仍被一系列难题缠身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ihvhuhuiui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大的挑战:经济


  虽然塞西执政地位稳固,但要引领埃及实现长远发展绝不轻松。其中,发展经济是埃及实现国家复兴的重中之重。尽管塞西政府推出的多项经改措施效果初显,但其维持国家经济正常运转、拉动经济增长的重大举措仍严重仰赖外援和国际借贷,长远来看恐难以为继。说到底,埃及经济不振是长期结构性问题与“阿拉伯之春”后出现的新问题叠加的结果。
2017年11月25日,埃及民众掩埋恐袭遇难者遗体。此前一天,埃及西奈半岛北部一座清真寺遇袭,造成300多人死亡。

  上世纪70年代,萨达特政府实施开放的经济政策,大量国际资本涌入埃及,埃及逐步形成了侨汇、石油出口、苏伊士运河过境税和旅游四大创汇行业,一度为埃及带来丰厚收入,埃及也逐步由实体经济转向地租经济。但上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国际油价下跌及地区战乱等因素导致埃及外汇收入遭受严重冲击。在实体经济难以担当、地租经济难以为继的情况下,埃及经济开始陷入困境。上世纪90年代起,穆巴拉克政府被迫进行新自由主义经济改革,推行国有经济私有化、贸易自由化和金融自由化,用“生产性开放”代替萨达特时期的“消费性开放”。但埃及经济并未因此振兴,穆巴拉克借改革之名行“商业侍从主义”之实,埃及不仅未能形成“自由竞争”的经济环境,国家经济反而逐渐被跨国资本集团和小部分权贵把持,沦为投机者的天堂。与此同时,资本为了追逐短期利益,多投资短平快的非生产性行业,导致埃及实体经济进一步萎缩,基础设施建设长期停滞。埃及民族工业和农业日益衰落,工业制品和粮食严重依赖进口。而2008年金融危机又给了脆弱的埃及经济严重一击,最终导致2011年革命的爆发。
  塞西政府虽然遏制了经济持续恶化的态势,甚至使埃及经济重回良性发展轨道,但其改革迄今尚未触及根本问题(即实体经济衰落和过度依赖地租经济),仍在以恢复地租经济为主要手段来提振经济,如投资油气产业、增加运河收入、提升旅游形象等。埃及通过大举借债投资的一系列大项目固然能够拉动就业、刺激建材等相关领域的发展,但无助于产业结构调整。埃及实体经济根基过于薄弱,严重缺乏主体产业。比如棉纺业本是埃及的强势工业,但随着棉纺业新技术发展以及国际棉业竞争加剧,埃及棉业未能适应这一新趋势,逐渐走向衰落,著名的埃及长绒棉种植面积也大幅减少。总的来看,若无法振兴实体经济,埃及就难以创造足够的就业机会,无法实现工业品和粮食的进口替代,难以摆脱固有的经济脆弱性,必然只能继续在国际经济体系中扮演依附角色。
  此外,军队也是埃及未来经济改革的一大障碍。自纳赛尔时代起,军方就作为一支具有超强组织能力的力量投入國家经济建设,为埃及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2011年后,为应对埃及严重的经济危机,军方不仅致力于恢复国家政治秩序、为经济发展铺平道路,还为防止埃及经济崩溃发挥了直接作用。军人出身的塞西上台后,军方权力进一步膨胀,参与经济活动的深度和广度也进一步延伸,有估测称,军队经济在埃及经济总量中的占比超过三分之一。军方主导了一系列旨在带动就业、缓解社会压力的大规模工程建设项目,比如仅用一年就完成了原定工期三年的苏伊士运河拓宽工程,体现出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但随着改革的推进,军队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日益突出。军方掌握着大量国家资源,军队企业享有免税待遇,依靠与政府的特殊关系可以轻易取得生产许可、竞标合同,成本低廉的军方产品与民间产品相比也具有巨大价格优势,挤压了非军方企业的生存空间,尤其阻碍了中小企业和私营企业的发展,导致埃及缺乏良性市场竞争机制。埃及当前迫切需要推进以市场化为导向的经济改革,推动产业升级改造。但若塞西政府只在非军队经济领域推行改革而不触动军队利益、解决经济结构的深层次问题,埃及经济难以获得可持续发展。

稳定的根本:民生


  塞西的经改措施虽然使埃及多项经济指标向好,提振了国际社会对埃及发展前景的信心,但中下层民众的生活压力反而加重了。放开汇率管制确实打击了黑市外汇交易、吸引了外资,削减补贴等举措确实有效缓解了财政压力,但也引发埃镑严重贬值,燃料、水电、食品等生活必需品价格一路冲高。埃及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2月,埃及年度通货膨胀率仍高居22.3%,而这已是2016年11月以来的最低水平。目前,埃及有一半人口处于贫困状态或挣扎在贫困边缘,其日常生活遭到紧缩政策直接冲击。埃及政府陆续推出一系列福利措施,如提高最贫困人群的智能卡补贴额、退休人员养老金、税收的起征点和免税额以及针对贫困家庭的“尊严”和“扶助”项目补助,同时缩小补贴范围,努力使福利政策惠及最需要的人群。经过数月消化,如今通货膨胀率已经下降到14%左右。但是在通胀、削减补贴与提高增值税等多种因素叠加下,底层民众仍然难以承受当前物价压力。2013年以来,埃及的最低工资标准一直保持在每月1200埃镑,但受通货膨胀、埃镑贬值(埃镑一度遭遇断崖式贬值)影响,这一标准的购买力已从原来的174美元下跌至68美元。政府推出的福利措施多为小型定点帮扶项目,而且对贫困人口的鉴别也存在诸多人为因素,虽有一定效果,但尚不足以缓解中下层民众对当前经济状况的不满。若不能处理好长期经济发展与短期民生需求的关系,使经济发展红利惠及中下层民众,极易引爆民怨,影响局势稳定。

严峻的形势:反恐


  埃及近年接连发生重大恐袭事件,安全形势日益严峻。塞西上台以来,一直将穆兄会作为打压重点,难免忽视了对其他极端组织的打击,导致不同背景的极端组织相继出现并急剧壮大。目前,埃及境内的极端组织呈现“三分天下”的态势。一是“伊斯兰国”成立后,埃及本土极端组织与其迅速勾结,形成“伊斯兰国西奈行省”“埃及哈里发战士”等武装团体。其中,“西奈行省”主要盘踞在西奈半岛,迄今已杀害上千名军警,还制造了俄罗斯客机坠毁事件以及被称为“埃及史上最血腥恐袭”的西奈半岛清真寺惨案。“埃及哈里发战士”则是2016年底以来多起科普特基督徒遇袭案的幕后黑手。二是“基地”组织支系,主要包括“埃及战士”和“伊斯兰支持者”等。“埃及战士”每年都在开罗和吉萨附近制造多达数十起恐袭。三是穆兄会相关支系。穆兄会被取缔后,部分亲穆兄会势力转趋激进,成立“决断运动”“革命旅”等武装团体与政府对抗。在本次大选国内投票开始前两天,“决断运动”在亚历山大市制造了一起针对安全官员的汽车炸弹袭击。
  目前,埃及恐情已从传统重灾区西奈半岛溢出,以“多点开花”之势向西部腹地蔓延,袭击目标也从传统的军警、政府高官扩大到普通民众,穆巴拉克时期引发民众不满的国家紧急状态已成常态。塞西斥巨资购入大批武器反恐,并与美国、以色列进行反恐合作,今年初还发动“西奈2018”大规模反恐行动,取得了不少战绩,但对稳定安全形势效果并不明显,反而招致“高压打恐”的指责。归根结底,安全问题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与发展、民生、历史等各种问题交织在一起,仅靠强力难以根除。而且在中东恐情肆虐的大背景下,埃及也很难独善其身,无法专心致力于发展课题。

不稳的因素:人口膨胀


  塞西曾表示,不受控制的人口增长和恐怖主义是埃及当前面临的主要威胁,人口骤增使埃及没有机会进步。埃及人口现已突破9500万。联合国人口基金发表的报告说,按照埃及人口增加的速度,估计到2030年埃及人口将增至1.19亿。尽管埃及政府出台了出生率控制计划,但受宗教和传统因素影响,效果并不明显。人口膨胀可能会是埃及未来的不稳定因素之一。
  人口剧增给埃及带来多重负面影响。比如,有统计显示90%以上的埃及人口聚居在仅占国土面积4%左右的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地区。历届埃及政府都致力于垦荒,以缓解城市拥挤问题和实现粮食自给,塞西亦提出将在2030年之前让埃及人的生活区域增加5%。但是,政府垦荒的速度远远落后于人口增长速度,新增人口将导致该地区人口更加密集。再比如,人口迅速增长将给埃及本就紧张的就业市场带来更大压力。埃及政府长期重工轻农,束缚了对农业投资的积极性。埃及农村劳动力充沛,但劳动生产率低下。直到2012~2013年,埃及农业劳动生产率仅为埃及国内平均生产率的50%。而且埃及的经济政策长期偏向城市地区,导致了过度城市化问题。而埃及工业基础薄弱,尚不具备吸纳大量从农村转移的劳动力的能力。虽然塞西上台后努力推动就业,并促使失业率逐年下降,但青年人失业率仍高居24%上下。青年群体曾是2011年革命的主力军,与埃及的稳定与发展息息相关。此外,人口大增还意味教育、医疗、水电等资源的需求扩大,增加政府在相关领域的压力。
其他文献
国礼是指在外交活动中,以一国的国家领导人、政府以及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的名义馈赠或受赠的礼品。在当代外交活动中,国家之间相互馈赠礼品是一项不可忽视的内容,也是外交礼宾礼仪的重要环节和国际惯例。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先后收到世界17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赠送的重要外交礼品三万多件,包括工艺品、生活用品、民族服装、文体用品和动植物等几十大类,其中的国礼集中收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内,电子仪器设备等交由相
[1 ]  放学了,安然和同桌阿莱在收拾书包。门口,许辛背着灰色书包在等安然。  “那男生谁啊?”  “我的邻居。”  安然怕人等急了,把课本胡乱丢进书包,急匆匆地跟阿莱说了“再见”就跑了出去。“嗨!”安然心想头发应该没有油掉,许辛礼貌地回应了她。学校到他们小区的距离很近,他们随便聊了几句就到家了。  安然并不在自己家,这是她姑姑家,她爸妈工作忙不方便照顾她,就让她来这儿了。正赶上学校开了晚自习,
4月11日,一架自莫斯科起飛的俄罗斯国际航空公司空客A320客机降落在开罗国际机场,标志着俄罗斯同埃及中断逾两年的直航得以恢复。次日,埃及航空公司也恢复了飞往莫斯科的直航航班。据悉,俄罗斯国际航空公司和埃及航空公司每周将各自营运三班往返莫斯科和开罗的航班。  2015年10月31日,俄罗斯科加雷姆航空公司一架从埃及沙姆沙伊赫飞往俄罗斯圣彼得堡的客机起飞后不久在埃及西奈半岛坠毁,机上217名乘客和七
徐凤江  从事(中)东欧研究的学者普遍认为,有关(中)东欧的概念及其所指称的对象极其模糊、极具争议,因此在开展相关研究时的首项工作是进行对象界定。在国际学术界,人们乐此不疲地对这一地域的复杂性进行争论,各种衍生概念层出不穷。随着冷战结束,特别是该地域大多数国家加入欧盟和北约后,称谓的多元特征更加显著。与概念模糊和多元相关的是,要完整地列出这一地域的国家名单实非易事,而要将相关研究划定学科门类则更加
“一想起去年你是怎么澆灭我的,我就不想给你加热!”火气呼呼地对水说。  水呵呵一笑:“去年,是你把房子点燃了,我必须浇灭你,才能将损失降到最低!”  “哼!”火昂起头,揭开水的伤疤,“前年,你不是也给人类带来过灾难吗?”  “是啊!干旱时,我们是救星。泛滥了,我们就是灾难。”水不疾不徐地说,“世上所有事情都有个度,我和你也一样……”  “你是说,只要咱俩守住度,也能和谐相处?”火的眼神飘起来。  
冯玉军  2020年的春节是不寻常的日子,因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而延长的假期让人多了些静心读书的时光,日本讲谈社出版的《兴亡的世界史》丛书成了我这个假期里最好的读物。这套丛书的最大特点就是试图突破长期以来禁锢人们思想的“欧洲中心主义”世界史观,以全球史观的视角还原世界历史的多重结构和复杂历程。  这套丛书里我最感兴趣的是土肥恒之的《俄罗斯:罗曼诺夫王朝的大地》和杉山正明的《蒙古帝国与其漫长的后世》
关于高职教育制度的成就、问题与设计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制度建设方面的成就集中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确立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法律地位;第二,明确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第三,提出了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多种途径;第四,改革了高等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第五,总结了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特征;第六,探索了高职人才培养的具体措施;第七,构建了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之间以及与普通高校的联系。以制度科学的视角,高等职业
致林女士:  你此刻应该跑去隔壁找瑞智的妈妈聊天了,我坐在房间里动笔写下这封信给你。  你知道吗,最近我变得跟小孩子一样,总是喜欢黏在你身边。我跟你说过的吧,我好喜欢你不用上班的日子啊!早上起床下楼时,杯子洗好整齐地码在茶盅里,一楼的地板已经拖洗过了,白色的瓷砖干净得反光,餐桌上煮好了红薯粥和煎鸡蛋。中午的时候也不用我做午饭,我甚至会因为不用洗碗开心得捂着嘴偷笑。暑假这段时间,每次你放假就是我最开
一、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的推动力    在接受过程复杂的矛盾体系中存在着一对基本矛盾,即接受主体与接受客体的矛盾。它贯穿于接受过程的始终,影响和决定着其他矛盾的产生和发展。考察这一基本矛盾,就能找到动力的最终根源。  接受主体与接受客体的矛盾是如何产生的?为什么接受主体和接受主体之间能够发生相互作用?这是由接受主体的生存和发展的客观需要决定的。人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行为动机和参加各种活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