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地位

来源 :数理化学习·教育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iping12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现象的各种规律,几乎都是通过科学实验发现的.没有实验,这些规律就不可能发现,至少不可能很快地发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以,研究物理,应当反对那种空谈理论而忽视实践的学风,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当亲手做实验,以求得第一手资料.
  关键词:物理教学;物理实验;素质教育
  一、培养科学态度,提高学生能力,物理实验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1.激发学生兴趣,培养科学态度,加深对知识的认识
  在教学中如果能让学生亲自动手,就能达到这一目的.比如,在讲"惯性"这一节时,可以首先让学生做课本"小球的惯性"实验,实验前问学生:如果突然弹击金属片,小球会随之一起飞出吗?这时学生进入兴奋状态,积极回答.然后让学生亲自做一做证实自己的想法.接下来再问:小球为什么不随金属片一起飞出呢?这时,学生的兴趣高涨,轻轻松松的引入新课.在学习应有知识的同时,还需要理解、记忆,通过亲自实验,有助于强化理解、记忆,在理解记忆中加深对知识的认识.
  2.寓教于乐,减轻学生负担
  对于初学物理的学生,他们的好奇心比较强,而做实验对他们来说,好像做游戏一样.这样,学生在欢愉中学到知识,就不会感到吃力、厌倦.如,在教学“大气压强”时,可以做“瓶吞鸡蛋”的实验,将一个煮熟剥了皮的鸡蛋,放在一个瓶口上,刚好不下落,当瓶内放入燃烧的棉球时,鸡蛋就会进入瓶中.是什么力量使瓶子"吞下"鸡蛋的呢?是大气压.这样,学生在娱乐中学到了知识,巩固了知识,并且在记忆中不感到费脑筋,减轻了学生负担.
  3.有助于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随着物理教学的改革和物理教学水平的迅速提高,教学的深度越来越大.所以,重视学生的实际操作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易于掌握知识.学生的思维必须经历三个发展阶段,即: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因此物理课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必须加强实验和观察,重视实践操作.
  4.物理实验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学习物理学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我们应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贯穿于物理实验课的始终.由于物理实验课自身的优势,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物理实验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物理实验是一种能动的实践活动,是手脑并用的过程.物理实验能很好地展示知识发生的过程,为学生自觉而主动的去获取知识提供了客观条件.学生能从实验的过程中、实验结果的分析中获取知识、找出规律、悟出道理,并能发现和掌握解决一般物理问题的方法.
  二、明确物理实验要求,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1.注重课堂演示实验
  课堂演示实验一般由教师操作,其目的是为配合新课内容,引出概念或证明规律.应在实验前明确实验目的、原理、步骤、所用仪器及观察对象.要注意让学生观察操作方法和过程,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由实验现象归纳出科学结论.
  2.认真做好每一个学生分组实验
  分组实验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在课堂上独立完成实验操作、数据处理,最后得出实验结论的一种学习过程.这时教师只起引导作用,引导学生做好预习,明确实验目的和要求;懂得实验原理;还要明确实验过程中如何控制实验条件.一般来说,应按以下三个步骤进行:首先是仪器的布局、安装、连接都必须合理;其次是要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观察和读数;第三要认真做好记录.在几个学生合作进行实验时,要做到独立思考,分工负责,互相配合.实验结束后,要写出实验报告,对观察到的各种现象和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并加以必要的讨论.
  3.积极参与课外实践活动
  学习物理不能只限于课堂上实验,还应指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外实践活动.
  (1)认真做好课堂上规定的“小实验”、“小制作”.
  (2)配合课本内容,到附近工厂、工地、农村参观学习.如,在学习“简单机械”后,可去参观起重机的构造,分清哪是动滑轮、定滑轮,哪是杠杆、轮轴等.
  (3)充分利用家庭中常见的瓶瓶罐罐、废旧材料,自制“仪器”,进行简单的实验.
  通过课外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巩固、活化课堂上学的知识,还可以进一步开拓视野和思路,扩大知识面.通过自找材料、自制仪器、独立操作、独立思考和独立分析并解决问题,使学生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
  总之,实验教学既可以学习理论知识、实验知识,又可以训练实际操作技能,手脑并用,它是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活动,是现代教学的必要组成部分,是培育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在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不容忽视.每一位物理教师都要切实加强物理实验教学,才能不断提高物理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祖大鹏,冯立峰.论实验教学的基本原则.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 教学设计及反思-百度文库互联网文档资源( http://wenku.baidu.c) .
  [山东省滨城区三河湖一中 (256600) ]
其他文献
高中生的理论思维和自我意识已经得到了基本完整的发展,认知活动的自觉性较强,想象能力和识记能力基本接近成人水平。针对高中生的认知特点,在语文教学中提倡探究性阅读,这种阅读方法以围绕阅读目的准确、快速、有效把握文章的相关信息为基本原则,不断提高学生搜集、认知、整理语言信息的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本文结合笔者教学实践,对于探究性阅读教学的要点进行梳理。  一.重视学生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