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公葵丘之会盟约考析r——以《孟子》的记载为中心

来源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778800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葵丘之会作为齐桓公霸业顶点的标志,其盟约条款在几种文献中都有所记载.过去学者多把注意力集中于《孟子》与《榖梁传》记载的共同之处,并由于《孟子》更丰富详细而采用它的说法.通过对《孟子》中盟约内容与格式的分析,认为部分条款含有春秋晚期以后的思想,并推测其中融入了齐地传统和士人包括儒家的政治理想.《榖梁传》的记载则相对可信,或可视为齐桓公盟会诸侯、重建中原秩序的核心精神.
其他文献
一国文学作品的世界图书馆藏是衡量其国际影响力的核心指标之一.中国当代文学作品中文本的世界图书馆收藏量是从内视角来考察其海外影响力,而外译本的世界图书馆收藏量则是从
20世纪初期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上下册),推动“中国哲学史”取得了现代学科形态.胡、冯在建构中国哲学史过程中,对先秦诸子哲学起源时期在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