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作文分层教学,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yufei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都深有感触,现在语文越来越难教,作文更是难教。因为现在是义务教育,所有的学生全部入学,某些学生基础本来就很差,又加上升学的激烈竞争,语文常常被数理化排挤,所以学生的写作水平更是参差不齐。一个班级,作文写得较好的没几个,大部分都较差,甚至根本不会写。面对此种状况,语文教师如果仍然采取传统的作文教学方法,搞一刀切,只会使后进生失去信心,中等生止步不前,学优生难以提高,激发不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更谈不上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必须实施分层教学。
  一、分层要客观公正
  学生写作水平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语文教师一定要接受尊重这个事实。所以,为了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实行分层教学,首先就要对学生进行客观分层。分层,必须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平时写作态度、写作水平来分,不能主观臆断。一般将学生分成A、B、C三层:A层是后进生,他们最怕写作文,甚至毫无章法,不成文章;B层是中等生,他们的写作态度是端正的,但往往是想写而写不好;C层学生是优等生,有一定的写作兴趣,有时也能写出较好的文章。然而,分层要客观,A、B、C三层的比例要适当。一般来说,两头小,中间大,以便在具体指导时,可以抓住中间,培优扶差,也可以避免挫伤后进生的积极性。特别是要让学生明白,分层是为了教学,也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大家的写作水平。并且要告诉学生,分层是暂时的,只要有进步,就可以升级,以激励学生进取,达到分层教学的目的。
  二、目标要因人而异
  教师要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制定不同的目标和要求。例如,初一年级的记叙文,对A层学生只要求写两三百字的简单记叙文,能清楚地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和结果);对B层学生则要求能写四五百字的记叙文,并要求内容较具体,中心较明确,条理清楚,语句基本通顺;对C层学生要求能写五百字以上的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中心明确,条理清楚,详略得当,语句通顺。这样就把桃子挂在适合每一层的高度,使A层的学生不因可望而不可即而知难而退,B层学生不因要求简单而随随便便,C层学生不因伸手可得而不思进取。
  每次作文的命题也应有难有易,使训练有一定的梯度。要求要因层而异,有所不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有所选择。一般来说,放低A层要求,加强B层要求,提高C层要求。目的是要消除A层学生的畏难心理,防止B层学生的轻视心理,激励C层学生的进取心理。例如,要求学生写一篇记叙文,可以出这样一组题目:(1)《发生在家里的一件事》;(2)《往事深深触动了我》;(3)《生活的路标》。(1)的题意非常明确,只要写发生在家里的一件事即可,审题和选材不费力气,较容易,适合A层学生写作。(2)的审题不难但选材上要动脑子,想一想哪件事曾经触动过我?有一定的难度,适合B层学生写作。(3)的审题难度较大,路标指什么?不易明白,教师稍做指点,C层学生也能写好。
  三、指导要培优扶差
  作文指导,时间有限,但一定要面向大多数,既要抓住中等生,又要注意培优扶差。也就是说,无论审题还是立意,选材还是布局,都要以B层学生为基础加以指导,并想方设法地给A层学生架设梯子,减少困难;给C层学生增加高度,提高难度。例如,半命题作文《那件事使我真?摇 ?摇》指导时,应面向B层学生,指导他们如何补题,如何选材,告诉他们尽量选自己亲身经历的真事,写出真情实感,要求他们在叙事的基础上,适当穿插抒情和议论。对A层学生只要指导他们如何把事情叙述清楚,把内容写具体,语句写通顺就行。对C层学生则要指导他们如何写出新意,如何巧妙构思。这样,各层学生都会觉得有趣,从而顺利作文,较好地达到训练的目的。
  四、批改要多加鼓励
  人人都渴望成功。每当学生写完一篇作文,都希望自己的劳动成果得到肯定,受到表扬。所以,教师在批改时要尽量发掘学生作品的闪光点,及时、实事求是地予以肯定。评分、写评语要客观,不仅要横向比较,而且要纵向比较,更要肯定学生的进步,多写鼓励的话,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产生成就感,从而激发兴趣,提高写作能力。
  批改A层学生的作文,一定要多找优点,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例如,某次作文只有字数的要求,假如一学生达到了规定的字数,即使文理不通,甚至不知所云,也要给高分。某次作文要求不写错别字,如果有学生没有一个错别字,就可以给满分。批改B层学生的作文,也要多鼓励,以消除他们写不好的自卑心理,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当然,对B层学生还要指出作文的毛病,尽量帮助他们修改。有的可以面批,以便说明修改的理由,让学生从中得到启迪。批改C层学生的作文,要肯定其优点,尤其是文中精彩之处,要做充分的肯定。更重要的是要指明不足之处,师生共同探讨修改方法,以使他们进一步提高。
  五、讲评要各得其所
  讲评作文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语文教师应非常重视。既然是分层教学,就应该分层讲评。教师要有充分的准备,既要找出普遍性的问题,又要根据三层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分别讲评,让学生各有所得。例如,朗读A层学生的作文,要启发学生多找出它的优点,哪怕是一个词用得好,也要多加表扬。朗读B层学生的作文,在肯定优点的同时,要着重让学生找出问题,并畅所欲言,讨论修改方法。讲评C层学生的作文,既要让学生明白好在哪里,妙在何处,更要指明不足,让学生知道努力的方向。这样的讲评课,师生共同参与评论作品,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写作的积极性高涨,并使A层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B层这生找到自己的不足,C层学生看到前进的方向。
  六、练笔要不拘一格
  要提高作文水平,光靠课内训练是不行的,还要提倡课外练笔。其形式多种多样,不同层次的学生要不同对待。A层学生不妨摘抄好词妙句名篇,坚持每天写日记。B层学生可以写周记,每周一两篇,也可以学写片断。C层学生提倡写随笔,每周几篇,题材不限,文体自由,但要讲究质量。长此以往,三个层次的学生的写作能力就都能大有长进。
  对于学生的课外练笔,教师要指导学生收集整理,装订成册,这样不但可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看到自己的成绩,激励上进,而且可以使教师发现学生的进步,及时予以升级。
其他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书写习惯,书学规范、端正、整洁。”姑且不谈学生的字如何,就看学生的姿势和书写习惯就令人担忧。不是抓笔错误,就是头低着写字。一个班级里写字姿势正确的学生极少。面对这种情况我首先做的是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  一、用心纠正  1.认识危害。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一味地、空洞地提醒他们要注意姿势,效果并不好,只有让学生自己意识到这一点才行。我用相机拍下本班学生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多媒体教学已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得到了普及,其丰富多彩的视觉盛宴吸引着众多学生的眼球,刺激着学生的大脑神经,在学生脑海深处留下了深刻的记忆与思考。语文课堂已进入了现代所谓的“读图时代”,即借助现代多媒体,从直观化的图像和影像中获取信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图像阅读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图像教学已是语文教育的现实需要,是语文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在互联网图像视频盛行的时代,在教
对于语文教师而言,一方面要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另一方面要把心理素质的培养贯穿日常教育教学全过程。语文教学中心理素质的培养是多方面、多角度的,下面我谈谈自己的见解。  一、在语文教学中奠定当代中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自信心。  自信心是人最宝贵的一种心理品质,唐朝诗人李白说:“天生我材必有用。”自信成就了他的美名。纵观历史上有成就的人,他们的成功几乎都来源于自信。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
如何提高词语教学的有效性,突出“语文味”,站稳“基础性”,让词语教学在低段语文教学中生根发芽?笔者认为,低年级的阅读教学要抓住“词眼”这一关键,让关键词语如一条根,深深扎进课文的泥土里,牵一发而动全身。《浙江省小学语文教学建议30条》第9条指出:“随课文识字应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让学生在语境中理解字词的意义。以字义为核心,做到音、形、义相结合。”在汲取了大量文本营养后,破土而出,开出绚烂的
摘 要: 在深入开展素质教育、推行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创新能力的培养成为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首要任务。小学语文是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基础性学科,因此它要承担起创新教育的重任。所以,更新教学理念,破旧创新,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创新能力 培养方式  面对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新形势,基础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深入开展素质
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简称VR)是以模拟的方式为用户创造一个实时反映实体对象变化并与之相互作用的三维世界,在视、听、触、摸等感知行为的逼真体验中,使用户可以获
背景介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是Friedenstein等在1987年首次发现。随后的研究发现,间充质干细胞广泛存在于脐带血、骨髓,甚至外周循环血
作文教学中不能用刻板的标准评价和衡量学生的作文,而应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出发,实事求是地评价学生的作文。教师要从实际出发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发现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笔者进行了以下方面的探究。  一、摘抄学生习作中的精美语句  教师在批改学生作文时发现了用得好的字词,写得好的句子、段落,不能在讲评课上对每篇作文中的精美句子段落都一一赏析,又不能对这些好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