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技术教育与历史课堂教学的整合

来源 :教育界·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jian87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利用网络技术进行历史教学是丰富历史课堂,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知识、感性认识历史的最佳途径。同时也是新课改和构建高效课堂的必然要求,也是当代教育改革的现实要求。
  【关键词】网络技术教育 历史课堂教学 整合
  历史学科包涵着极其丰富的时空变化,历史现象纷繁复杂,历史人物千千万万,历史事件层出不穷,在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教学手段下,仅依靠教师“一言堂”的讲解是很难表达丰富的历史知识的,而运用网络技术辅助教学是最能发挥其功效的。使用网络技术进行教学是提高历史课堂教学质量的先进教学手段,也是教学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同时,运用网络技术教育可以丰富师生的学习资源。传统教学资源只是文字教材的单一表现,教材呆板、生硬、缺乏生动感和形象感,网络教育技术丰富了课程资源建设的形式和内容,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本文就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历史教学的作用谈一下笔者的体会。近年来,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校园网络的应用而生,计算机网络技术开始广泛运用于课堂教学。这既是教育改革的要求,也是历史新课改的需求。下面我就网络技术教育与高中历史课改谈谈拙见。
  一、网络技术教育可以丰富历史课堂资源
  学习资源是教育技术的媒体观演变而来的。在教育技术发展到视听传播阶段以前,人们习惯于用孤立、静止的观点来分析媒体的教学作用——主要是研究如何通过媒体来提高教学内容呈现效果。随着媒体本身的丰富和发展以及传播理论和早期系统观对教学产生愈来愈大的影响,人们对媒体作用的认识发生了质的变化,并形成了一种新的教学思想,即依靠资源来促进有效教学,由此提出了学习资源的概念。学习资源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可被学习者利用的一切要素,主要包括支持学习的人、财、物、信息等。传统教学资源只是文字教材单一表现,文字教材呆板、生硬、缺乏生动感和形象感。网络教育技术丰富了课程资源建设的形式和内容、信息技术环境的建设和信息资源的建设。多媒体课件集成了文字、音频、视频、动画等多种符号形式从多种感觉器官刺激呈现的信息,有利于学生接受知识和理解知识,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二、网络技术教育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
  90年代以来,中学校园计算机网络从无到有,学校的计算机软硬件环境不断改善。仅在甘肃省定西市,不少中学已经建成校园局域网和网络教室,一些学校还特别注重网络的升级、扩展,使之能够兼容各种拓扑结构,具有良好的网络互联性,适应高速、多媒体传输的需要,并实现了与互联网的连接。在此基础上初步实现了:将校园网延伸到各教研组,使教师不但能够在办公室中调取本校教学资料、制作简单教学课件并通过校园网传输至教室应用于教学,而且能够在办公室中通过校园网浏览Internet上的信息,随时获取最新的教育教学资料;建立电子阅览室,教师以及学生能够在电子阅览室查阅各种图书,并能通过国际互联网查阅外部资源以Shockwave形式和Webpages形式向社会提供部分自制教学软件等目标,有利于增加课堂容量,扩大知识面,提高学生对教材的理解能力。
  三、网络技术教育是高中历史新课改的要求
  高中历史课改最大的变化就是容量大、课时内容多、观点新颖,单凭传统的一支粉笔、一本书、一本教参很难 完成教学任务。由于历史知识丰富多彩,包罗万象,历史学科有着比其他学科更多的图片、图像等文献资料,高中历史课本中所涉及的历史事件仅是众多历史事件的一部分,另外,课本中有一些历史事件只用几句话或几个字一带而过,而这些历史事件又需要被学生了解。此时若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网络教育技术,可以弥补课本的不足,进而丰富课堂容量,增加课堂教学密度,使学生在丰富的声像结合中扩充了自己的视野,而且教师用于板书和讲授的时间也可大大减少,把更多的时间让给学生自悟、自问、自查。 网络教育技术通过大量的地图、图片、声音、影视资料等素材,应用其声像效果和感染力强的特点创设悦耳、悦目、悦心的情境,就可以最自然地为学生提供历史场景,最客观地向学生反映历史面貌,最生动地为学生营造一个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历史情景。这样一来,我们再现了历史场面,增强了历史课堂教学的真实感,压缩了历史的空间感和距离感,可以使学生亲自感受历史时代的气氛,通过体验,产生共鸣,加深对教材的理解。
  四、网络技术教育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构建高效课堂
  历史新课改下,现行历史教材删减了许多内容,同时补充了新知识。为了让学生把握历史的线索,老师往往会增加一部分课外知识。如果按照传统的方式,一方面要教授新东西,另一方面还要补充旧知识,给课堂教学带来很大压力。遇到这种情况,利用网络技术教学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例如:《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这节内容历史久远,并且属于世界史范畴,课本的描述偏向纲要性,同时知识也显得更理论化,而缺乏易于理解的解释性文字,这造成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也难于掌握到运用这方面的知识。教学中单靠课本提供的寥寥几幅图片及简单的文字描述,会令本课教学十分单薄。按学生历史基础,在原来的教学手段之下,就显得有点力不从心。这个时候利用网络教育技术辅助,引进更多的史实资料,增加容量,扩充知识,可以有效地调控教学,将单调的课堂教学变成老师主导、学生参与、主动活泼的课堂,从而有效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摘 要】现在社会发展迅速,科技也越来越发达,应用信息技术的地方也越来越广泛,现在的中学生应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知识,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技能。培养高素质的具有信息素养的现代化人才,是中学的信息技术教学的关键,提高教学质量。本文主要分析了有效开展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中学 信息技术 有效开展  现在是信息化时代,在人们的生活中信息技术已经无处不在了。随着时代的变化,教学也需要新的改革,
笔者通过对十多年教学经验的总结,认为家庭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补充,是家庭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的纽带,更是培养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契机。给学生设计、布置科学合理、丰富有趣的家庭作业,既能让学生巩固知识,温故而知新,又可以锻炼学生运用知识的实践能力,实现学有所用的目标;既减少了学生放学回家后抱着电视遥控板不放的现象,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给家长提供了与孩子共同学习的机会,增
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以一种不可遏制的势头涌入课堂,产生了传统体育教学模式难以比拟的良好效果,推动了体育教学模式的转变,更新了教学观念,提高了教学效率,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无限生机和动力。教育信息化不仅只是停留在一般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上,它要求利用信息技术,发挥其开放性、交互性、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推进教育全面改革。  一、信息技术应用于体育教学的基本原则  1.主体性原则。教育、教学活动,都是以学生为主
近年来,伴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与人们渴望回归自然、田园意识的不断增强,全国各地乡村旅游蓬勃发展,同时对乡村景观旅游功能的塑造与追求现已成为创造乡村和谐旅游环境、
【摘 要】教育信息化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示范学校建设项目的开展启动了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中职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现状如何,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本文对中职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提出了几点想法。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 信息技术 信息化  一、中职校信息化建设现状  2008年教育部启动了“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研究”课题研究工作,经过两年的调研,梳理了国内外教
海水淡化是新世纪的朝阳产业,它为中国乃至世界解决淡水危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海水淡化意味着人类可以拥有源源不竭的淡水资源。然而淡化成本过高已经极大的限制了海水淡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如何减少海水淡化成本,使海水淡化可以大规模投入使用,已经成为了海水淡化产业亟需解决的技术难题,也是海水淡化是否能进一步发展的关键。青岛是中国淡水资源匮乏的海滨城市之一,也是我国海水淡化开展的龙头城市。BF海水淡化有限公
【摘 要】21世纪是网络信息时代,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影响到教育的各个领域。网络信息技术与其他区学科教学的整合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语文教师应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使信息技术成为通向现代化教育的桥梁。  【关键词】信息技术 初中语文 课堂教学  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语文课堂教学,它不但可以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去看、去想、去探索,而且会把教学内容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