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趣推促,课堂“生长”精彩

来源 :语文天地·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ruo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學以致用。新课标强调“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虽然当前很多老师已经意识到语用的重要性,在阅读教学中积极拓宽语用思路,组织学生进行随文练笔,或说话训练,继而为学生内化吸收,提升其语文综合素养奠定基础。本文笔者结合实际,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以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夹竹桃》一课教学为例,浅析其通过激发兴趣,构建“生长型”语文课堂策略,以便参考。
  一、通过情感“印”趣,丰富“生长型”课堂内涵
  新课标强调,语文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对于阅读教学目标来说,不仅有基础知识目标,更有情感与价值观的目标。因而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与文本、作者对话,对于蕴含其情感的文字更需要细心感悟品析,以便实现情感共鸣。比如针对这一课,其开篇就是概述了作者对于夹竹桃的印象,给人一种随和、一种真切的感觉。因而在具体教学中,笔者曾这样引导学生进行练说:
  师:对于季羡林大师来说,夹竹桃是一个什么样子的?
  生:不是名贵的花,也不是最美丽的花。
  师:那他的意思是?
  生:就是很普通,没有什么特别的。
  师:对!季羡林连续用“不是……也不是……”句式,连续的否定,让我们感觉到夹竹桃的确很普通,但是他最后却笔锋一转,说它是“最值得留念最值得回忆的花”。这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作者很喜欢夹竹桃。
  师:其实这种写法,叫做先抑后扬手法,目的是更能突出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现在我们也来尝试一下,用这种先抑后扬手法来说一说身边的人或事?
  生:我家的小狗虽然不是名贵的,也不是高大凶猛的,但对我来说,却是最好的伙伴。
  教学片段中依据文本,引导学生从理解到运用情感,这种直接语用,不仅有利于引导学生乐于表达,而且还能引导其关注生活,热爱生活,学会表达情感。
  二、通过学法“引”趣,夯实“生长型”课堂基础
  存储语用,通俗地说,需要借助学生生活经验(即存储内容),进行综合对比,继而引导学生通过感悟得出结论。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本主题,同样也可以有效提升表达技巧。而对此最好的方式让学生熟读成诵,进行感悟内化。而对于这一课来说,其写作最显著的特色就是对比,即将夹竹桃与院里各种花进行对比,以便凸显夹竹桃的任性品质。在学生充分读熟后,笔者引导学生进行品析:
  师:对于院中的各种花,作者用了很多词语来形容,现在我们来找一找。
  生:应有尽有、花团锦簇、满园生辉、五彩缤纷、美不胜收……
  师:不错,我们现在集体来读一读。
  (多媒体出示四字词语)
  师:现在说说你们读一读的体会。
  生:有节奏。
  生:非常干脆。
  师:不错。这种四字词语,不仅让我们读起来很有节奏,很干脆。那么现在,我们谁来说说“应有尽有”的意思?
  生:就是应该有的都有了。
  师:那我们把它带进去读一读,看看有什么感觉?
  生:太啰嗦,不够简洁。
  师:我们现在再找找描写夹竹桃的词语,读一读,看看有什么感觉?
  教学片断中,针对四字词语,笔者没有直接说好处,而是引导学生通过诵读、品析来体会感悟内化,继而感知语言文字的美。
  三、通过素养“孕”趣,推促“生长型”课堂精彩
  语用训练,不仅是让学生理解其文字意思,而且还要引导他们学会艺术性表达。在教学中,不仅要引导学生习得语言表达技巧,更需要立足语用价值挖掘其文字所蕴含的价值,乃至其美感。
  师:现在你们概括一下,课文重点写了夹竹桃的哪些画面?
  生:第一个画面是点出夹竹桃是作者最留恋的。第二个画面是院里的两盆夹竹桃,第三个画面是对院里其它花的描述,第四个画面是月光下的夹竹桃。
  师:你概括得非常全面。这里老师再次归纳一下,印象中的夹竹桃,现实中的夹竹桃和想象中的夹竹桃。那么我们现在来说说其感受与体会。印象中的夹竹桃——
  生:最值得作者留恋的花。
  师:现实中的夹竹桃——
  生:有可贵的韧性。
  师:想象中的夹竹桃——
  生:是有诗情画意的。
  总而言之,针对语用教学,其方法策略这里不再一一列举。但是对于教师来说,则需要把握一个关键,就是能够真正发挥教材例子作用,引导关注学生语言生长,以便真正让其阅读教学为学生语言素养奠定基础。也只有这样,才能让语文课堂充满诗意。
  作者单位:江苏省溧阳市竹箦中心小学(213300)
其他文献
“游戏”不仅是儿童生活的重要内容,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方式。在希腊语中,“游戏”和“教育”的词根是相同的,都指称儿童活动。这意味着,儿童教育必须成为一种蕴含“游戏精神”的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笔者努力让游戏与儿童牵手,让语文教学融通“游戏精神”,让孩子们体验语文学习的“好玩”。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用游戏的视野解读教材,用游戏的方式展开教学,用游戏的精神熏染学生。由此,让语文教育指向儿童“童心”“生
如何提高学生语文学习效率,对语文教学工作而言是一项重要的课题。语文教师应当结合教学实践,深入研究小学生特点,广泛吸收先进的教学经验成果,强化对学生的指导,全面提高学生语文学习成效。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技巧技法的指导,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提高效率,充分感受到科学学习带来的成功与快乐,本文主要针对这一方面进行简要分析。  一、指导学生提前预习,有效前置学习环节  预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要特别重视引导学生深度阅读,提升学生的思想意识,让学生获得独特的情感体验,实现综合能力的提高。作为语文教师,引导学生结合作家的资料解读文本,让“作家卡片”融入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和文本深度对话,这样就能够让学生深入思考文本内容,促进学生由浅入深领悟文本精髓,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  一、摘录信息,激发情感  在一节课的教学过程中,课堂导入环节十分重要。激情导入可以在最大程度上调动
教师从高高在上的“教”的位置上走下来,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着眼学生自主发展,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巧妙地将教师的“教”转化为“让”和“引”,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自主建构、自我习得,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一节课一节课的抓好“让学引思”,在反复的历练中,促进学生发展。  一、打造“让学”生本课堂  从1999年起,一个名为“墙中洞”(hole in the wall)的儿童教学实验在印度多个地区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