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队长的报复

来源 :特别健康·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ecen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68年冬天,正是“三忠于四无限”开展得热火朝天的时候。我在大巴山下一所农村中学教书,知道一些当地农村开展这项运动的真实情况。
  有一个公社召开干部会议部署“三忠于四无限”运动,主要内容一是表忠心,把“忠”字贴到每家每户,造成全公社一片红;二是学习和演练请示仪式,要把这一仪式贯彻到社员每天出工前、收工后和三顿饭前。参加会议的社队干部们都明白,把“忠”字贴到各家门上没问题,但是要把饭前请示推广到分散的各个家庭,只怕是半天云里谈恋爱———空谈。大家都不在意,吃午饭时忘了饭前仪式,还是和往常一样一窝蜂拥进食堂。红旗大队的周队长腿长脚快,第一个冲入食堂,没想到被公社书记厉声呵斥:“站住!像个饿死鬼一样只晓得抢饭!刚才布置的任务你就忘了?不请示就拿碗舀饭,你心中还有没有毛主席?你对毛主席忠不忠?”
  众目睽睽之下,周队长手足无措地站在那里,脸上火辣辣的,好像被人打了一耳光。其他人则一阵哄笑。周队长的面子算是丢尽了,他心中很不服气,悄悄骂道:“少装正经,难道你书记就做得到?”
  不久,公社书记带领检查团到红旗大队检查工作。周队长带着他们挨家挨户查看全队一片红,又看了几户社员午饭前的请示仪式。这些都是周队长安排好了的,检查团很满意。公社书记发了许多议论,作了许多指示———当然都是些正确的空话。等检查团人员肚子开始“闹革命”的时候,周队长才把他们带到自己家里。此时,周队长老婆早准备好了酒肉饭菜。周队长招呼检查团入席坐定后,悄悄躲到了一边。公社书记一行早已饥肠辘辘,闻到酒香肉香,一个个口水长流,毫不客气地举杯饮酒,提筷吃肉。
  此时周队长走出来,突然叫了一声:“起立!向毛主席敬礼!”事情来得如此突然,领导们全然没有准备。他们只知道要求别人“三忠于四无限”,自己从来没有饭前请示过。听到口令声,他们先是一愣,然后迅速反应过来,转身面向毛主席画像。此时,周队长已经说到了“祝毛主席———”,于是,領导们一边吞酒咽肉,一边跟着呼喊:“万寿无疆!万寿无疆!”有的被酒呛了打喷嚏,有的被肉噎了一阵咳嗽,喊出来的声音竟是“唔唔唔唔,唔唔唔唔”,喷嚏声、咳嗽声与万岁声搅和在一起分辨不清。公社书记本人尤其狼狈,由于坐在上席,必须起立后掀开板凳,再转身180度,才能面对毛主席的画像,慌忙中被呛得厉害,直到唱《东方红》、背诵“老三段”“新三段”时还咳嗽不止。
其他文献
砂罐子是湖南梅山地区一种常见的小型器皿,表面和内壁都很粗糙,像细小的沙砾粘在上面。新买的砂罐子一般为灰白色,闪着金属的光泽,经过柴火和木炭的烘烤与煅烧,沙砾慢慢变成漆黑色。新买的砂罐子,第一次必须用来熬粥,把粥煮成糊糊。砂罐子在窑里烧制时,会有些细小的漏洞,经过熬粥的过程,米汤糊把这些细小的空隙堵塞起来,砂罐子就不再渗水了。  在大梅山的新化,有个传统习俗,男女新婚的第二天早上,女人会给男人做一道
我爷爷弟兄六人,爷爷排行老六,人称“汪六先生”。爷爷是个书呆子,每日里读书写字,除了吃饭睡觉,其他一概不闻不问,真正的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爷爷的大哥先后娶了三房太太都没能留得一男半女,爷爷便将我父亲过继给了他。父亲十几岁时,我大爷爷去世,父亲继承了他的全部遗产———三十亩上好的菜园以及河下一溜十间平房。  太平日子没过几年,抗战爆发了。日本鬼子来了之后,居民们纷纷逃离,爷爷迫不得已,也带领全家加入
茶叶入肴的方式一般有四种:一是将新鲜茶叶直接入肴;二是将茶汤入肴;三是将茶叶磨成粉入肴;四是用茶叶的香气熏制食品。茶肴的特点在于利用茶特有的清香调味除腻,增强菜肴的营养价值和药用功能。  绿茶为豆腐提味。綠茶是一种非发酵茶,因其叶片及茶汤呈绿色而得名。绿茶叶嫩而香、口感好,适合烹制清新淡雅的菜肴,如龙井虾仁、绿茶肉末豆腐等,不仅能发挥出食物原本的味道,还能为菜肴增添茶的香气。  红茶能去腥养胃。红
学做新菜可以看菜谱或请教行家里手,也可以不拘一格,根据自家的经验,灵活变通,自创新菜。  比如,有的菜谱上介绍“醋熘肉片”,用酱油、醋、黄酒、淀粉、盐、葱、姜、蒜末,勾成芡汁炒羊肉片,特点是不放糖,突出醋与葱姜蒜反应的香味。如果不吃羊肉,用猪肉片代替,效果也很好。用来烹鱼也可以。  苏伯汤,一般用牛肉、西红柿、洋白菜、芹菜做。但没有牛肉,用猪肉也可以。  一些南方人常喜欢把鱼泡在酱油、葱、姜、料酒
我吃过不少忆苦餐。  1970年年底,长沙飘起雨夹雪,小北风一吹,湿冷砭骨。  我们车间是在那天吃忆苦餐的。全厂四个车间,我们后面是卷烟车间、包装车间,此外还有维修车间。厂子人多,每个车间轮着吃。一到下午4点钟,车间指导员就拉下总电闸。各式机器———蒸烤机、抽梗机、切丝机、磨刀机……霎时停歇下来,有一阵寂静得耳膜发胀。灰尘迷蒙的车间上空,扯起了一条十分鲜艳的横幅:“忆苦思甜大会”。两边各是一条联语
1965年夏,我高中毕业,高考后回到家乡,成为生产队中的一名新兵。8月18日,我和往常一样,早早地到田里劳动了。约11时,弟弟跑来,说是学校来人了,叫我马上回家。我和弟弟一路小跑,到家时老师正在家门口等我,见面就说:“世焯,恭喜你,我给你送入学通知书来了!”我急忙接过通知书,迫不及待地打开信封,“中央财政金融学校新生入学通知书”的字眼马上跃入眼帘,我考上了!那一刻,我的心几乎蹦出来了。我沉醉于欢乐
62年前我参加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在长津湖战役中获得二等功奖状。奖状为纸质,长27厘米,宽19.5厘米,发证单位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7军司令部、政治部,发证时间为1951年7月15日。  这次立功纯属偶然。 1950年11月28日,志愿军27军所属三个师在朝鲜长津湖参加围歼美国海军陆战队第一师、第七师的第二次战役。敌军被我军分割包围在新兴里、下碣隅里、柳潭里等战略要点。在我军强大攻势下,坚守新兴里
人生在世,吃饭是第一件大事。可是,生不逢时,青年时代我一直在“打饥荒”。  1959年春,生产队的粮食基本都上缴国家了,公共食堂还勉强撑着。吃什么呢?主要吃红薯和胡萝卜,用极少的麦面勾一下芡,根本闻不到面的香味。  我在枣阳二中读书,刮饭桶是丢人的事,却又不得不偶尔干一下。刮一个饭桶,可以装满一碗,一路走一路喝。因为刮饭桶颇费时间,必须抢在课前三分钟喝光碗里的凉粥。这是个黄金时间,因为同学们这时已
我插队在一公社茶场。这里有一百多号知青、一百多号本地农民,分三个工区六个队,负责近六千亩茶园和少许稻田。在地上劳动的时候,尤其聚在樹下或坡下工休的时候,聊天就是解闷的主要方法。农民把讲故事称为“讲白话”,一旦喝过了茶,点燃了旱烟,就会叫嚷:来点白话吧,来点白话吧。  像农民一样,知青中有些故事大王,相当于口头图书馆。邻近的某公社就有这么一位。据那里的知青说,此人头有点歪,外号“六点过五分”,平时特
这是上世纪50年代,28岁男青年写给23岁女青年的信。他在朝鲜,一个志愿军小军官;她在浙江某小城,一个小学女教员。1957年7月至1958年8月,历时一年,共50封信,15万余字,从第一封刚被人介绍认识开始,到第五十封确定关系为止。  当它们呈现于我面前时,我非常惊诧。  惊诧之一,初三的语文水平是如此之高,每封信都长达两三千字,格式规范,叙述流畅,字迹清秀,通篇无错别字。虽纸张劣质,年代久远,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