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特殊需要儿童一个幸福的未来

来源 :学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x_su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育的目的是让受教育者成为快乐的人,教育的手段和方法也应该是快乐的。因此作为特殊教育工作者应该给予这些特殊需要儿童更多的爱,应该使这些特殊需要儿童感受到快乐。要利用校园文化建设成果,促进特殊需要儿童的发展。培养特殊需要儿童健全的性格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全面落实新课改精神,提高特殊需要儿童综合素质,促进特殊需要儿童全面发展。用爱心温暖他们,给他们一个幸福的未来。
  关键词:特殊需要儿童;幸福未来
  中图分类号:G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02-016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02.108
  人们常说:“不求回报的快乐才是世界上最大的快乐。”作为特殊教育工作者,我们在观念上也要有个质的转变,欣赏特殊需要儿童,尊重他们的特殊性,用真爱点燃他们的心灯,用热情去打开他们紧闭的心门,给他们一个幸福的未来。
  一、利用校园文化建设成果,促进特殊需要儿童的发展
  学校的校园文化、办学理念、历史传统、精神风貌、办学特色,体现着学校以物质条件为基础的载体文化和以人为本的精神文化的统一,是一所学校的精神力量。而校园文化的基础则是学校办学传统和文化积淀。校园文化不是摆设,不是口号,而是对学校办学行为的引领和内在的驱动力,是学校教育教学行为的价值追求,是师生教学相长的行为取向。
  近年来,学校经多方努力,对校园校舍进行了改造和内部配套建设,为每个教室配备了多媒体设施,美化了校园,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根据素质教育的需要,学校建立起图书阅览室、阅报栏、微机室、德育室、舞蹈教室等功能室,基本上满足了开展各种教育教学活动的需要,创设了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注重了学生人格品质的培养教育,不断强化规范这些特殊需要儿童的行为,培养他们的好习惯,最终将好行为好习惯转化为他们的固有思想,人格外在。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充分利用校园文化建设的成果,践行我校的办学理念,促进特殊需要儿童更好地发展。
  二、培养特殊需要儿童健全的性格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特殊需要儿童的性格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出生后在环境影响下马上形成的,它是在社会生活条件和生活方式的影响下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受到其生理缺陷的制约,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往往表现出以下特征:1.处事简单、直接。2.孤独、自卑。3.过分自尊,容易猜疑。特殊需要儿童在学校期间是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特殊需要儿童性格正处在被塑造而尚未定型的阶段,特殊需要儿童一方面还没有形成稳固的社会观念与态度,还有相当大的模仿性和受暗示性;另一方面他们又正在把理解到的种种关系逐渐转化为稳定的观念与态度,把习得的行为方式变为习惯。他们越来越感到生理缺陷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并能支配自己的行为习惯。如果此时他们能较好地克服由听觉缺陷所导致的心理障碍,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随着认识的提高也就有利于良好性格特征的形成。
  近年来,我校在这一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学校专门成立了学生处,负责学校德育工作,形成了校长领导、学生处具体负责、班主任具体管理、教师参与、团队组织配合、学生自我管理的管理模式,并制定了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从学生的行为习惯入手,分阶段有重点地进行德育教育,并且进行班级评比考核,从组织和制度上保证了德育教育的落实;努力搭建全市德育平台,与其他学校师生互动,推进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其实,教育活动是双向的。教师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意愿,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学生尊重教师,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才会卓有成效。在教育学生过程中,既能按预设目标,又能尊重他们的意愿,同时用恰当的语言给予正确的引导,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我校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有了极大的提高,学生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较大的转变,这都为特殊需要儿童今后的幸福生活打下了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
  三、全面落实新课改精神,提高特殊需要儿童综合素质,促进特殊需要儿童全面发展
  课堂是教育教学、新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学校要牢牢抓住课堂实施新课改的理念,关注特殊需要儿童发展,提倡实践性、自主性、探究性学习方式,尊重个体差异,积极推进个别化教学,构建促进特殊需要儿童发展的课堂评价体系,以课堂教学实践带动课题研究,以课题研究推进课堂教学实践,推进课堂教学从有效到高效,使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得到提高。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实施校本课程、如何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是许多学校的困惑之一。我校在这方面做了大胆的尝试,为特殊需要儿童的将来着想,结合特殊需要儿童的实际情况,开办了综合实践活动课:下棋、打篮球、轮滑等课程,以此来发展特殊需要儿童的语言、拓展他们的知识、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增加情感体验,经过几年的实践尝试,效果十分明显,特殊需要儿童的综合素质有了极大的提高。
  影响人们幸福的内在因素是健康。如果没有一个强健的体魄,何来未来的幸福生活,特殊需要儿童更需要一个强健的体魄。因此学校要在特殊需要儿童生长发育的主要阶段,保护和促进他们的身体健康,增强体质,使特殊需要儿童具有强健的体魄,充沛的精力,培养他们良好的体育道德、顽强的意志和毅力;培养他们服从领导,遵守纪律,勇敢果断,团结友爱,艰苦奋斗,朝气蓬勃的革命精神,为特殊需要儿童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必要的物质基础。我校目前在这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坚持了“两操一活动”,成立了学校专门的体育训练队,保证每个学生都能掌握两项体育技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作为特教教师,我们正行走在愛的路上,尊重每一个生命,欣赏每一点进步,成就每一次精彩,让这些特殊需要儿童都能自信、阳光地走进社会,走向生活,走向幸福的未来。
  参考文献:
  [1] 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3.
  [2] 陶继新.做一个幸福的教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 方俊明.特殊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其他文献
运用TSSD、理正软件及手算3种不同的计算方法,对不同跨度的梯段配筋进行计算,并对三者配筋大小进行比较分析。该计算分析结果有利于提高梯段配筋时的计算效率,并可为工程设计
虚拟化技术在数字校园建设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简述了虚拟化技术及其基本类型,讨论了虚拟化技术的优势,并对虚拟化技术在数字校园建设中的应用进行详细分析。
泾河油田泾河17井区储层属于典型的鄂尔多斯盆地低孔、低渗储层,非均质性强,受岩性和构造的双重控制。通过该区目的层长8储层的"四性"关系研究,该储层的岩性征、物性、电性及含
社会是一所大学校,地方社会资源更是学校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素材。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要立足于少先队活动的实际需求,立足于学校实际与校本课程紧密结合,创造条件整合社会资源
高压变频器以其节能、安全的运行性能正快速替代其他调速产品,全面进入到钢铁冶金行业的改造节能项目中,同时提高了系统的自动化程度,既达到了节约电能,又满足了生产要求,带
在小学班级的日常管理与教育过程中,班主任难免的会经常遇到一些困难和难题,其中之一也是最重要的便是师生之间的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一直是教育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分析
摘 要:构建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能够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能够让学生通过积极的参与、友好的互动,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所以,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要加强高效课堂的构建工作,从影响高效课堂构建的多个因素入手,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率。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构建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05-0053-02
学习高中数学这门学科,要掌握一定的思想方法技巧,这样才能在面对各种题型时,在复杂多元的情况变化下保持清醒的头脑。各种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在解题过程
大型空分系统电控设备单机功率较大,启动也比较困难,普通软启动设备根本无法满足启动要求.低压系统常规的单母线分段运行方式下变压器容量较大,低压柜配置困难.为了解决这个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组织者和管理者,肩负着维护班级的管理秩序和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责任。对于农村小学来说,班主任更需要尽职尽责,兢兢业业。城市化的发展给人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