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诗韵赞劳动】

来源 :文史春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lin3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劳动是人类共同的主题,华夏很早就有记载劳动的诗章。“五一”是劳动者的节日,在这个日子里,让我们不妨走进古诗词,寻找劳动者挥汗如雨、辛勤劳作的场景,别有一番情致。
  翻阅古诗词,华夏最早记载劳动的是《吴越春秋》中的《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仅8个字,便高度概括了华夏远古渔猎时代劳动人民的狩猎场面。他们砍竹、截竹,制作弹弓捕猎禽兽,通过忙碌的劳动获取食物,反映了原始人类获得更多猎物的渴望。《诗经》中的《伐檀》,也是一首关于劳动的不朽诗篇。“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豸亘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写出了奴隶伐檀造车的劳动场景,同时也痛斥了奴隶主的不稼不穑和坐享其成。《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毕发,二之日桑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饁彼南亩,田唆至喜!”描写了农夫一年四季的劳动生活,是一幅场面热烈的农耕图。一首首劳动诗,在华夏历史的长河中,体现了远古人类劳动的辛劳、对收获的企盼。
  唐代诗人李绅的《悯农
其他文献
章太炎是辛亥革命时期上海滩的风云人物。他是浙江余杭人,然其一生大半时间在上海度过。《苏报》案发,章太炎一时名播海内外。章太炎晚年移居苏州,两年后在苏州逝世。  1936年6月14日上午7点45分,一代国学大师章太炎因鼻咽癌并发胆囊炎、气喘病等症,在苏州锦帆路住所走完了他风云激荡的一生。章太炎一生著作丰盛,留给后人约有400多万字,其著述除刊入《章氏丛书》、《续编》外,遗稿刊入《章氏丛书三编》。此外
在广西大瑶山,有一位曾经受到毛泽东主席接见的转业军人陈庆荣,但关于他的事迹,就连家人也知之甚少。直到他去世8年后家人在整理他的皮箱时,意外发现他珍藏多年的遗物——当年因参与击落美制U-2高空侦察机而立功的证书,照片上的陈庆荣胸前佩戴着两枚金灿灿的军功章。  在肃然起敬的同时令人情不白禁要一探究竟:陈庆荣,这位戎马一生的转业军人经历_『怎样的历史?当年又是怎样参与击落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美制侦察机呢?
在山东沂蒙山革命老区的腹地,坐落着一个三面环水、一面连山的村子——沂南县马牧池乡东辛庄。抗日战争初期,罗荣桓、徐向前等经常住在这儿,一度成为山东抗战的指挥中心和抗日“堡垒村”。村中有家“堡垒户”,带头人就是著名的“沂蒙母亲”王换于,人们尊称她“于大娘”。王换于为民族解放和革命事业作出的贡献很多,其中之一就是在抗战时期创办起战时托儿所,先后抚养了86个革命后代。近两年热播的大型革命历史题材电视连续剧
世上本没有后悔药可卖,可偏偏想“吃”后悔药的人不在少数,著名的如南唐后主李煜李重光,南宋词家陆游陆务观。  此二人虽说同怀一个“悔”字,但体现出来的心胸、气魄、境界相去甚远,社会效果大相径庭,留诸后世的也不止是关于悲欢离合的一唱三叹,堪称国人“后悔史”上的一代经典,值得叨叨。  李煜(字重光),亡国之君。不用说,他后悔的是“失国”了。他是南唐元宗李璟的第六个儿子。按理,他是没有王位之份的。之所以轮
北京市密云区古北口镇的“帽儿山”脚下,一块白色大理石材质的“古北几七勇士纪念碑”耸立在青山绿水间,向人们述说着85年前那场惊天地泣鬼神的抗战故事:1933年3月, 中日两国军队在长城内外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绞杀战,7名国军勇士为了掩护部队转移,孤军阻击武装精良的日军的猖狂进攻,至死都没有退却,最终虽然全部壮烈牺牲,但顽强的战斗精神赢得了敌人的尊敬。战后,日军不仅安葬了7位勇士,还专门立碑致敬。激战
故事的主人公于连·索莱尔出生在一个平民的家庭,却有较高的文化,大家知道在当时的社会,如果出生在一个贫民家庭,就注定一辈子没有什么大的成就。于连他为了能够博得大家的赏识,凭他惊人的背诵能力跨进市长家,当起家庭教师来。在此期间他倾慕于德·莱纳夫人,但大部分是为了反抗和报复贵族阶级对他的凌辱。不久上流社会腐蚀了于连的灵魂,助长了他向上爬的欲望和野心。于连进入阴森恐怖的神学院以后,亲眼目睹了尔虞我诈的丑恶
《细节决定成败》这本书读完后我知道了:当今时代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但细心观察又觉得不少人心浮气躁,不少事浅尝辄止。这实在是全社会应加以关注的,芸芸众生,能做大事的人实在太少,多数人的多数情况总还是只能做些具体的事、琐碎的事、单调的事,也许是过于平淡,也许鸡毛蒜皮,但这就是工作,是生活,是成就大事不可缺少的基础。  在很多企业中失败固然有战略决策失误的原因,但我认为更重要的原因是细节上做得不够,
达尔文进化论认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生物之间互相竞争、生物与自然环境抗争,适应者得以被选择存留下来。人类“与天奋斗与地奋斗与人奋斗”,从各种艰困中走出的适者、强者得以生存和发展壮大。  “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西汉司马迁《史记》开篇《五帝本纪》中尊五帝之虞舜为华夏文明奠基人。“舜之少也,恶悴劳苦。”(《大戴礼·五帝德》)少时矮小貌丑,生计艰辛,生活在极险恶的家庭环境中,但舜将一切不利都化作激励,
一、 项目调研  现在的楼房越建越高,新闻上时常出现儿童从窗户坠楼造成伤亡的报道。不少家庭为了防盗也为了防止孩子掉下楼,在窗户上装了保笼,可是保笼既不美观,而且如果发生火灾等意外,还妨碍逃生。因此,我们设想,如果有一种防坠楼的报警装置就好了。这样,既能保证窗户的美观,又能起到防坠楼的作用。这种报警装置一旦检测到人们的头或者手伸到了窗户外面,就会发出报警声,让人快速察觉并将头、手收回,及时关闭窗户,
韩先楚(1913-1986),湖北黄安(今红安)人。红军岁月中,他披坚执锐,从士兵成长为师长:抗战时期,他英勇抗敌,从副团长成长为代旅长:解放战争中,他屡建奇功,从纵队副司令员成长为兵团副司令员:抗美援朝期间,他谋勇兼备,出任志愿军专职司令员:和平治军时期,他相继出任福州军区、兰州军区司令员。1955年9月,他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韩先楚是一位在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