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增生:别紧张、要注意

来源 :大众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ver0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70%~80%的女性朋友在自己的一生中会遭遇乳腺增生症。许多女性担心乳腺增生会癌变,常反复就医或长期服药。乳腺增生症主要见于25~45岁的女性,主要临床表现是乳房痛、乳腺结节状态和囊肿,部分患者合并乳头溢液。
  乳腺增生是最常见的良性乳腺病
  乳腺增生症是乳腺正常发育和退化过程失常导致的一种良性乳腺病,本质上是由于正常乳腺小叶生理性增生与复旧不全,导致乳腺正常结构的紊乱。其病理形态多样、复杂,临床上命名不统一。因为疾病的多样性和缺乏特异性,有多种诊断或命名,常见的有乳房痛(又称为乳痛症)、周期性结节、硬化性腺病、导管上皮增生、纤维囊性乳腺病、良性乳腺结构不良、囊性增生、乳腺囊性增生病或乳腺病等,最常见的名称还是乳腺增生症。
  乳腺增生症主要是由于内分泌功能紊乱所致。任何导致性激素或其受体改变的因素都可能增加乳腺增生症的患病风险,如年龄、月经史、孕育史、哺乳史、服用避孕药及饮食结构等。现代医学认为,社会心理因素也是预防和治疗该病的重要因素,患者越紧张、焦虑,症状(如疼痛)就越明显。相反,越放松和理性对待,症状反而会减轻或消失。
  乳腺增生与乳腺癌无直接关联
  大多数的乳腺增生症发生乳腺癌的危险性尚不明确。其中,乳痛症(只有疼痛而无肿块)患者发生乳腺癌的危险性与正常人群并无差异,约为0.1%;乳腺囊性增生病的癌变率为1%~5%,只有活检证实为非典型性增生时,发生乳腺癌的危险性才会明显增加(约为33%),但约80%的非典型增生患者终身都不会发展成为乳腺癌。出现乳头溢液者,多数也与乳腺癌关系不大。出现血性溢液者,也只有约5%与乳腺癌有关。
  部分乳腺增生需引起重视
  大多数轻到中度的乳痛者,经释疑、调理饮食及佩戴合适乳罩后,症状可获改善,无需治疗,定期复查和改变生活方式即可,如避免熬夜、饮酒,消除不良情绪等。
  乳房痛每月持续7天以上,反复发作长于6个月,影响生活者,可服用药物治疗,如月见草油、溴隐亭或丹那唑等,也可采用中成药治疗。需要提醒的是,药物治疗只能缓解乳腺疼痛,不能根治疾病,更不能预防乳腺癌,因此无需长期服药。
  乳腺增生症患者若出现乳头溢液(血性或浆液性),或不随月经周期改变的局限性腺体增厚时,应排除是否存在癌前病变或癌变可能,需接受进一步检查,必要时需要活检。若活检提示非典型导管上皮增生、非典型小叶增生、导管内乳头状瘤病等,被视为乳腺癌癌前病变,需要密切随诊和定期复查。若有乳腺癌家族史,同时伴有乳腺不典型增生,则须高度重视癌变可能,及时干预。
  专家简介
  黄韬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擅长乳腺癌的早期诊断、手术治疗和新辅助治疗,甲状腺癌的手术治疗和综合治疗,腔镜下甲状腺手术,以及乳腺良性肿瘤的微创手术治疗。
  专家门诊:周二全天
其他文献
出于对《大众医学》的信任,读者经常会来信来电,要求绱辑部帮助评判某“特效”药物或“特色”医院的性质。我们曾经将编辑们在日节工作中总结出的假医假药特征,刊登在“编读往来”档目中,希望能帮助读者辨别。这辑的《健康锦囊》将更具体地指导读者如何运用所学的知识,辨别虚假医疗信息。  虽然这个小册子里收亲归细了如今鱼龙混杂的医疗市场上绝大多数的行骗手段,但是我们不然望读者仅以此“扩身”。终身和极学习正确的医学
胰岛素#糖尿病日  2013年11月14日“联合国糖尿病日”当天,本刊在《大众医学》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平台同时开展了“糖尿病微话题”活动,众多网友和糖尿病专家参与了互动。以下摘录本次活动的部分内容,与读者共享。  专家简介  郭晓蕙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大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常委、糖尿病学分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专科分会副会长,北京医学会
减少用药种类和数量  老年人是一个特殊而复杂的人群,其生理功能衰退与病理变化难以区分,常常同时合并3种及3种以上的慢性病,并可能出现器官功能障碍,如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心力衰竭等。老年人脏器功能储备能力差,适应能力弱,消化、吸收功能,肾脏排泄功能会出现生理性衰退。  老年人对药物的代谢及排泄功能减弱,对药物敏感性增加,更容易出现不良反应,甚至危及生命。因此,老年人用药剂量要适当减少,用药种类也
医生手记  王艳今年28岁,是一名普通的公司白领。半年前,王艳开始变得不爱交流,总是闷闷不乐。母亲也觉得女儿变了,平时女儿喜欢做瑜伽,可现在很少见她练,甚至连和朋友吃饭、逛街也少了很多。母亲以为是女儿工作压力太大,于是拼命给女儿做好吃的,可女儿却总说“我不饿”“我不想吃”,总是吃不了几口就放下筷子。有好几次母亲发现王艳出房门时脸上挂着眼泪,两只眼睛红红的。母亲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终于忍不住想问个究
脑卒中主要包括脑梗死和脑出血,是因脑的供应动脉突然堵塞或破裂导致的“灾难性”疾病。据2015年《Lancet》杂志报道,脑卒中死亡数占我国因病死亡总数的22.8%,已超过恶性肿瘤成为我国第一致死病因,且3/4存活患者存在残疾。对于脑卒中,“时间就是大脑”。一旦出现脑卒中表现,如言语不清、一侧肢体无力或麻木,不要迟疑,应尽快就医。  发病4.5小时内:静脉溶栓  对发病在4.5小时“时间窗”内的缺血
2015年1月,在中国农业科学院等共同举办的“马铃薯主粮化发展战略研讨会”上,马铃薯(土豆)成为了主角。会上提出将土豆主粮化,作为我国三大主粮的补充,并逐渐成为第四大主粮作物。这意味着,土豆将名正言顺以主食的身份出现在餐桌上。  那么,土豆作为主食时,可否提供传统主粮带来的营养成分,它又是否有“资格”作为第四大主粮作物?请出专家为土豆参选主粮投票。  土豆学名马铃薯,别名洋山芋、洋番薯、山药蛋,与
在山西中医药博物馆琳琅满目的展品中,有一串竹牌非常引人注目的。它是过去山西一位名老中医的挂号牌,患者和患者家属不管多早去挂,第一个号总是五号。为什么?因为前四个叫善牌,在老中医的抽斗里,留给四种人:一号给危急重症患者,二号给老人,三号给孕妇,四号给婴儿。中医重医德、人性化的传统可见一斑。  时至今日,名老中医大多在医院里坐诊,现代化的医院分工明确,危急重症患者有急诊绿色通道、孕妇有妇产科、婴儿有儿
“色香味”是人类感官本能对食品的要求,是美食诱人食欲公认的标准。现在色香味俱全的食物越来越多,可是秀色未必皆可餐,有可能是添加剂“撑大局”,而真正的美味又何须多添加呢。  “色香味”的奥秘  “色”字头上一把刀 色,是远距离选择食品最先判断的标准。我国允许使用的食用色素品种有柠檬黄、胭脂红、亮蓝等几十种。食品厂商熟谙此道,会利用色素提高商品的“价值”:现榨芒果汁、橙汁可能是用胭脂红、柠檬黄等调配的
高血压是常见病,患者都希望能彻底治愈它而不必天天都服药。那么,这种愿望到底切合实际吗?有没有一种良药能代替降压药而彻底治好高血压呢?是不是舍得花钱就能控制好血压?  多种中药提炼而成:是降压良药吗  上海读者赵先生:  我是一名高血压患者,我还不到60岁,因此非常希望能彻底治愈这种病,那以后就不必天天服药了。最近,我看到一种治疗高血压的中药的介绍,说这种药是由数十种中药提炼而成,三个疗程就能治愈高
研究发现,硒与其他微量元素、维生素等协同,可清除体内代谢废物;硒可拮抗体内一些重金属元素(如镉、汞、砷、铊等)的毒性作用;硒能防止细菌毒素对心肌细胞、肝细胞的损害;硒可阻断黄曲霉毒素B1(强致癌物质)诱导的细胞DNA合成,阻止乙型肝炎发展为肝癌;硒有抗辐射作用,能有效地减轻癌症放化疗毒副作用,有利于癌症治疗;硒还可改善人体免疫功能等。  微量元素硒的防癌“研究”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何胜利 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