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递进教学整体提升篮球运动配合意识的策略

来源 :广西教育·B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_Ed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针对高中体育教学中篮球运动配合意识的培养,提出通过基础动作到技术提升的螺旋递进教学整体提升篮球运动配合意识,主要从“动作塑形,夯实基础;善于观察,把握全局;反应迅捷,联动队员;分组对抗,强化实践”四个层面进行阐述分析。
  【关键词】螺旋递进 高中体育 篮球配合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8B-0164-02
  随着篮球运动的发展以及新课改标准对体育课提出新的要求,体育老师需要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努力培养学生篮球的个人基础技术,更要学会培养学生的篮球意识,尤其是配合意识,在比赛中极其重要。一个篮球队若想取得优异的成绩,队员之间具有较高的默契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这种默契并不是凭空而来的,需要队员之间通过平时的训练来获得。笔者具有多年高中体育教学经验,对从基础到技术提升的螺旋递进教学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团队配合意识具有一定的研究与探索。
  一、动作塑形,夯实基础
  篮球运动的基本动作有很多,而打好基础才是完成配合的前提,因此有经验的体育老师都会将篮球基础动作作为重点训练内容。在学生有扎实的基本功之后,再进行队员间的配合训练,增加默契度。
  在篮球的技术训练中,对最基本的动作要反复训练,尤其是那些重要的动作环节更要多加练习。正所谓熟能生巧,只有经过大量的练习,学生才能够掌握动作的要领,减少在配合中失误出现的频率。众所周知,三步上篮是篮球技巧中最基本的动作,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就十分重视这节内容的讲授,让学生反复进行训练。三步上篮是一种十分灵活的上篮方式,它会由于防守队员的位置的改变而发生变化,但是笔者在训练中强调的却是动作塑形。要求学生在练习中,将三步上篮的动作做到规范,形成正确的动作定形。训练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有时可以加入一些小配合,如一名同学向另一名同学传球之后再进行上篮动作,虽然仅仅是加入了传球接球的动作,但也是打出了一种配合的架势,有利于在今后教学中更好的渗透合作意识。在基础训练时,老师的作用是最明显的,不仅要讲解动作要领,还要帮助学生纠正动作中的错误,确保学生能够做到动作规范且具有一定的节奏。
  帮助学生进行动作塑形是一个十分艰难的过程,尤其是那些早年就有些篮球基础的学生,他们在平时篮球运动中已经有了自己的动作习惯,再次进行改变会显得格外困难。但是老师也不要放弃,可以根据他们的动作特点,向他们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使他们的技术水平更上一个台阶。
  二、善于观察,把握全局
  每一位优秀的篮球运动员都具有较强的观察力,能够总揽球场全局,进而进行有效的配合。比赛中的观察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也是需要进行特定的训练才能够获得发展。观察力是形成正确的配合意识的重要条件,老师在平时训练中要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为队员之间的配合打下基础。
  观察力训练的方法有很多,不同的老师会有不同的技巧,其中心就是帮助学生养成观察的好习惯,不断关注球场动态的变化,包括己方队员以及对方队员的位置,还有篮球在谁的手中等,这些信息都需要在跑动中去观察获得,而这种能力也是在大量的培训中才能够得到的。例如,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笔者会要求学生在运球过程中尽量不要用眼睛看着球,将运球做到随心所欲,眼睛是用来观察周围的形势,包括队友在哪里、自己是选择传球还是进攻。这些判断都要以自己的观察为基础。而当学生在进行行进间传球时,笔者也会要求学生做到眼睛向前看,而不是盯着手中的篮球,在运球过程中用余光观察队友的位置,并进行准确传球。在训练过程中,也可以采用两人多球的训练方式,要求学生观察每个篮球的动向,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只有经过大量的训练,球员之间才会有默契,这种方式的训练,不仅能够扩大他们的视野,也对篮球的配合起到关键性作用。
  球员若想全局把握球场形势,就要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而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也需要老师多下苦功。训练的过程是极其枯燥的,老师要想方设法提高学生训练的激情,让他们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参与到篮球训练中。
  三、反应迅捷,联动队员
  快速反应能力是完成配合的重要因素,如果一个队员的反应速度较慢,就会被对手抢先一步,夺下球权,使比赛变得被动。由此可见,拥有快速的反应速度的重要性,老师要在学生拥有较强的观察力的前提下,找到合适的方法训练学生的反应速度,使其能够抓住转瞬即逝的战机,扭转球场局面。
  速度的训练是反应能力训练的重要内容,如果学生的速度较快、爆发力够高,就能够抢得先机,是将比赛推向优势的重要条件。要想训练学生的速度的方式有很多,在平时教学中,笔者采用各种跑步的形式锻炼学生的速度。例如,将学生分成四组,各组之间进行短跑接力比赛,每隔一百米站一位学生,以接力棒进行传递,最先到达终点的小组取得胜利。这种训练方法,既锻炼了学生的持久爆发力,又增强了学生之间的配合能力,使得合作意识深入人心,只有良好的配合才能够取得胜利。有的学生虽然跑得快,但是在接力棒交接的过程中总会出现失误,从而导致失败,这就需要学生之间进行交流,想出具体的解决办法。有时笔者还会组织学生进行启动跑练习,两人一组并排站立,当老师发出信号后,两人冲刺抢夺两米外的篮球,这样的训练方法可以锻炼学生的爆发力以及反应速度,是一种不错的训练方法,建议各位老师尝试一下。
  其实篮球运动中步法的练习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反应速度,老师也可以进行各种各样的步法练习,如小步快跑、高蹬腿、左右滑步、交叉步等,老师可以选择单独的步法练习,也可以选择步法组合进行训练。在训练中老师也不要忘记强调动作塑形的重要性,使学生形成固定的步法,以免在实战中出现极大的失误。
  四、分组对抗,强化实践
  训练学生的配合意识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进行实战演练,让学生在比赛中将配合的各项注意事项演绎出来。通过最直接的方式进行训练,是对学生配合能力的考验,也是进行提升的最好的方式。所以老师要抓住任何可以利用的时间或机会,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对抗,使其在对抗中成长。
  由于篮球比赛十分激烈,对抗性强,球场的形式也是瞬息万变,因此拥有扎实的基本功就显得极其重要,这就是在训练中要建立正确的动作定形的原因。而在平时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对抗比赛会占用较长的时间,所以老师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机会在学校组织篮球比赛,在实战中锻炼学生的配合意识。作为体育老师,笔者经常与学校合作,在某些重要节日如教师节、青年节等,在学校组织学生进行篮球比赛。而在体育课中,老师也可以利用时间为学生进行比赛动员,向学生提示比赛中的注意事项。而在课外活动中,笔者也成立了一个篮球协会,招募一些对篮球有极大兴趣的学生,帮助他们进行篮球基本训练。而笔者训练的重点内容就是培养学生的配合意识,有时是两人组合,有时是多人组合,训练他们跑动中传球进攻技术,在整体上提高学生的篮球素养。
  分组进行对抗是提高配合意识最有效的训练方式,老师要珍惜每一次分组比赛的机会向学生传授更多的配合方面的技巧,使学生的篮球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总之,篮球配合意识的培养需要动用多方面资源,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的强化意识。老师要学会捕捉任何对学生配合意识提升有效的信息,尽最大的努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篮球习惯,让配合意识深入心中。篮球配合意识的培养是长期复杂的过程,老师需要在旁不断的进行辅导,让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联系,在篮球比赛中发挥真正的实力,让学生领悟篮球运动的真谛,体会运动的乐趣。
  (责编 罗汝君)
其他文献
本文针对桥式起重机上使用的起重量限制器,从起重量限制器的种类、功能和布置形式出发,阐述了不同起重量限制器布置形式的优缺点和选型要点。
南东寨港河港海莲群落最主要的干扰类型是树木的大量枯死,约占57%;以20~40mz面积大小的林隙最多,平均每个20m×20m样方中有2.5个,占样方内林隙总数的37.1%;河港海莲群落中林隙绝大
以稻草、五节芒和圆叶决明及羊粪为栽培姬松茸的培养料进行不同配方处理的仿生态栽培。结果表明,15个配方中以A3(即20%稻草+30%五节芒+50%羊粪)的子实体产量最高,其次为配方B(即50
《你是你的船长》作为演讲词被选入语文版初中语文课标实验教材八年级下册。这是语文教材的首见篇目,是我们开发的一篇新课文,其语文教育价值在于高尚价值观与巧妙演讲艺术的完
研究蒸馏水、0.8%柠檬酸提取液、60%酸性乙醇3种提取剂对油棕嫩果皮中花色苷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酸性乙醇对油棕嫩果皮花色苷的提取率最高,达到542μg/g;3种提取液在272nm处有
印楝(Azadirachta indica A.Juss)种子中含有大量杀虫活性较高的柠檬素类物质,印楝油可促进柠檬素类物质的稳定性和生物活性。本实验通过超临界CO2萃取得到含柠檬素类物质和印楝
由一元而多元,由一本、一卷(高考试卷)到多本、多卷,特别是由只允许存在一种观点到不同见解都可以表达,这是数十年来语文教育最可喜的进步,即使称之为“伟大”似乎也不为过。正是在由一元而多元的基础上,才出现了多本比较的实践空间和诸多不同意见的热烈讨论。我们语文教育的进步是多方面的,若言其最,莫过于此。  同样,我们语文教育的失误也是多方面的,我以为其最大者是掐灭了大部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若说有兴趣的话
从海南儋州地区的长春花上采集了表现小叶症状,疑似植原体感染的病样,利用植原体16S rDNA通用引物对R16mF2/R16mR1,应用PCR技术从该样品的总DNA提取物中扩增到预期大小的特异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