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胎妊娠一胎死宫内延迟分娩1例

来源 :江西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jixiong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双胎妊娠中,有关延迟分娩的报道比较少,第二胎能延迟分娩至足月以后的就更少见。我们报道了一例延迟分娩的病例,第一胎在孕17周时胎死宫内,在31+1周死胎娩出。随后,我们对宫内第二个胎儿实施延迟分娩,使用安胎药物、促胎肺成熟和抗生素预防感染。第二个胎儿出生孕周为38+5周,体重2900g,预后良好。当第一胎不可避免的流产或早产后,可以选择延迟分娩,帮助降低第二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改善其预后。
其他文献
一rn没有想到,余华的长篇新作《第七天》一经出版,会在社会上引起这么大的争议与批评.尽管由于出版商过度使用设置悬念的“饥饿营销法”引起广大读者的反感,但也不至于影响我
摘 要 创新意识是新课程核心素养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着眼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背景,打开学生视野,拓开学生学习的空间和时间,通过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和谐、自然的课堂气氛,优化教学过程,改革练习与作业设计,以乐学促会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关键词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创新意识  中图分类号:G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09-0022-01 
摘 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稳步发展,不同时代发展背景下,国家会制定和推行科学的教育政策;以实现教育制度的完善和发展方针的明确,进而保障教育事业的发展。进入21世纪之后,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实现了快速发展,并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果。然而受到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现阶段的基础教育普遍存在创造能力不强、缺乏实践能力等弊端。因此,学生创新意识的开拓,创新能力的培养成为当前一线教师面临的棘手难题。信息技术环
1998年5月,在鸡公山自然保护区采得一雨燕目标本.经鉴定是一雄性白喉针尾雨燕指名亚种(Hiruadapus caudecutus caudacutus).此标本现保存于南阳师专生物系.其形态特征为:体灰
汉语介词是语义的形式标志,语义关系的清晰认识必须从语言成分范畴及次范畴上,以及从词语的选择性上加以说明.通过对时间格的研究,在100万汉语普通话语料的基础上,梳理出时间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与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对胸腰椎压缩性骨折(VCF)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接诊的VCF 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