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都深有感触,现在语文越来越难教,作文更是难教。因为现在是义务教育,所有的学生全部入学,某些学生基础本来就很差,又加上升学的激烈竞争,语文常常被数理化排挤,所以学生的写作水平更是参差不齐。一个班级,作文写得较好的没几个,大部分都较差,甚至根本不会写。面对此种状况,语文教师如果仍然采取传统的作文教学方法,搞一刀切,只会使后进生失去信心,中等生止步不前,学优生难以提高,激发不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更谈不上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必须实施分层教学。
一、分层要客观公正
学生写作水平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语文教师一定要接受尊重这个事实。所以,为了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实行分层教学,首先就要对学生进行客观分层。分层,必须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平时写作态度、写作水平来分,不能主观臆断。一般将学生分成A、B、C三层:A层是后进生,他们最怕写作文,甚至毫无章法,不成文章;B层是中等生,他们的写作态度是端正的,但往往是想写而写不好;C层学生是优等生,有一定的写作兴趣,有时也能写出较好的文章。然而,分层要客观,A、B、C三层的比例要适当。一般来说,两头小,中间大,以便在具体指导时,可以抓住中间,培优扶差,也可以避免挫伤后进生的积极性。特别是要让学生明白,分层是为了教学,也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大家的写作水平。并且要告诉学生,分层是暂时的,只要有进步,就可以升级,以激励学生进取,达到分层教学的目的。
二、目标要因人而异
教师要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制定不同的目标和要求。例如,初一年级的记叙文,对A层学生只要求写两三百字的简单记叙文,能清楚地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和结果);对B层学生则要求能写四五百字的记叙文,并要求内容较具体,中心较明确,条理清楚,语句基本通顺;对C层学生要求能写五百字以上的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中心明确,条理清楚,详略得当,语句通顺。这样就把桃子挂在适合每一层的高度,使A层的学生不因可望而不可即而知难而退,B层学生不因要求简单而随随便便,C层学生不因伸手可得而不思进取。
每次作文的命题也应有难有易,使训练有一定的梯度。要求要因层而异,有所不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有所选择。一般来说,放低A层要求,加强B层要求,提高C层要求。目的是要消除A层学生的畏难心理,防止B层学生的轻视心理,激励C层学生的进取心理。例如,要求学生写一篇记叙文,可以出这样一组题目:(1)《发生在家里的一件事》;(2)《往事深深触动了我》;(3)《生活的路标》。(1)的题意非常明确,只要写发生在家里的一件事即可,审题和选材不费力气,较容易,适合A层学生写作。(2)的审题不难但选材上要动脑子,想一想哪件事曾经触动过我?有一定的难度,适合B层学生写作。(3)的审题难度较大,路标指什么?不易明白,教师稍做指点,C层学生也能写好。
三、指导要培优扶差
作文指导,时间有限,但一定要面向大多数,既要抓住中等生,又要注意培优扶差。也就是说,无论审题还是立意,选材还是布局,都要以B层学生为基础加以指导,并想方设法地给A层学生架设梯子,减少困难;给C层学生增加高度,提高难度。例如,半命题作文《那件事使我真?摇 ?摇》指导时,应面向B层学生,指导他们如何补题,如何选材,告诉他们尽量选自己亲身经历的真事,写出真情实感,要求他们在叙事的基础上,适当穿插抒情和议论。对A层学生只要指导他们如何把事情叙述清楚,把内容写具体,语句写通顺就行。对C层学生则要指导他们如何写出新意,如何巧妙构思。这样,各层学生都会觉得有趣,从而顺利作文,较好地达到训练的目的。
四、批改要多加鼓励
人人都渴望成功。每当学生写完一篇作文,都希望自己的劳动成果得到肯定,受到表扬。所以,教师在批改时要尽量发掘学生作品的闪光点,及时、实事求是地予以肯定。评分、写评语要客观,不仅要横向比较,而且要纵向比较,更要肯定学生的进步,多写鼓励的话,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产生成就感,从而激发兴趣,提高写作能力。
批改A层学生的作文,一定要多找优点,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例如,某次作文只有字数的要求,假如一学生达到了规定的字数,即使文理不通,甚至不知所云,也要给高分。某次作文要求不写错别字,如果有学生没有一个错别字,就可以给满分。批改B层学生的作文,也要多鼓励,以消除他们写不好的自卑心理,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当然,对B层学生还要指出作文的毛病,尽量帮助他们修改。有的可以面批,以便说明修改的理由,让学生从中得到启迪。批改C层学生的作文,要肯定其优点,尤其是文中精彩之处,要做充分的肯定。更重要的是要指明不足之处,师生共同探讨修改方法,以使他们进一步提高。
五、讲评要各得其所
讲评作文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语文教师应非常重视。既然是分层教学,就应该分层讲评。教师要有充分的准备,既要找出普遍性的问题,又要根据三层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分别讲评,让学生各有所得。例如,朗读A层学生的作文,要启发学生多找出它的优点,哪怕是一个词用得好,也要多加表扬。朗读B层学生的作文,在肯定优点的同时,要着重让学生找出问题,并畅所欲言,讨论修改方法。讲评C层学生的作文,既要让学生明白好在哪里,妙在何处,更要指明不足,让学生知道努力的方向。这样的讲评课,师生共同参与评论作品,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写作的积极性高涨,并使A层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B层这生找到自己的不足,C层学生看到前进的方向。
六、练笔要不拘一格
要提高作文水平,光靠课内训练是不行的,还要提倡课外练笔。其形式多种多样,不同层次的学生要不同对待。A层学生不妨摘抄好词妙句名篇,坚持每天写日记。B层学生可以写周记,每周一两篇,也可以学写片断。C层学生提倡写随笔,每周几篇,题材不限,文体自由,但要讲究质量。长此以往,三个层次的学生的写作能力就都能大有长进。
对于学生的课外练笔,教师要指导学生收集整理,装订成册,这样不但可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看到自己的成绩,激励上进,而且可以使教师发现学生的进步,及时予以升级。
一、分层要客观公正
学生写作水平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语文教师一定要接受尊重这个事实。所以,为了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实行分层教学,首先就要对学生进行客观分层。分层,必须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平时写作态度、写作水平来分,不能主观臆断。一般将学生分成A、B、C三层:A层是后进生,他们最怕写作文,甚至毫无章法,不成文章;B层是中等生,他们的写作态度是端正的,但往往是想写而写不好;C层学生是优等生,有一定的写作兴趣,有时也能写出较好的文章。然而,分层要客观,A、B、C三层的比例要适当。一般来说,两头小,中间大,以便在具体指导时,可以抓住中间,培优扶差,也可以避免挫伤后进生的积极性。特别是要让学生明白,分层是为了教学,也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大家的写作水平。并且要告诉学生,分层是暂时的,只要有进步,就可以升级,以激励学生进取,达到分层教学的目的。
二、目标要因人而异
教师要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制定不同的目标和要求。例如,初一年级的记叙文,对A层学生只要求写两三百字的简单记叙文,能清楚地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和结果);对B层学生则要求能写四五百字的记叙文,并要求内容较具体,中心较明确,条理清楚,语句基本通顺;对C层学生要求能写五百字以上的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中心明确,条理清楚,详略得当,语句通顺。这样就把桃子挂在适合每一层的高度,使A层的学生不因可望而不可即而知难而退,B层学生不因要求简单而随随便便,C层学生不因伸手可得而不思进取。
每次作文的命题也应有难有易,使训练有一定的梯度。要求要因层而异,有所不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有所选择。一般来说,放低A层要求,加强B层要求,提高C层要求。目的是要消除A层学生的畏难心理,防止B层学生的轻视心理,激励C层学生的进取心理。例如,要求学生写一篇记叙文,可以出这样一组题目:(1)《发生在家里的一件事》;(2)《往事深深触动了我》;(3)《生活的路标》。(1)的题意非常明确,只要写发生在家里的一件事即可,审题和选材不费力气,较容易,适合A层学生写作。(2)的审题不难但选材上要动脑子,想一想哪件事曾经触动过我?有一定的难度,适合B层学生写作。(3)的审题难度较大,路标指什么?不易明白,教师稍做指点,C层学生也能写好。
三、指导要培优扶差
作文指导,时间有限,但一定要面向大多数,既要抓住中等生,又要注意培优扶差。也就是说,无论审题还是立意,选材还是布局,都要以B层学生为基础加以指导,并想方设法地给A层学生架设梯子,减少困难;给C层学生增加高度,提高难度。例如,半命题作文《那件事使我真?摇 ?摇》指导时,应面向B层学生,指导他们如何补题,如何选材,告诉他们尽量选自己亲身经历的真事,写出真情实感,要求他们在叙事的基础上,适当穿插抒情和议论。对A层学生只要指导他们如何把事情叙述清楚,把内容写具体,语句写通顺就行。对C层学生则要指导他们如何写出新意,如何巧妙构思。这样,各层学生都会觉得有趣,从而顺利作文,较好地达到训练的目的。
四、批改要多加鼓励
人人都渴望成功。每当学生写完一篇作文,都希望自己的劳动成果得到肯定,受到表扬。所以,教师在批改时要尽量发掘学生作品的闪光点,及时、实事求是地予以肯定。评分、写评语要客观,不仅要横向比较,而且要纵向比较,更要肯定学生的进步,多写鼓励的话,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产生成就感,从而激发兴趣,提高写作能力。
批改A层学生的作文,一定要多找优点,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例如,某次作文只有字数的要求,假如一学生达到了规定的字数,即使文理不通,甚至不知所云,也要给高分。某次作文要求不写错别字,如果有学生没有一个错别字,就可以给满分。批改B层学生的作文,也要多鼓励,以消除他们写不好的自卑心理,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当然,对B层学生还要指出作文的毛病,尽量帮助他们修改。有的可以面批,以便说明修改的理由,让学生从中得到启迪。批改C层学生的作文,要肯定其优点,尤其是文中精彩之处,要做充分的肯定。更重要的是要指明不足之处,师生共同探讨修改方法,以使他们进一步提高。
五、讲评要各得其所
讲评作文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语文教师应非常重视。既然是分层教学,就应该分层讲评。教师要有充分的准备,既要找出普遍性的问题,又要根据三层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分别讲评,让学生各有所得。例如,朗读A层学生的作文,要启发学生多找出它的优点,哪怕是一个词用得好,也要多加表扬。朗读B层学生的作文,在肯定优点的同时,要着重让学生找出问题,并畅所欲言,讨论修改方法。讲评C层学生的作文,既要让学生明白好在哪里,妙在何处,更要指明不足,让学生知道努力的方向。这样的讲评课,师生共同参与评论作品,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写作的积极性高涨,并使A层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B层这生找到自己的不足,C层学生看到前进的方向。
六、练笔要不拘一格
要提高作文水平,光靠课内训练是不行的,还要提倡课外练笔。其形式多种多样,不同层次的学生要不同对待。A层学生不妨摘抄好词妙句名篇,坚持每天写日记。B层学生可以写周记,每周一两篇,也可以学写片断。C层学生提倡写随笔,每周几篇,题材不限,文体自由,但要讲究质量。长此以往,三个层次的学生的写作能力就都能大有长进。
对于学生的课外练笔,教师要指导学生收集整理,装订成册,这样不但可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看到自己的成绩,激励上进,而且可以使教师发现学生的进步,及时予以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