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uwei9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已成为中国教育改革的潮流。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它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更是数学教育改革的方向。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从灵活性的角度出发,去启发学生,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数学,学习数学,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滚滚热潮中,笔者根据几年来的实践探索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浅谈一下体会。
  一、从问题情境创设上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自然合理、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能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好胜心,使学生自觉去探究新的知识,有效推动数学认知的良性循环的形成。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充分利用学生的心理特征,创设一些有趣的问题设置疑问,布下迷局,引起同学的关注,让学生在对问题的探索中,再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一个人对某一问题的解决是否有创新性,不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是否别人提过,而关键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对于这个人来说是否新颖。创设问题情境这一教学策略的实质就是通过这一手段揭露事物的内在矛盾,从而引起学生内心的认知矛盾,打破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平衡状态,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尽快进入思考、探索状态。
  例如在教学“求代数式的值”时,我设置了一个猜猜你出生在几月的数学游戏情境,对学生提出:将你的出生月份乘以6后加上12,再把结果乘以2减去?24,将最后的结果告诉我,我会在1秒钟内说出你的出生的月份。由于学生刚接触到代数式,并不知道其中的奥妙,对此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引起了迫切想知道其中奥妙的欲望。对此学生提出了种种猜想,思维空前活跃,教师趁热打铁引出代数式(6a+12)×2-24化简得?到12a时,学生恍然大悟,纷纷动手验证,并提出了其它代数式,使问题进一步拓展。这样的数学问题情境,因情境本身以学生感兴趣的游戏形式出现,其趣味性不言而喻,更重要的是包含了丰富的问题性,具有较高的数学思维含量,能起到较好的引疑、激疑作用。这样做不仅能使学生弄懂问题,而且能在愉快中学得知识,同时在合作学习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
  二、一题多解,举一反三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题多解是学生思维灵活性的最明显表现。如果学生具备较为灵活的思维,那在初中数学的学习中,就会扩大解题思路,在数学问题的解决中一路直捣问题的核心,最终快速的实现解题。而当前我们初中学生在很多时候,思维较为僵化,在处理问题时,只是将思维局限于教材范例看,或者自己常用的某一种解题思路,而我们知道,数学问题是千变万化的,不同的信息和问题方式,都可以引起解题方式的改变。因此,学生如果要想扩大数学知识面,在解题中掌握多种方法,那就应该要掌握灵活的思维,掌握一题多解的方法。而一题多解方法的实现,也是教师对学生思维灵活性进行锻炼的实现。
  数学问题的答案的确是唯一的,但是其解题方法却是多样的。初中数学教师可以根据这样特点,对学生进行思维锻炼,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善于思考,在掌握一种解题方法的前提下,可以考虑从其他角度进行解题,这不仅是锻炼个人的思维,也为自己在未来学习数学问题时,碰到各种提问方式和解题信息时,可以快速的决定解题方式,形成解题思路。
  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拓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新教材章节的安排呈专题的形式,并增加了许多活动课内容,十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如新教材中安排的“读一读”、“想一想”、“试一试”、“做一做”等内容。
  “读一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感受到数学虽抽象但也实在,感觉到学习数学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利用“做一做”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体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能够由简单的实物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形状。利用“想一想”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利用“试一试”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课堂上结合教学内容并辅以一些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知识,锻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研究、合作交流等能力。学生思维变得活跃,讨论交流时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甚至争论激烈,不仅透彻理解了当前的问题,思维还能由一个知识点发散到另一个,知识间的相互关联也清晰了。数学课堂不再是过去教师的“一言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主动参与,积极引导,耐心辅助学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真正把学生解放出来,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总之,在新课标下教师要结合数学教育实践,探索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重要的课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核心,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创新能力培养渗透于在数学教学的全过程,数学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自觉地将知识的传授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相结合,发现学生的创新潜能,捕捉学生创新的思维火花,为培养创新人才打下坚实的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张集镇魏集中学)
其他文献
心目中的米兰,是藏着达·芬奇《最后的晚餐》的城市。巨大石头堆砌的古罗马风格的高大建筑,静默出一种雄性的味道。空气里总有时光的落尘,隔着千山万水,依然能轻易俘获人心。文艺复兴和现实的即兴,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交错流转。于厚重的历史旁边,鲜活着时代的气息。  米兰的时尚渗透了城市的精神,奢华中见质朴,完全区别于巴黎戏剧化的惊艳和夸张,更加大众和富有亲和力。  米兰春天的国际时装周上,霓裳鬓影,名流云集。
《语文课程标准》第二学段阅读部分中指出: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品读古诗的味、想象古诗的境,领悟古诗的情?我认为“
当前我国城乡基础教育产品供给在经费投入、教学设施投入、师资配备等方面存在不均等性现象。这种不均等性长期存在使得城乡劳动力素质产生差异,最终导致城乡收入差距。为此,
新课改下如何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把有效教学和历史学科的特点紧密结合起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把课堂还给学生。提高历史教师的自身素养、人格魅力,积极主动反思。以
不正当的关联交易会严重损害中小投资者和债权人等其他相关利益者的合法权益,不利于证券市场的有效运行和健康发展。但是过去十多年来,我国的关联交易监管却出现了"有法不依、
【摘 要】本文通过教师巧妙处理学生间的摩擦,并将它转化为作文教学资源的案例,对如何利用生成性资源,如何写真作文,如何挖掘作文题材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随机作文;生成性资源;真作文;题材发掘  惹事生非  下午第一课,下课的音乐铃声才响了一会儿,班长就气喘息息地跑到我的办公室来汇报紧急情况了:“陈老师,不好了,张博文和李晨打起来了。”张博文比较调皮,李晨平时文文静静,两人是前后桌,
【摘 要】提高中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和组成部分,也是学生英语学习的重要内容。本文拟从课堂表达环境创设、合作互动交流、实践活动运用等方面来予以阐述提高中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策略。中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提高也是英语交际性本质的重要体现,能够有效培养学生正确语言表达思维和语感。  【关键词】初中英语;学生;口语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倡导,运用多元化语言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