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中国革命历史风云的“活化石”

来源 :文史春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ertr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赣南是中央革命根据地(简称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瑞金、兴国、宁都、于都、赣县在内的13个县。从1929年1月红四军从井冈山来到赣南创建中央革命根据地,到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实施战略大转移进行长征,在这段时间内,红军在赣南留下了大量的标语、布告和漫画。直到现在,在原中央苏区的一些墙壁上仍然保存着部分标语和漫画。这些既生动又形象的珍贵的革命历史文物,既是见证中国革命历史风云的“活化石”,也是承载着中国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的“生动教材”。
  在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初创时期,老百姓对共产党了解不深,加之国民党大肆污蔑共产党,共产党被妖魔化了。正如毛泽东1949年8月在《丢掉幻想,准备斗争》一文中讲到的:“共产党是一个穷党,又是被国民党广泛地无孔不入地宣传为杀人放火,奸淫掳掠,不要历史,不要文化,不要祖国,不孝父母,不敬师长,不讲道理,共产公妻,人海战术,总之是一群青面獠牙,十恶不赦的人。”由于国民党的欺骗宣传,老百姓对于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红军产生畏惧心理。红军每到一地,群众十室九空。毛泽东1928年11月在《井冈山的斗争》一文中提到:“红军再度到宁冈新城、古城、砻市一带时,有数千农民听信反动派的共产党将要杀死他们的宣传,跟了反动派跑到永新。经过我们‘不杀反水农民’‘欢迎反水农民回来割禾’的宣传之后,才有一些农民慢慢地跑回来。”“我们一年来转战各地,深感全国革命潮流的低落。……红军每到一地,群众冷冷清清,经过宣传之后,才慢慢地起来。”由此可见,当年红军所处环境之艰难。要改变这种艰难的处境,有效地反击国民党反动派对共产党的污蔑和对群众的欺骗,唯有加强政治宣传工作。
  在革命根据地创建初期,在中共党组织和红军队伍中,都普遍存在轻视宣传工作的现象。为此,毛泽东于1928年10月5日在宁冈茅坪召开的中共湘赣边界第二次代表大会的决议案中特别提出要重视宣传问题。他说:“过去边界各县的党,太没有注意宣传工作,妄以为只要几支枪就可以打出一个天下,不知道共产党是要在左手拿宣传单,右手拿枪弹,才可以打倒敌人的。”到了1929年12月,毛泽东专门为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写了决议,即古田会议决议,其中就有关于《红军宣传工作问题》的报告。
  革命形势的迅猛发展,也要求红军必须加强宣传工作。毛泽东认为“红军的宣传工作是第一个重大工作”“由這个宣传任务之实现,才可以达到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建立政权,消灭反动势力,促进革命高潮等红军的总任务。”“若忽视了这个工作,就是放弃了红军的主要任务,就等于帮助统治阶级剥削红军的势力。”为此,必须广泛宣传共产党和红军的性质、宗旨和任务,动员苏区军民为粉碎敌人“围剿”、保卫根据地而斗争。而标语漫画又是当时最方便、最广泛和行之有效的宣传手段,毛泽东曾说:“很简单的一些标语、图画和演讲,使得农民如同每个都进过政治学校一样,收效非常之广而速。”
  苏区标语漫画形象生动,内容丰富,通俗易懂,读来琅琅上口。它能够根据不同的对象、时间、地点、任务要求等,有的放矢地开展宣传活动。
  一是针对不同对象制定不同的标语口号。如1929年4月,在赣南的于都县城,红四军政治部发布了统一的《红军标语》。这些标语按不同的内容划分为13个部分,每一部分都有相关的具有针对性的标语内容。到了1930年3月,在赣南大余县,红四军又根据古田会议精神和新的革命形势,对一年前颁布的《红军标语》增加了许多新的内容。这些标语宣传了反帝反封建主义,宣传共产党和红军的性质、中共的政策主张、土地革命和苏维埃政权。此外,为了争取白军士兵拖枪倒戈投诚,还专门设计了许多针对白军士兵的宣传标语,号召他们向红军投诚。这些标语口号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对于揭露国民党的欺骗宣传、瓦解敌军的斗志、削弱敌人的战斗力起到了很强的宣传效果。
  二是围绕共产党和红军的中心任务开展宣传。在苏区创建初期,针对广大群众不了解共产党和红军这一现状,为了扩大政治影响,争取广大群众参加和支持革命斗争,张贴和散发了许多宣传共产党和红军的标语,例如:“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指导机关”“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政党”“工农革命军是为无产阶级谋利益的”“红军是为劳苦工农谋利益的先锋队”“建设工农兵苏维埃政府!”“农民起来实行土地革命!”“农友们工农们快快联合起来打土豪分田地”等等。这些标语针对国民党反动派对共产党的污蔑和对群众的欺骗宣传,进行了针锋相对的驳斥。通过这些宣传,得到了苏区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拥护和支持。
  三是根据群众利益的实际需要开展宣传。例如,针对人民群众千百年来对土地的强烈渴望,提出了“打土豪,分田地”“一切土地归农民”“彻底平均分配土地”等标语;针对人民群众想要当家做主的愿望,提出了“群众们,你想得到太平幸福,只有建立苏维埃政府!”“苏维埃是穷人的政府”“打倒国民党政府,建立工农兵政府”等标语;针对翻身后的群众提高文化教育水平的需要,提出了“设立农村学校,工农不要钱有书读”“设立贫民学校,招收贫苦青年工农免费读书”“青年工农要有受教育的机会”等标语。这些标语说出了老百姓的心声,受到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
  四是宣传形式的艺术性、通俗性、战斗性。苏区标语宣传工作非常讲究艺术性,通过标语宣传的方法和技巧,从而达到宣传的效果。如1929年4月发布的《红军标语》,第一次在标语前特别写了9条关于如何书写标语的注意事项,对标语的书写提出了非常明确而严格的要求。从现存的苏区墙壁标语来看,由于注重了宣传的艺术性,从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效果。
  苏区标语宣传工作,产生于特定的时代与特定的环境。由于面对的读者主要是广大农村的老百姓,因此,许多苏区标语大量使用了非常口语化、大众化、乡土化的百姓语言,为群众所喜闻乐见。如:“穷人没有饭吃到土豪家里去挑谷!”“欢迎白军士兵的反水过来当红军!”“工人增加工资减少工作时间!”“学习苏俄红军精神!无产阶级只有分了田地,才有饭吃有衣穿!”等,这些标语通俗易懂,形象生动,而且有些还带有乡音语调,显得朴实感人,一下子拉近了与普通民众的心理距离。还有一些标语采用对偶、排比句式,如:“红军中官兵佚薪饷穿吃一样,白军里将校尉起居饮食不同!”“红军是工农的军队,白军是军阀的军队!”“穷人不打穷人,士兵不打士兵!”“白军士兵替军阀找出路,红军士兵替自己找出路!”等。这些标语用简单明白的语言,将红军与白军的区别进行了鲜明的对比,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苏区标语紧密配合革命斗争的需要,集中代表了广大工农群众的根本利益,体现了他们的意志、愿望和要求,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战斗性。如“实行无产阶级领导民权革命!”“工农暴动起来分配田地!”“实行马克思主义!实行共产主义!”“打倒帝国主义!”“共产党是领导无产阶级革命的党!”“工农专政,阶级斗争!”“无产阶级解放万岁!”“打倒国民党政府,建立工农兵政府!”等。
  在苏区的红色标语宣传中,还有许多宣传对敌政策、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罪行的标语,如揭露“国民党十大罪状!”“暴动起来打倒欺骗工农国民军!暴动起来杀尽贪官污吏!”“打倒背叛民权革命的国民逆党!”“打倒英美帝国主义的走狗蒋介石!”等。其革命性极强,每一条标语都火辣辣地充满着硝烟味,它让贫苦民众欢天喜地,它使阶级敌人气急败坏。
  苏区标语的宣传工作扩大了马列主义、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的影响,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启发了群众的觉悟,为苏区根据地的创建、巩固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当年,标语和漫画高密度、全覆盖、多层次地渗入到中央苏区多个可见的场所,是中央苏区显豁而强势的宣传利器。根据其物质载体、撰写主体、使用文字、内容及形式的不同,中央苏区标语漫画呈现出了不同的面貌。漫画作为中央苏区最常见的传播载体,传播方式上契合了苏区民众的认知水平,对革命文化的传播产生了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由于当时很少有拍摄的照片,所以,除标语外,很大一部分是用漫画的形式来解读文字,帮助苏区群众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红军的主张。于是,漫画就成为当时特殊的宣传手段。笔法稚拙、主题鲜明、寓意明确,是这一时期漫画的一个显著特色。比如,有一幅漫画是行进中的火车,车头插着红色带五角星的红旗,车厢上写着“创造铁的红军,扩大江西红军”,以此号召来快速扩充高素质的红军。还有一面墙上画了一只兔子和一只老鼠,兔子上方写着“蒋介石是野地里的一只兔子”,老鼠上方写着“冯玉祥是一只老鼠”,旁边的文字写道“老鼠说:小白兔,小白兔,你是我的哥哥,我是你的弟弟;白兔说:老鼠,老鼠,你的尾巴长,我的尾巴短,我不是你的哥哥,你不是我的弟弟。”这幅漫画生动地表现了当时蒋介石与地方派系之间的微妙关系。还有两幅漫画,红军战士将“国民匪党”和“土豪劣绅”画成一条狗,一条帝国主义的走狗。这些,都形象生动地揭露了反动派剥削、欺压劳苦大众的丑恶嘴脸。
  苏区标语漫画大多是由一些普通的红军战士创作书写,也有一些是出自红军高级指挥员之手。这些漫画内容丰富,浅显易懂,既有对共产党的性质、纲领、任务和对红军纪律的宣传,也有对敌人丑恶嘴脸的辛辣讽刺,清晰的字迹、铿锵的话语和滑稽的绘画,充分表达了对革命充满乐观的大无畏精神和真挚情感。
  中央苏区对稀缺的绘画人才比较重视。1928年12月25日,毛泽东在一份报告中提到:“文字宣传,如写标语,也尽力在做,每到一处,壁上写满了口号,惟缺绘画的人才,请中央和两省送几个来。”尽管当时苏区的条件艰苦、人才奇缺,而且出版的也只是油印报刊或壁报,但新闻漫画还是成了不可或缺的报道手段之一。老红军莫文骅将军在《红军很重视美术工作》一文中就曾回忆道:“红军时代每个师都出版油印报纸,有报就有画,红七军有两个专门画画的同志,红军总政治部有好几个……”当时还涌现出大批优秀的漫画作品和工农兵作者,其代表作品如《红军的壮大》《支部应成为游击队中的火车头》《选举运动》等,无不体现出强烈的战斗性。
  1930年到1934年,正是中央苏区最兴盛,红军与白军的“围剿”和“反围剿”斗争最激烈的时期。红军利用标语漫画这些强有力的宣传手段,全方位的宣传攻势,使红军获得苏区群众的广泛支持。这些珍贵的文字和图画,从一个独特的角度,真实地记录了那些裹挟着风云和烈火的岁月,是中国现代历史研究的重要原始资料。
  苏区红色标语漫画的主体部分是土地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是对那段血与火的历史的真实反映。作为那个特殊年代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遗产,其核心和靈魂是在当时环境下孕育生成的一整套政治价值观念。苏区红色标语所体现出来的价值范畴表明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广大的革命群众对政治价值理念的不懈探求。时至今日,通过对红色标语的解读,仍可以体悟到革命战争年代那些正确的政策策略所蕴涵的积极意义和时代价值。
其他文献
一、 项目调研  现在的楼房越建越高,新闻上时常出现儿童从窗户坠楼造成伤亡的报道。不少家庭为了防盗也为了防止孩子掉下楼,在窗户上装了保笼,可是保笼既不美观,而且如果发生火灾等意外,还妨碍逃生。因此,我们设想,如果有一种防坠楼的报警装置就好了。这样,既能保证窗户的美观,又能起到防坠楼的作用。这种报警装置一旦检测到人们的头或者手伸到了窗户外面,就会发出报警声,让人快速察觉并将头、手收回,及时关闭窗户,
韩先楚(1913-1986),湖北黄安(今红安)人。红军岁月中,他披坚执锐,从士兵成长为师长:抗战时期,他英勇抗敌,从副团长成长为代旅长:解放战争中,他屡建奇功,从纵队副司令员成长为兵团副司令员:抗美援朝期间,他谋勇兼备,出任志愿军专职司令员:和平治军时期,他相继出任福州军区、兰州军区司令员。1955年9月,他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韩先楚是一位在黑暗
劳动是人类共同的主题,华夏很早就有记载劳动的诗章。“五一”是劳动者的节日,在这个日子里,让我们不妨走进古诗词,寻找劳动者挥汗如雨、辛勤劳作的场景,别有一番情致。  翻阅古诗词,华夏最早记载劳动的是《吴越春秋》中的《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仅8个字,便高度概括了华夏远古渔猎时代劳动人民的狩猎场面。他们砍竹、截竹,制作弹弓捕猎禽兽,通过忙碌的劳动获取食物,反映了原始人类获得更多猎物的渴望。
1946年6月26日,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企图在3至6个月内消灭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武装力量。为“战胜蒋军进攻,争取和平前途”,中共中央军委和毛泽东为人民解放军制定了一个以主力向国民党统治区实行外线出击、力争实现“以打促和”的军事战略方针,这就是“南线三军出击津浦线”“北线夺取三路四城”的战略部署。  所谓“北线夺取三路四城”,就是以晋察冀野战军主力和晋绥野战军主力协同作战,逐一占领平汉、正太、同
大家可能也知道了,我的心上人是锦君——我的同班同学。
华华:“你这样,哪像个女孩子,我真怀疑当年你是否投错了胎!”  “妈……”我更是无可奈何,“您唠叨得累不累呀,唉!”  话虽这么说,可心里却并不踏实,想想班上的芳芳,文静、秀气,且大家都说她是“淑女”妈妈也多次拿她做样板来“教育”我,难道我真应该改改,学学她?  我彻夜难眠,思索良久,终于下定决心,从明天开始,实施我的“淑女计划”。  第二天早晨,我吃早饭时,一改平日“拿着面包,滔滔不绝”的“风姿
风花雪月、鸟兽鱼虫,历来是文学作品的重要题材,而在我国古典诗歌中,对月亮的描写咏叹尤多,特别是最负盛名的唐诗、宋词、元曲,展卷读去,几乎处处有月之倩影、月之情愫。美丽的、多情的月亮,使我国古典诗歌平添无限声光,焕发出永恒的魅力。    月下风物魅力多    古代文人爱月,把月亮视作光明、美好的象征。屈原向往“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涉江》);黄庭坚高唱“明月清风非俗物”(《答龙门潘秀才见寄
在動物王国里,有两个知识渊博的博士,一个是河马博士,另一个是兔子博士,他们发明了很多对大伙有帮助的生活产品,比如扫地机器人、懒人代步机、洗碗器等。当然,任何发明不可能一次性就能成功,但它会在不断的失败中更加完善,直到成功。  这一天,他们刚研究完糖果派发机器人,突然看见外面下起了倾盆大雨,许多人躲避不及,都被淋湿了,比如刚刚走出购物大厅的蚂蚁一家,还有来赶集的狐狸妈妈和她的四个宝贝儿子,以及待在家
如果你来到我们班,满心欢喜地问:“你们这儿有帅哥吗?”那你恐怕就要失望了。但如果你来到我们班问:“你们这儿有很会扮酷的男生吗?”那你看到的将是这样一幅场面:  斑上全部人都指向一个人,而那个人也会很“衰”地把脚往凳子上一踩,头高高昂起,用手把额头上的头发使劲往后一撩,深沉地说:“这一刻,找到做焦点的感觉。”  狂吐不止!  此人就是我们班上最会扮酷的男生:刘葛。  刘葛这个名字,听说是因为他爸姓刘
清道光年前,鬱浔两地历代先民沿着石路古道南北来往,自浔州(府治在今桂平市)府辖之桂平大洋圩向南往鬱林州(今玉林市),需经过大洋河、龙平河(清代称锦江)、党州江的木桥,辎重骡马过桥,既不方便又危险。清代道光年间,由抚康乡(蒲塘)石山坡富甲一方的大财主萧春园捐资兼集民间募捐筹款倡建了白马桥、党州登高桥,与后来光绪二年(1876年)竣工的大洋桥齐称为鬱浔古道桥梁之最。  萧春园,字祚恒,又名萧孝林,生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