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指导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521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三年级学生运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周围的事物,对于观察所得的感受和体会运用各种形式进行语言描述,将自己印象深刻的事情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来。根据这些目标的制定,教师可以制定相应的环节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从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开始,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他们运用语言表达的能力。
  三年级学生刚开始接触作文写作,对于写作的格式要求还很陌生,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他们在接受没接触过的知识和领域时会感到害怕,无所适从。教师要了解学生的这种心理和他们的情感体验,以学生在低年级掌握的写话为引入,先让学生进行小篇幅的作文写作,让他们逐渐熟悉作文的写作要求和写作方式,消除他们对写作的畏惧心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时,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师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首先就要提高学生对周围环境生活的观察能力。如果对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不注意观察,在写作时就很难找到素材进行描写,即使是学生身边的事物也不能说出来它有什么特征,那学生在写作时不仅无从下笔,而且无话可说。如果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养成了善于观察的好习惯,对事物的了解通过表面现象进行本质探究,那么在写作时就可以从所描写的事物的形状、大小、外貌等外部特征入笔,也可以从事物的本质特征进行描写。通过学生的认真观察做到有事可写,有话可说,这就为写出一篇优秀的作文提供了基础。学生通过观察才能认识世界,如何运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周围的世界,需要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的时候进行指导。例如,可以让学生种植一株绿色植物,观察这个植物的根、茎、叶的形状和颜色,观察它的生长速度和生长特点并进行记录,之后组织学生以《我最喜欢的植物》为题进行作文写作。由于学生都认真观察记录了自己种植的植物,在描写时就会从植物的生长特性等方面进行描写,让学生有话可写,激发他们写作的热情。
  二、发展学生的想象思维
  作文以生活情感体验为基础,它真实地反映了生活,但又高于生活。学生可以通过丰富的想象力为自己的作文添上各种各样的色彩。所以,教师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同时,还要促使学生想象能力的提高。例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阅读一篇童话故事,然后让学生通过想象给这篇童话加上一个新的结尾。小学生都对童话故事感兴趣,通过给童话故事续编结尾,能极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利用自己掌握的语言文字结合自己的想象力给故事重写结尾,这个结尾可以是皆大欢喜的,也可以是悲伤的,没有限制。在这种有趣的教学情境中,学生对作文不再感到害怕,而是喜欢上了写作。通过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给思想插上想象的翅膀,灵活运用语言文字创造出一篇篇优秀的作文。
  三、鼓励学生自主积累语言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学生在日常学习中要注意进行语言文字的积累,只有通过长时间不断的积累,语言文字的运用才能更灵活,知识的掌握才能实现质的飞跃。小学三年级学生还没有自觉学习的意识,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和监督他们进行语言积累。积累的方式很多,如学生可以准备一个好词好句本,抄录一些自己喜欢的好词好句并进行记忆,在进行写作时有意识地运用恰当的好词好句,有效提高写作质量。还可以让学生进行名言警句的记忆,并组织比赛活动,在竞争中学习,通过竞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知识的积累,不断积累,使学生掌握大量的语言知识。通过写作训练,教师教给学生写作技巧。知识的积累加上写作技巧,则学生写出优秀的作文就指日可待了。
  四、引导学生进行写作
  学生对写作具有兴趣之后,教师就要从知识的积累和写作技能方面对学生进行训练,提高他们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三年级学生刚接触作文,教师要先让他们树立写作信心,为日后写出优秀的作文打下基础。学生在低年级的时候已经具备了看图写话的能力,教师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引导,在写作时不限制学生的写作形式,给出的作文题目要紧密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使学生在初次写作文时有话可写,这样就会大大增强学生的写作信心。
  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积累,教师应引导他们从中挖掘合适的写作素材。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和家里度过,接触外界的机会不多,所以教师在指导写作时,要善于引领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体会,深入发掘题材,给学生创设情境,把生活搬进课堂,演绎其中的精彩片段,给学生以真实的感受,引导学生体验生活,挖掘素材。例如描写秋天的景物,教师可以诱导学生谈一谈曾经参加过的秋游和秋季的实践活动,帮助他们回想见过的景物,产生直观的认识,再通过相互讨论交流和老师讲解等方式引导他们掌握描写景物的基本思路、方法、好词佳句等。这样学生会很快地提取素材,写的文章也比较真实。
  教师在培养学生写作时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只有提高语文知识的运用能力,增强语文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写作时才能有话可写,才能把自己的感受和体会用优美的句子描写出来,才能把自己的所见所想有条理地叙述出来。让学生热爱写作,首先就要让学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这样在愉悦的情感体验中,学生才会有感而发,才能写出发自内心的优秀作文。
其他文献
对于语文教师而言,一方面要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另一方面要把心理素质的培养贯穿日常教育教学全过程。语文教学中心理素质的培养是多方面、多角度的,下面我谈谈自己的见解。  一、在语文教学中奠定当代中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自信心。  自信心是人最宝贵的一种心理品质,唐朝诗人李白说:“天生我材必有用。”自信成就了他的美名。纵观历史上有成就的人,他们的成功几乎都来源于自信。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
如何提高词语教学的有效性,突出“语文味”,站稳“基础性”,让词语教学在低段语文教学中生根发芽?笔者认为,低年级的阅读教学要抓住“词眼”这一关键,让关键词语如一条根,深深扎进课文的泥土里,牵一发而动全身。《浙江省小学语文教学建议30条》第9条指出:“随课文识字应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让学生在语境中理解字词的意义。以字义为核心,做到音、形、义相结合。”在汲取了大量文本营养后,破土而出,开出绚烂的
摘 要: 在深入开展素质教育、推行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创新能力的培养成为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首要任务。小学语文是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基础性学科,因此它要承担起创新教育的重任。所以,更新教学理念,破旧创新,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创新能力 培养方式  面对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新形势,基础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深入开展素质
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简称VR)是以模拟的方式为用户创造一个实时反映实体对象变化并与之相互作用的三维世界,在视、听、触、摸等感知行为的逼真体验中,使用户可以获
背景介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是Friedenstein等在1987年首次发现。随后的研究发现,间充质干细胞广泛存在于脐带血、骨髓,甚至外周循环血
作文教学中不能用刻板的标准评价和衡量学生的作文,而应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出发,实事求是地评价学生的作文。教师要从实际出发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发现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笔者进行了以下方面的探究。  一、摘抄学生习作中的精美语句  教师在批改学生作文时发现了用得好的字词,写得好的句子、段落,不能在讲评课上对每篇作文中的精美句子段落都一一赏析,又不能对这些好的句子、
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都深有感触,现在语文越来越难教,作文更是难教。因为现在是义务教育,所有的学生全部入学,某些学生基础本来就很差,又加上升学的激烈竞争,语文常常被数理化排挤,所以学生的写作水平更是参差不齐。一个班级,作文写得较好的没几个,大部分都较差,甚至根本不会写。面对此种状况,语文教师如果仍然采取传统的作文教学方法,搞一刀切,只会使后进生失去信心,中等生止步不前,学优生难以提高,激发不了学生的
随着民用客机二次能源的电气化发展,客机对电能的需求与依赖性越来越高。机上大量的电缆、高功率密度电动机、电力作动器、多种电能变换器和其它多种用电设备产生更强的电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