<0.01;t_(b波光照前)=-4.414,P<0.01;t_(a波光照后)=-10.162,P<0.01;t_(b波光照后)=-6.772,P<0.01);光损伤后Dct-/-小鼠ERGa、b波的振幅下降幅度明显高于野生型小鼠(t_(a波)=4.975,P<0.01;t_(b波)=2.908,P<0.01).光损伤后,光学显微镜检查可见Dct-/-小鼠视网膜水肿、变薄,较野生型明显;电子显微镜检查可见RPE细胞中黑色素颗粒融解、断裂或丢失,光感受器细胞外节盘膜肿胀、碎裂及空泡变,Dct-/-小鼠损伤较野生型小鼠严重.结论 光损伤后RPE细胞黑色素含量减少,光感受器细胞功能下降,提示黑色素对光损伤可能有保护作用。
其他文献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是常见的眼底病变,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可观察到CSC视网膜色素上皮(RPE)水平的"墨渍"状,"炊烟"状等不同状态的渗漏[1].二维光相干断层扫描(OCT)可显示CSC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和RPE脱离反光带等视网膜横截面图像特征[2],但二维OCT只能反映单一视网膜切面,无法提供整个视网膜神经上皮层脱离区域的RPE脱离状况。
根据《解剖与临床》杂志第五届编委会第一次会议工作安排,由《解剖与临床》杂志社主办、山东大学医学院承办的第六届全国解剖与临床学术研讨会(头颈部专题),定于2011年4月下旬在山东省青岛市召开。现将会议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为了更好地发挥科技期刊的学术导向作用,根据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对期刊导向策划、报道重点的要求,结合近年来专题号编辑运作实践以及国内目前眼底病临床、基础研究的热点和编辑部稿源情况,2010年我刊仍将根据实际情况先后组织数期专题号。欢迎广大读者朋友根据您自己的临床工作需要和实验研究进展,把您希望阅读、发表或感兴趣的l临床工作选题或研究方向通过电子邮件或手机短信方式告诉我们,以集思广益,使杂志每期专题文章均
目的 观察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AION)治疗前后多焦视觉诱发电位(mfVEP)的检查结果,初步探讨其临床应用意义.方法 对AION患者90例90只眼进行mfVEP检测,分析mfVEP的二阶反应,将反应分上、下半侧视野,及鼻上、鼻下、颞卜、颞下4个象限视野;分析各反应总和波,对各区域进行比较.观察AION眼与对侧眼及AION眼治疗前后各部分的波形特征.结果 治疗前AION眼病变受累区域mfVEP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HON)是线粒体DNA(mtDNA)突变导致的母系遗传性疾病,90%~95%的LHON患者都与3种常见mtDNA原发突变G11778A、G3460A、T14484C有关.迄今国内外已经报道了48种LHON相关的病理性突变位点,如G11778A,G3460A,T14484C,G3733A,C4171A,T10663C,G14459A,C14482A/G,A14495G,
目的 观察影响1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激光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35例1区ROP患儿69只眼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经过间接检眼镜检查确诊,根据病变在视网膜的位置分为前部1区和后部1区,分别为49、20只眼.69只跟中急进性ROP(AP-ROP)12只眼,前部1区4只眼,后部1区8只眼.在+20 D透镜辅助以及巩膜压迫器压迫下,采用二极管间接检眼镜激光对嵴前周边视网膜无血管区进行
为了更好地发挥科技期刊的学术导向作用,根据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对期刊导向策划、报道重点的要求,结合近年来专题号编辑运作实践以及国内目前眼底病临床、基础研究的热点和编辑部稿源情况,2010年我刊仍将根据实际情况先后组织数期专题号。欢迎广大读者朋友根据您自己的临床工作需要和实验研究进展,把您希望阅读、发表或感兴趣的临床工作选题或研究方向通过电子邮件或手机短信方式告诉我们,以集思广益,使杂志每期专题文章均能
科学出版社2010年5月出版由刘旭阳、张清炯主编的《眼病的细胞和分子生物学基础》一书是一本从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角度探讨眼病发生、发展及治疗的专著,以近年来在相关基础研究方面取得较大进展的眼病为主线,较为全面、系统地阐述了这些眼病在发病机制和治疗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中国眼底病论坛.全国眼底病专题学术研讨会·2010上海”由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底病学组与中华眼底病杂志编辑委员会联合主办、中华眼底病杂志编辑部承办。现就会议的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目的 观察特发性黄斑前膜的光相干断层扫描(OCT)特征以及与患者视力的相互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5月至12月间确诊的特发性黄斑前膜患者112例116只眼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最佳矫正视力、眼底和OCT检查.视力采用LogMAR视力表检查;眼底检查采用直接检眼镜和前置镜检查;OCT检查采用Zeiss HD-OCT,扫描速度27 000 A扫描/s,扫描区域6.0 mm× 6.0 mm,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