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减容患者应用七氟醚联合丙泊酚诱导置入BlockBuster喉罩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

来源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717878213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对比肥胖患者经七氟醚或七氟醚联合丙泊酚诱导BlockBuster喉罩的置入情况、呼吸暂停的发生率及持续时间,探索肥胖患者保留自主呼吸下置入BlockBuster喉罩所需合适的麻醉诱导方式。

方法

60例肥胖患者,按SPSS软件生成的随机数字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七氟醚组(S组)和七氟醚联合丙泊酚组(SP组)。SP组恒速输注丙泊酚1 mg/kg(按去脂体重计算),S组恒速输注等容积生理盐水,两组患者吸入5%七氟醚,待患者意识消失调整七氟醚浓度使SP组和S组呼气末七氟醚浓度分别达2.7%、3.0%,下颌松弛后尝试置入喉罩。记录两组患者喉罩置入情况、诱导期间呼吸相关参数[呼吸暂停发生率,呼吸暂停时间,麻醉诱导及喉罩置入过程中SpO2情况,诱导前1 min(T0)、诱导后1 min(T1)、置入喉罩前1 min(T2)及置入喉罩后1 min(T3)的呼吸频率、潮气量]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两组患者喉罩首次置入成功率、喉罩二次置入成功率、首次喉罩置入评分情况、呼吸暂停发生率、呼吸暂停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同时点潮气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S组比较,SP组喉罩置入时间及麻醉诱导时间缩短(P<0.05)、T2时呼吸频率降低(P<0.05)。与T0比较,两组患者在T1、T2、T3时潮气量下降(P<0.05),S组呼吸频率在T2、T3时上升(P<0.05),SP组呼吸频率在T1时下降、T2时上升(P<0.05);与T2比较,两组患者T3时潮气量上升(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SpO2>90%及严重的心动过缓(心率<45次/min)和低血压[SBP<90 mmHg(1 mmHg=0.133 kPa)]。

结论

七氟醚或七氟醚联合丙泊酚诱导可在保留自主呼吸下成功置入BlockBuster喉罩,对肥胖患者是安全舒适的诱导方式;同单独七氟醚诱导相比,联合小剂量丙泊酚诱导能缩短喉罩置入及麻醉诱导时间,同时并未明显增加呼吸抑制的风险。

其他文献
嗅觉是人体的基本感觉之一,在人类生命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儿童嗅觉功能障碍与食欲、学习、情绪和免疫等因素密切相关,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较成人而言,儿童群体的嗅觉功能障碍易被忽视,相关研究较缺乏。儿童通常不能主动或准确描述症状,因此加强对儿童嗅觉功能的检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现有儿童嗅觉心理物理测试方法及其临床应用情况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上儿童嗅觉功能测试方法的选择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 OSAS)在儿童中是一种常见的睡眠呼吸障碍疾病。由于腺样体扁桃体肥大是OSAS儿童最主要的病因,因此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是其首选治疗方法。研究发现,手术可改善OSAS儿童的睡眠呼吸障碍,但术后仍有部分患儿有残留OSAS症状,尤其在中重度患儿中更为常见。手术在改善睡眠呼吸障碍症状、神经认知、行为、生活质量和多
期刊
目的探讨单侧全频下降型突发性聋患者耳闷胀感的特点及其预后。方法收集2015年6月至2019年3月单侧全频下降型突发性聋患者104例(104耳),其中男50例,女54例,年龄23~65岁,平均(46.2±16.1)岁,病程1~9 d。其中同时伴有耳闷胀感的56例患者作为伴耳闷组,不伴耳闷胀感的48例患者作为不伴耳闷组。根据我国2015年突发性聋诊断和治疗指南推荐方案进行治疗。统一制定并填写耳闷的视觉
3D打印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快速制造技术,其在医学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领域的应用虽刚刚起步也展示了令人期待的前景。本文综述了3D打印技术目前在耳鼻咽喉科及鼻颅底外科的发展现状,主要涉及术前谈话、教学培训及缺损部分修复重建等方面,同时对其未来应用进行了展望。
期刊
目的基于互联网大数据探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的症状特征,提高新冠肺炎防控意识。方法通过互联网搜索引擎收录的关键词检索数据(百度指数)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布的疫情相关数据,选取2017—2020年每年1月1日至2月20日期间新冠肺炎相关症状关键词的搜索量及2020年1月20日至3月5日的新增确诊及新增疑似病例数,分析新冠肺炎相关症状的搜索量差异及其特征,分析新冠肺炎百度指数与新增确诊、新
婴幼儿期的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性肿瘤是一组重要的病变类型,但此类肿瘤组织学形态常有重叠,免疫组织化学对诊断的帮助有限,给日常工作带来挑战。近年来基因检测在相关肿瘤诊断、治疗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该文重点介绍5个主要发生于婴幼儿期的肿瘤的分子遗传学改变及其相关的临床意义。
期刊
目的探讨阿帕替尼联合化疗对ⅢB~Ⅳ期结直肠癌患者肿瘤标志物、血管生成及骨髓抑制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19年5月在江苏省仪征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ⅢB~Ⅳ期结直肠癌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静脉化疗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联合阿帕替尼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缓解率及骨髓抑制发生率,并比较治疗前后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
目的运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观察小泛素样修饰蛋白(small ubiquitin-related modifier,SUMO)通路成员在骨肉瘤中的表达特点,为基于蛋白质SUMO化修饰的靶向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于我院就诊并手术的新鲜骨肉瘤组织样本18例,经Western blot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癌灶及癌旁SUMO通路核心成员SUMO1、SAE1、Ubc9、SENP
术后患者常出现昼夜节律紊乱,多表现为睡眠剥夺和睡眠紊乱。近来研究提示全身麻醉药物可能通过影响生物钟诱发这类术后并发症。分析总结动物研究发现,全身麻醉药物可以改变生物钟基因表达,可能与麻醉药物作用于下丘脑视交叉上核(suprachiasmatic nucleus,SCN)特异性的神经元受体有关;全身麻醉后动物的昼夜节律发生改变,典型的如行为节律紊乱(尽管行为节律紊乱的结果不一致)。文章认为引起生物节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对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4组(每组20例):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0.25%罗哌卡因组(R1组)、0.3%罗哌卡因组(R2组)、0.375%罗哌卡因组(R3组)。所有患者在超声引导下于T4和T7水平行单次两点法胸椎旁阻滞。观察切皮时(T0)、切皮后5 min(T1)、切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