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统一俄罗斯党在俄罗斯政坛具有重要地位,该党最高委员会主席格雷兹洛夫认为,保守主义是其意识形态基础。同样,保守主义也可以被认为是当前俄罗斯的主要社会政治思潮。
俄罗斯保守主义情况简介
(一)俄罗斯保守主义的特殊政治涵义。2005年4月,格雷兹洛夫曾经指出:在当代俄罗斯,保守主义作为一种政治观念与共产主义复辟思想和激进自由主义相对立。也就是说,虽然俄罗斯保守主义的核心观念也是反对一切激进的革命,主张以妥协手段调和各种社会势力的利益冲突,但是它在俄罗斯政坛中大多数情况下代表了一种政治符号,即中派主义,强调的是一种政治价值取向。
(二)俄罗斯保守主义的实质是主权民主思想。保守主义的政治实质是2005年以来被俄罗斯官方深入论述的主权民主思想。2008年9月,普京总理在瓦尔代会议上表示,他本人愿意成为将民主普遍原则与俄罗斯国家传统相结合的保守主义者。
(三)俄罗斯保守主义的最新体现是配合俄罗斯2020创新发展战略出台的普京计划。在统一俄罗斯党十大上,普京作为统俄党主席要求革新该党的指导思想。格雷兹洛夫指出,保守主义的常量是文化、精神、爱国主义和国家力量,其变量是指科学的发展、新技术的运用和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
变量因素的确定无疑与普京在统俄党十大上的表态密切相关。一方面,普京表示,尽管俄罗斯发生了金融危机,但俄罗斯发展绝不会放弃既定的发展战略。另一方面,普京指出,统俄党的政治前景,直接取决于现在如何解决国家和世界面临的问题。可见,统俄党创新保守主义理念,既要结合2020发展战略的创新实质,又要兼顾金融风暴影响下俄罗斯民众的生活水平,而这两点都是普京计划的核心内涵所在。
俄罗斯保守主义思潮的发展
俄罗斯保守主义的巩固和强化得益于2008年俄罗斯三件大事——总统选举、俄格冲突和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刻影响。俄罗斯政治、经济与外交领域的这三件历史性事件导致俄罗斯2008年发展呈现“一个中心、两个体系、三个难题、四个方向、五个文献”的特点。
(一)“一个中心”。“一个中心”也就是俄罗斯最高领导层反复强调的2020发展战略。该战略已被普京执政团队提升到事关俄罗斯民族生死存亡的极其重要的政治地位。俄罗斯《对外政策构想》也明确指出:俄罗斯外交的优先方向是为俄罗斯经济转入创新发展道路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两个体系”。“两个体系”指建立新的国际关系体系和世界金融体系。俄罗斯视这两个新体系为保障俄罗斯国家利益的基本手段,并进行了较为明确的阐述,包括改革国际金融体系,实现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等。
(三)“三个难题”。“三个难题”主要指俄罗斯地缘政治和军事安全问题。俄美反导之争、北约东扩和独联体地缘利益这三大难题在2008年都没有缓和迹象,反更显错综复杂。
(四)“四个方向”。“四个方向”主要是指主权民主机制的问题,即政党机制竞争化、议会机制监督化、司法机制职权化和官僚机制的反腐败。其实质在于在加强俄罗斯主权原则的同时,不妨碍民主制度的发展,以便保持发展势头,维护政治稳定。
(五)“五个文献”。“五个文献”指五份影响俄罗斯未来发展的重要文献,分别是:2008年2月8日普京在国务委员会上就2020发展战略的讲话、2月15日梅德韦杰夫在克拉斯诺亚尔斯克经济论坛上发表的施政纲领、7月15日正式公布的《对外政策构想》、11月5日梅德韦杰夫的国情咨文以及11月20日统俄党十大的政治文献。这五份文献勾勒了俄罗斯未来的发展战略。政策重点及施政理念,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2008年俄罗斯形势发展的上述五个特点客观上刺激了以主权民主思想为内核的保守主义成为俄罗斯的主要政治思潮。
俄罗斯保守主义的影响
(一)保守主义思潮影响的加深推动梅德韦杰夫对执政理念进行微调,此举既稳固了梅-普组合,也推动主权民主机制更好地融入俄罗斯现实生活。在国家发展战略和基本原则上,梅德韦杰夫的执政理念与普京完全一致,不同之处在于梅德韦杰夫的个人执政风格上。梅德韦杰夫曾表示他认可主权民主思想的意义,但不同意“主权民主”的文字表述。从2008年11月5日的国情咨文看,经过俄格冲突和金融危机的双重考验后,梅德韦杰夫谨慎地调整了态度,对其反复强调的自由价值观进行了平衡。他指出:自由还指共同的民族自由,即俄罗斯国家的独立自主。此外,梅德韦杰夫还明确表示:在当前发展阶段,俄罗斯已基本掌握了民主的实践方法和程序,而且国家主权、国家制度等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应该保持不变,俄罗斯现在需要做的是进一步发展民主。与此同时,普京在近期会见芬兰总理万哈宁时对梅德韦杰夫的国情咨文作了评价:俄罗斯已经形成的国家管理机制是有效的,咨文中关于民主改革的提议是在完善国家管理机制的框架内提出来的。梅德韦杰夫的改革措施不仅保证了俄罗斯完成长期规划所需的主权,而且促进了俄罗斯民主的发展。
(二)保守主义思潮在应对金融危机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系统战略和思想因素,推动俄罗斯在应对社会政治经济困难时果断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这些举措恢复了社会信任,完善了管理机制,并对俄罗斯的宪政制度建设和经济体制完善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俄罗斯保守主义思潮在对外战略上的进攻性表现,可能不利于俄罗斯发展对外关系,影响俄罗斯与外部世界的互动。一是俄罗斯主张对外来干涉进行强力反击,可能引发美国的反弹。俄罗斯认为应该尊重各国的民族和历史特点,反对西方干涉本国发展道路,并采取了激进的措施。梅德韦杰夫在2008年的外交使节会议上表示,俄罗斯今后需要更加独立,更有进攻性。俄罗斯的强硬态度可能引发外部世界特别是西方的反弹。二是俄罗斯改革国际体系和秩序的意愿与能力存在差距。俄罗斯认为美国衰落了,国际格局走向多极化,主张改变当前的国际秩序,谋求参与并制定国际议事日程。但从国家竞争力来看,俄罗斯的这个战略判断似乎有些过于乐观。这导致俄罗斯的外交意愿与外交手段不相一致,同时引发外界对俄罗斯传统帝国形象的担忧。
(责任编辑:王栋)
俄罗斯保守主义情况简介
(一)俄罗斯保守主义的特殊政治涵义。2005年4月,格雷兹洛夫曾经指出:在当代俄罗斯,保守主义作为一种政治观念与共产主义复辟思想和激进自由主义相对立。也就是说,虽然俄罗斯保守主义的核心观念也是反对一切激进的革命,主张以妥协手段调和各种社会势力的利益冲突,但是它在俄罗斯政坛中大多数情况下代表了一种政治符号,即中派主义,强调的是一种政治价值取向。
(二)俄罗斯保守主义的实质是主权民主思想。保守主义的政治实质是2005年以来被俄罗斯官方深入论述的主权民主思想。2008年9月,普京总理在瓦尔代会议上表示,他本人愿意成为将民主普遍原则与俄罗斯国家传统相结合的保守主义者。
(三)俄罗斯保守主义的最新体现是配合俄罗斯2020创新发展战略出台的普京计划。在统一俄罗斯党十大上,普京作为统俄党主席要求革新该党的指导思想。格雷兹洛夫指出,保守主义的常量是文化、精神、爱国主义和国家力量,其变量是指科学的发展、新技术的运用和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
变量因素的确定无疑与普京在统俄党十大上的表态密切相关。一方面,普京表示,尽管俄罗斯发生了金融危机,但俄罗斯发展绝不会放弃既定的发展战略。另一方面,普京指出,统俄党的政治前景,直接取决于现在如何解决国家和世界面临的问题。可见,统俄党创新保守主义理念,既要结合2020发展战略的创新实质,又要兼顾金融风暴影响下俄罗斯民众的生活水平,而这两点都是普京计划的核心内涵所在。
俄罗斯保守主义思潮的发展
俄罗斯保守主义的巩固和强化得益于2008年俄罗斯三件大事——总统选举、俄格冲突和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刻影响。俄罗斯政治、经济与外交领域的这三件历史性事件导致俄罗斯2008年发展呈现“一个中心、两个体系、三个难题、四个方向、五个文献”的特点。
(一)“一个中心”。“一个中心”也就是俄罗斯最高领导层反复强调的2020发展战略。该战略已被普京执政团队提升到事关俄罗斯民族生死存亡的极其重要的政治地位。俄罗斯《对外政策构想》也明确指出:俄罗斯外交的优先方向是为俄罗斯经济转入创新发展道路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两个体系”。“两个体系”指建立新的国际关系体系和世界金融体系。俄罗斯视这两个新体系为保障俄罗斯国家利益的基本手段,并进行了较为明确的阐述,包括改革国际金融体系,实现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等。
(三)“三个难题”。“三个难题”主要指俄罗斯地缘政治和军事安全问题。俄美反导之争、北约东扩和独联体地缘利益这三大难题在2008年都没有缓和迹象,反更显错综复杂。
(四)“四个方向”。“四个方向”主要是指主权民主机制的问题,即政党机制竞争化、议会机制监督化、司法机制职权化和官僚机制的反腐败。其实质在于在加强俄罗斯主权原则的同时,不妨碍民主制度的发展,以便保持发展势头,维护政治稳定。
(五)“五个文献”。“五个文献”指五份影响俄罗斯未来发展的重要文献,分别是:2008年2月8日普京在国务委员会上就2020发展战略的讲话、2月15日梅德韦杰夫在克拉斯诺亚尔斯克经济论坛上发表的施政纲领、7月15日正式公布的《对外政策构想》、11月5日梅德韦杰夫的国情咨文以及11月20日统俄党十大的政治文献。这五份文献勾勒了俄罗斯未来的发展战略。政策重点及施政理念,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2008年俄罗斯形势发展的上述五个特点客观上刺激了以主权民主思想为内核的保守主义成为俄罗斯的主要政治思潮。
俄罗斯保守主义的影响
(一)保守主义思潮影响的加深推动梅德韦杰夫对执政理念进行微调,此举既稳固了梅-普组合,也推动主权民主机制更好地融入俄罗斯现实生活。在国家发展战略和基本原则上,梅德韦杰夫的执政理念与普京完全一致,不同之处在于梅德韦杰夫的个人执政风格上。梅德韦杰夫曾表示他认可主权民主思想的意义,但不同意“主权民主”的文字表述。从2008年11月5日的国情咨文看,经过俄格冲突和金融危机的双重考验后,梅德韦杰夫谨慎地调整了态度,对其反复强调的自由价值观进行了平衡。他指出:自由还指共同的民族自由,即俄罗斯国家的独立自主。此外,梅德韦杰夫还明确表示:在当前发展阶段,俄罗斯已基本掌握了民主的实践方法和程序,而且国家主权、国家制度等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应该保持不变,俄罗斯现在需要做的是进一步发展民主。与此同时,普京在近期会见芬兰总理万哈宁时对梅德韦杰夫的国情咨文作了评价:俄罗斯已经形成的国家管理机制是有效的,咨文中关于民主改革的提议是在完善国家管理机制的框架内提出来的。梅德韦杰夫的改革措施不仅保证了俄罗斯完成长期规划所需的主权,而且促进了俄罗斯民主的发展。
(二)保守主义思潮在应对金融危机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系统战略和思想因素,推动俄罗斯在应对社会政治经济困难时果断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这些举措恢复了社会信任,完善了管理机制,并对俄罗斯的宪政制度建设和经济体制完善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俄罗斯保守主义思潮在对外战略上的进攻性表现,可能不利于俄罗斯发展对外关系,影响俄罗斯与外部世界的互动。一是俄罗斯主张对外来干涉进行强力反击,可能引发美国的反弹。俄罗斯认为应该尊重各国的民族和历史特点,反对西方干涉本国发展道路,并采取了激进的措施。梅德韦杰夫在2008年的外交使节会议上表示,俄罗斯今后需要更加独立,更有进攻性。俄罗斯的强硬态度可能引发外部世界特别是西方的反弹。二是俄罗斯改革国际体系和秩序的意愿与能力存在差距。俄罗斯认为美国衰落了,国际格局走向多极化,主张改变当前的国际秩序,谋求参与并制定国际议事日程。但从国家竞争力来看,俄罗斯的这个战略判断似乎有些过于乐观。这导致俄罗斯的外交意愿与外交手段不相一致,同时引发外界对俄罗斯传统帝国形象的担忧。
(责任编辑:王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