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景寒林图》:河朔气象,瑞雪满山

来源 :百家讲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aping1214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扬州安家巷的安宅内,清初著名收藏家、大盐商安麓村正拿一盏茶轻啜,门房来报有古董商携宋代绘画大师范宽的《雪景寒林图》来访。听到范宽的名字,安麓村眼中闪过一抹喜色,连忙命人将古董商请到会客厅。
  当画卷徐徐展开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苍茫屏立的群山,丛生的密林中有古寺掩映其中。山脚下的屋宇村落,有一人在门前张望。流水自远方迂行而下,岸渚汀州,板桥寒林,错落有致。就近观看只觉得恍如置身于雪山寒林之中,似有凛凛寒气袭人。这正符合北宋绘画史著作《圣朝名画评》中“李成之笔,视如千里之远,范宽之笔,远望不离坐外”的特点。
  仔细观看完画作,安麓村又逐一看了画上的印章。一枚朱文方玺的“御书之宝”,印文和印色上都具有宋代的特色,据此推断,此画应被宋朝内府收藏过。除了这枚印章,画上还有朱文“蕉林”、白文“观其大略”以及朱文“蕉林收藏”三枚印章,这三枚印章出自明末清初的文学家、鉴藏家梁清标。在这之前,安麓村还曾收藏过梁清标旧藏的北宋画家郭熙的画作《幽谷图轴》,对于梁清标的印鉴他是熟悉的,也就能更进一步确定画作的真伪,于是,他果断砸下重金收购了这幅《雪景寒林图》。
  富而慷慨、精于鉴赏是天津、扬州两地的古董商们对安麓村的一致看法,因此,他们手中一旦有合适的藏品,就会第一时间送来给他鉴赏,请他收购。有此便利,安麓村的收藏中自然是珍品无数。他还著有一本《墨缘汇观》,汇集了平生所藏精品,其中对于范宽的《雪景寒林图》,他是这样写的,“宋画中无上神品”,可见他对范宽这幅画的推崇和珍视。
  然而,历史总是不断在重演,当年家资巨富的梁清标三代之后就已败落,如今大盐商安麓村也没能躲过富不过三代的命运。他去世后,他的后人因家道败落,将《雪景寒林图》卖给了当时的直隶总督。
  如获至宝的直隶总督非常清楚范宽作为“北宋三大家”之一的身份,知道他的画不仅是宋画中的精品,更是传世量极少,称得上是国宝级的珍藏。为了自己的仕途,直隶总督毫不犹豫地将之献给了乾隆。
  乾隆得到这幅画之后,也是同样欣喜,立马盖上了一枚朱文“乾隆御览之宝”印章,将其收入内府,存放在圆明园之中。之后,这幅无上神品被皇室妥善安稳地保管了近百年,甚至安全地躲过了盖章狂魔乾隆有事没事弹幕印章护体的命运。
  咸丰十一年(1860年),《雪景寒林图》和许多宝物一起遭遇了一场乱世浩劫。这一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城,将圆明园洗劫一空,这幅画也流落到参与抢劫的士兵手中。
  外国士兵对这幅画的价值并不清楚,只想着如何能用它换一些银子,便拿着这幅画来到北京一家书肆中售卖,当时任工部右侍郎的张翼也恰在书肆之中选书,无意中看到了这一幕。
  精于鉴赏的张翼一眼便看出此画不同凡响,他又仔细看了一会儿,在看到“乾隆御览之宝”的印章后,更加确定这是一件宫中的珍藏。他装作不在意地称赞画还不错,买下来玩玩也可以,神色中没有透露一点急迫购买的意思。在外国士兵只报出50块银圆的价格后,心中欢喜的张翼掩饰性地略作迟疑就买了下来。
  得到《雪景寒林图》后,张翼按捺着心中的狂喜,没有将这件事情告诉任何人,他知道私藏宫中藏品是大罪,决不能让外人知道,随即,他将这幅画带回天津密藏起来。张翼去世后,将平生收藏尽数给了儿子张叔诚,其中就有这幅《雪景寒林图》。临终前,他交代張叔诚妥善保管这幅画,务必不要向外人透露和这幅画有关的任何消息。
  自幼受父亲熏陶的张叔诚对于字画文物也有着同样的兴趣和爱好,父亲去世后,他像父亲一样痴迷鉴定和收藏,凡遇到心仪的书画必定会想尽办法购买。他曾收购过石涛的画作《仿张僧繇青绿山水》,日本人得知后,以办书画展为由托人说,情愿以张叔诚收购时四倍多的价格收购,被他婉言谢绝,之后还有人出更高的价格也被他一一拒绝。不过,这件事情也让他清楚地认识到古人所讲的“怀璧其罪”,想要做一个文物的保护者并非易事,对于父亲临终的嘱咐,他有了更深刻的认知。
  光阴似箭,转瞬即逝,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张叔诚受到波及,全家被扫地出门,许多藏品也被当成所谓的罪证,幸好天津文物管理处知道他们家所藏文物的价值极高,以封存的名义要回这些文物加以保护,才使得包括《雪景寒林图》在内的藏品幸免于难。
  改革开放后,走过了大半人生的张叔诚又看到了《雪景寒林图》,看着上面的印章,他想到从梁清标到安麓村,这幅画都没能传过三代,如今父亲“潞河张翼燕谋所藏”的印章和他“文孚(张叔诚的名)嗣守”的印章也在其上,而这幅国宝究竟能传到几代谁又能知晓呢?也许对于文物最好的保护并不是私藏,在盛世繁荣里,交由国家收藏才能永存。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张叔诚先后三次将家中剩余的珍贵文物捐献给了天津艺术博物馆,使这些国宝走人了大众的视野。他说:“如同嫁闺女一样,给闺女找个好婆家,等于闺女有了最好的归宿,对待文物也是这样。”因合而得,他合弃了自己的私念,国宝因此得到了最妥善的保护。
  山水画自隋唐独立成科后,经唐、五代的发展,在两宋达到了高峰,《雪景寒林图》是范宽晚年的作品,也是他的巅峰之作,是当之无愧的北宋山水画无上神品。
  宋朝宗室子赵希鹄在《洞天清禄古画辩》中写道:“范宽山水浑厚,有河朔气象,瑞雪满山,动有千里之远;寒林孤秀,挺然自立,物态严凝,俨然三冬在目。”赞誉的就是范宽笔下巍峨磅礴的北派山水。
  千年寒暑转换,数度易主,《雪景寒林图》在经历无数波折后,如今终于能安稳地向世人展示它震慑人心的艺术魅力。
  编辑/羽川
其他文献
1925年,军阀张宗昌率部驻扎在南京。一日,张学良和浙江都督卢永祥之子卢筱嘉前来拜访,三人正聊在兴头上,忽然有个记者递了名片,请求采访张宗昌。  张宗昌看了名片,问记者现在哪里,卫兵说正在门外等候。张宗昌笑着把名片递给张学良和卢筱嘉,说:“看上去头衔挺多,像个有名的记者。”张学良看了名片没说什么,卢筱嘉就不一样了,他是有名的花花公子,对这些门路清楚得很,于是直接把名片扔在桌上,对张宗昌说:“就是烂
晚清大太监李莲英有个妹妹,容貌秀丽,体态窈窕。李妹妹到了出嫁的年龄,李莲英异想天开,打算利用她的姿色攀龙附凤,倘若她能入宫为妃,自己就是国舅爷了,何等風光!  于是李莲英多次对慈禧说起他的妹妹如何漂亮、如何能干,慈禧很是好奇,就把李妹妹召进宫来贴身服侍。由于之前曾被李莲英亲自调教,李妹妹参拜慈禧时早已胸有成竹,举手投足无不合乎宫中规矩,言语得体,应对自如,深得慈禧喜爱。  李妹妹既通文墨又喜逢迎,
《子不语》中载,某天晚上,有位老学究走夜路时竟碰到了他早就过世的老友。寻常人夜里撞到鬼必然怕得不行,喜幸这位老先生平日里行得端、坐得正,所以并不害怕,反而问鬼友:“你这是去哪儿啊?”  鬼友说:“如今我在阴司任了个勾魂索命的小差使,今晚正该我去南村拘个人回来,不如与兄弟一道儿走吧。”一人一鬼边走边聊,不久,见到路边有一处破屋,鬼友遥遥一指,道:“可别小瞧这几间破房子,这可是文士居住的地方。”老先生
在金庸小说里,很多人都玩命去抢屠龙刀和倚天剑了。而且,抢兵器的人里面,99%以上的人根本没见过,却都很舍得下血本。比如有一个叫朱长龄的。  金庸设定的屠龙刀寻宝游戏规则是这样的:要找到屠龙刀,就要找到谢逊;要找到谢逊,就要先讨好唯一的知情线人张无忌。朱长龄为了讨好张无忌,一上来就把自家养的三十多条狗都打死了:“谁叫你们咬无忌公子的?”  然后又把自己娇滴滴的女儿送去服侍叫花子一样的张无忌;接着,他
对于从事文字工作的淘编而言,玩谐音梗是无数基本技能之一,不仅能在繁忙之余哄自己开心,关键时刻还能化解冷场的尴尬……当然,陈非你的谐音梗冷到哆嗦……  小荷:唐僧师徒路过一个村子,村里有个妖精,悟空问那是什么妖精,村民说:“我也不知道,只知道他每次都把村子洗劫一空。”悟空笑道:“哦,原来是洗劫精!”  子玉:研究表明,洗洁精呈弱碱性,悟空需要带瓶老醋去捉妖。  决微:邻桌的同事,你听歌就听歌,别老用
这个世界上从来不缺牛人,但能一牛到底的少之又少,辛弃疾是个例外。他生下来便开始牛,一直牛到68岁逝世,最终获得光荣称号:大宋历史上最牛的辛大爷。  俗话说,爷爷都是孙子过来的,意思是无论你多牛,小时候也就是个当孙子的熊孩子,但辛弃疾例外。  辛弃疾的童年简直就是在开挂。儿时,辛弃疾的老家济南被金兵占领,有一天,爷爷带着十多岁的辛弃疾逛街,刚好碰到金国皇帝路过。这要是一般孩子,也就看看热闹过去了,但
1912年8月,袁世凯以“聘请人才”为名,邀请几位武昌起义的将领进京共谋国事,张振武也在其中。黎元洪听说后,立刻给袁世凯送去密电,说张振武等人“蛊惑军士、勾结土匪、破坏共和、图谋不轨”,要求袁世凯立刻处决他们,以维护来之不易的稳定局面。  袁世凯一看就知道黎元洪是想借刀杀人,决定将计就计,一面命手下的北洋将领轮番设宴款待张振武等人,一面私下召集冯国璋、段祺瑞等心腹,商讨如何处理此事。  段祺瑞主张
《西游记》第三回中,孙悟空请了牛魔王等兄弟齐聚花果山,胡吃海喝,醉得一塌糊涂,然后躺在松阴之下做起了美梦。但是梦中没有母猴子,只有两个勾死人。他们手拿批文,用绳子往孙悟空脖子上一套,拉着他就走。踉踉跄跄来到一座城边,孙悟空才清醒过来,抬头一看,竟然来到了阎王的地盘“幽冥界”。  孙悟空一拍脑袋,不对啊,我学过长生不老术,早已超出三界,怎么会来到这个鬼地方?两个勾死人一声冷笑,少废话,你阳寿终了,我
清末民初,民间办报之风盛行,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开启民智、宣传新知的作用,但由于办报门槛太低,难免泥沙俱下,有些不良报人想方设法地敛财,其间龌龊一言难尽。  上海有家报馆,每当听说有新的州县官员到任,就千方百计地托人联系,然后盛情款待。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报馆负责人就会表情沉痛地诉说开支多么困难、日常如何拮据,并将报馆的部分股份赠给这些官员。所谓“吃人嘴短,拿人手软”,这些官员顾及面子,不得不稍微敷
《天龙八部》中的西夏皇帝“身形并不甚高,脸上颇有英悍之气,倒似是个草莽中的英雄人物。”他看上去比较凶,似乎属于杀伐决断,一心只关注朝堂大事、不太有温情的那类人。但事实上不是,这从他自由奔放的女儿银川公主身上就能看出来。  银川公主住的是祖母的旧宫殿,她给它们命名为“青凤閣” “幽兰涧”,还在深涧上拉一条钢丝当马路,每天带着宫女们在钢丝上飞来飞去。银川公主还爱搞收藏,在自己官里囤了不少“晋人北魏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