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断众流”:胡适与冯友兰哲学史建构的共同取向r——先秦诸子哲学起源问题的第二次研究思潮

来源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f8447678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初期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上下册),推动“中国哲学史”取得了现代学科形态.胡、冯在建构中国哲学史过程中,对先秦诸子哲学起源时期在哲学史发展阶段中是否有存在必要、该时期哲学史史料的真伪以及有无哲学价值等问题,基本上采取了否定态度;他们以一种“哲学家之哲学”的标准,分别以革命家向哲学家、教育家向哲学家转换的方式,确立了老子、孔子作为中国哲学史“第一位”哲学家的地位.这种转换方式的积极意义在于,以“哲学家”为中国哲学史的开端边界非常明晰;其根本缺陷在于,他们并未梳理先秦诸子起源时期各种哲学史料的思想脉络,挖掘“诗”“书”“礼”“乐”传统所承载的哲学思想,不是遵循内在的思想理路来确立老子、孔子“第一位”哲学家的地位,而是把“革命家”激烈的否定态度、“教育家”温和的否定态度转嫁到老子、孔子身上,消解了先秦诸子起源时期哲学思想存在的合理性.蔡元培“截断众流”的价值判定,对胡适、冯友兰建构中国哲学史的这种共同取向,可谓一语中的.先秦诸子起源时期的哲学思想,不应以“非哲学的”“萌芽时期”的形态,而应以“中国民族的哲学思想”之价值地位,纳入“中国哲学”与“中国哲学史”的研究视域,为当今学界重新理解新时代“中国之所以为中国”,提供一个彰显中华民族哲学思想特质的切入点.
其他文献
经过五年的发展,北京期货高管年会已成为行业高管探讨行业发展问题的重要平台,这对于行业的交流与沟通非常有利.衷心希望大家通过高管年会,共同探讨一些行业当中需要关注的问
一国文学作品的世界图书馆藏是衡量其国际影响力的核心指标之一.中国当代文学作品中文本的世界图书馆收藏量是从内视角来考察其海外影响力,而外译本的世界图书馆收藏量则是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