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棋类游戏中的数学因素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zhenlik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幼儿游戏蕴涵着发展的需要和教育的契机,游戏是一种自我的表现,同时也是一种自发的学习,具有促进发展的功能。棋类游戏是幼儿喜欢的一种游戏形式,是开放、自由、自主的活动,集趣味性、思维性于一体,用竞争来发现新知识,巩固已有的经验,达到适宜的教育目标。通常棋类游戏中蕴含着数量、图形、空间方位等,与数学因素密切相关。如:下棋得用骰子,骰到几,走几步,得一步一步地走,还得观察同伴的情况。而皮亚杰称之为“逻辑数理知识”的概念,是不能直接用语言来教的,儿童这类知识的获得不是通过课题的本身,而是通过摆弄它们和在内心组织自己的动作。皮亚杰认为,数学开始于物体的动作,直接理解数意味着儿童通过自己的活动发现或能动的建立关系。小班幼儿的思维以直接行动思维为主,并逐渐向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因此在掌握数学知识时更需要幼儿在操作中加深理解。为此,我对小班幼儿棋类游戏中的数学因素进行了探索。
  一、印章迁移到棋类游戏,引导幼儿主动学习。
  由于小班幼儿小肌肉群发展不协调,在数数时往往嘴里念的和手里指不一致,往往嘴里念着1、2、3,可手里已经指到4或5上去了,不能很好地进行手口一致数数。新《纲要》指出要使幼儿园的数学学习方式得到根本的改变:从机械记忆为主的学习到主动建构为主的学习,从符号为主的学习到实际意义为主的学习。因此,我尝试着在棋类游戏中引导幼儿主动学习并理解数的概念。
  1.根据棋类游戏的性质充分挖掘骰子与棋谱的潜伏的数学因素,培养幼儿手口一致地数数和按数取物的能力。我提供了“蜗牛棋”,把棋谱塑封,用印章代替棋子要求幼儿每走一步就相应的棋格里敲上印章,一副棋下完蜗牛就穿上了美丽的衣服。一经投放,幼儿非常感兴趣,当幼儿下完一副棋看见一只美丽的蜗牛,情感上得到了满足,经常反复进行这一游戏,使幼儿巩固了已有的知识经验,经过一段时间,幼儿就能有序地进行手口一致的数数了;同时为了提高幼儿按数取物的能力,我又提供了“种豆豆棋”,让幼儿根据骰子所示的点数在自己所在的棋盘上放上相应数的“豆豆”,谁的棋盘先放满为胜。幼儿在摆放的过程中巩固了对数和量关系的理解。
  2.骰子数字的层次,适合幼儿个体差异。新《纲要》指出: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因此,我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提供不同层次的棋类游戏材料。就拿骰子来说吧,由于骰子的六个面是1~6的数字,而小班幼儿局限在1~4的数字的理解,部分能力弱的幼儿就难以掌握了,常常骰的数字与走的步数不一样,不是多了就是少了,能力强的幼儿觉得他们不遵守规则而发生争执。于是我在设计骰子时,抓住幼儿的思维特点把其中的三个面改为图案形式,如:一个苹果、两个香蕉……把另外的三个面改为1~3的圆点,这种形式比较适合能力弱的幼儿;针对中等水平的幼儿,除了1~3的圆点外,把图案改为1~3的数字;而能力强的幼儿我提供了三面为1~3的数字,三面为4~6的圆点。通过这三种形式的棋类游戏,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得到了发展。
  二、图形的变化,引导幼儿感知。
  幼儿在感知几何图形时对规则的图形掌握比较快,如等腰三角形,对角三角形这类不规则的三角形掌握比较慢,还容易把正方形和长方形混淆。针对这种情况我设计了《图形飞行棋》,把图形贴在瓶盖上作棋子,在游戏中走到与棋子同类图形的地方,可跳至下一个同类图形上。幼儿在游戏中不断加深对图形的认识。我发现一个幼儿把红颜色的三角形的棋子跳到了黄颜色的三角形上,其他小朋友马上说:“不对,不对!”那位小朋友说:“对的。”对于孩子们的争论,我提出了问题:“黄颜色的图形是三角形吗·”通过讨论,幼儿认识到图形是不受颜色影响的。随后我又提供了“图形宝宝奇遇棋”,并增添了新的规则,在棋谱上添加了颜色、大小各不相同的图形,让幼儿探索学习图形也不受大小的影响,以此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多维度的发展。
  三、方位进退,有利于幼儿探索学习。
  刚开始幼儿在下棋时都处于同一起朝一个方向前进,随着幼儿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尝试把前进、后退等方位渗透到棋类游戏规则中。先根据幼儿的直觉行动思维的特点开展户外的运动棋——“交通棋”,让幼儿根据骰子所示点数向前跳相应步数,遇到路面故障的标记向后退一步。由于符合幼儿好动的天性,幼儿特别喜欢玩这副棋。在初步掌握向前、向后的方法后,我们及时提供了室内“好宝宝棋”,当棋子走至正确行为时向前进一步,当棋子走至错误行为时向后退一步,先到终点的幼儿可以得到一朵小红花。幼儿的兴趣很浓厚,在轻松的游戏中掌握了前、后的方位。
  四、鼓励合作,培养数学探索精神。
  在教育过程中,幼儿不是一个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个体,是一所“加工厂”。他们在接受外来信息时,也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因而对事物往往有自己新颖独到的看法。在棋类游戏中亦是如此。因此,我们鼓励幼儿在棋类游戏中产生自己的想法并敢于把它提出来。如:飞行棋规则中要求:骰子投到6飞机方能起飞,但幼儿有时一直投不到6,如果规则一成不变,幼儿很容易丧失对游戏的兴趣。这时候他们往往喜欢自己改变规则继续玩下去。我们鼓励幼儿以自己的方式进行游戏,他们会在协商中决定扔单数或者扔双数飞机也可以飞。这样,幼儿在自己探索棋类游戏新玩法的过程中也会渗透数学因素。幼儿也玩得更加自信了。
  有时,幼儿对游戏缺乏持久兴趣,是由于棋类游戏太单调,缺乏吸引力。于是我们就提供新的棋子、棋盘作为刺激,鼓励幼儿将以往下飞行棋的经验迁移到这一副棋上,通过讨论制定规则。如:把幼儿早就会下的飞行棋改为机器人棋子,但游戏规则都与前者相似,幼儿自然非常感兴趣。在这样的探索氛围中幼儿逐渐爱上了棋类游戏,同时也潜移默化地渗透了数学因素,幼儿的持久性也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
  新形势下,教师不再是“传道授业解惑者”,而是促进孩子主动学习的支持者、指导者、合作者,孩子也不再是被动的“接收器”,而是一个主动的“探索者”。在21世纪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应给数学教学注入时代的“活水”,让孩子在学习数学的同时学习生活,让数学教学“游戏化”。
其他文献
当前艺术教育已成为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音乐课堂教学是艺术教育的主渠道。如何大幅度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这是每一位音乐教师应努力探索的课题。  一、回顾与分析  我国中学音乐课大半个世纪以来几乎就是“唱歌课”。50年代前后的教学模式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传统的民间艺人“梨园式”的教唱——教师唱一句,学生跟一句,唱会即为完成教学任务。另一种是受专业音乐教学的影响,
目的:  通过随机、对照试验,观察泻火通便,化湿利尿方法治疗中青年高血压病“肝火上炎证”的临床疗效,并探讨此法的降压机理,为高血压提供一种有效的治疗思路。  方法:  收集
摘要: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开设劳动技术课和进行劳动技术教育是我国教育方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以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驾驭劳动技术教育,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作者结合教学经验谈谈体会。  关键词: 素质教育 劳动技术 教学体会  将来世界最重要的竞争将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也就是人才的竞争。在各阶段的教育当中,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和劳动技
为了进一步明确电针对脑缺血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本研究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建立的稳定可控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上观察比较了不同部位、不同强度、不同频率、不同时段电针
有位特级教师曾说:“当老师教育学生时,如果学生知道你在教育他,那么你的教育就失败了。”高中学生的独立意识很强,渴望平等,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不愿别人(包括父母和老师)对自己指手画脚。所以高中班主任教育学生时更要采用“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这样的“无痕教育”往往比那些有声的教育效果更好,更能达到教育的目的。这就需要班主任有“三心”:敏锐的心、爱心、诚心。  1.以敏锐的心来预事  班主任面对的是不
笔者多年担任农村初中班主任,深知班主任工作繁杂,困难重重,这里就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应对策略与广大同仁分享。一、班主任常见工作的几大难点现如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都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