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于核心素养的物理课堂教学

来源 :中学理科园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manzh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核心素养是三维目标的继承与发展,体现了物理学科文化层面的教学,以物理知识为载体,超越对知识的理解,引导学生科学思维,形成物理观念。本文以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教学为例,浅谈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以及科学态度与责任的落实。
  关键词:核心素养;课堂教学;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 科学态度
  2014年3月《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首次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概念,提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国家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 1 ]。对物理学科而言,笔者认为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是“三维目标”继承与发展。从以知识为中心,到2003年《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提出了物理教学的三维目标,涉及知识,更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同时促进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相对于三维目标而言,提升到“物理观念、科学思维、实验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体现了物理学科文化层面的教学,以物理知识为载体,超越对知识的理解,引导学生科学思维,形成物理观念。当学生忘记物理知识本身的之后,还能够用物理的思维、方法、观念来解决问题,才是物理学科教育意义之所在。
  下面以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教学为例,浅谈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在教学过程中的落实,希望以此来抛砖引玉,共同探讨。`
  从“三维目标”知识层面上升到物理观念层面,从基本物理知识、概念、规律、方法在头脑中的提炼和升华,是课堂教学的任务。在高中学习的过程中要形成经典物质观念、运动观念、相互作用观念以及能量观念等,并能用以解释相关物理现象和实际问题。
  1 创设情境,形成观念
  1.1 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注意
  问题1:如图1所示,采用5路并联相同灯泡,逐一闭合开关,观察灯泡亮度变化。
  学生或不暇思索,灯泡亮度不发生变化,据初中知识“电源电压不变”,灯泡亮度不变;有的学生或犹豫不决,不敢作答。
  问题2:刚才的预判与结果会不会一致呢?
  学生有的肯定、有的疑问、有的好奇,灯泡亮暗有没有变化,要以事实说话。进行演示时,让学生观察电路结构,用新电池组:逐个闭合开关的过程中亮度基本不变,或变化不明显这与学生前概念基本相吻合。换旧电池组:开关逐个闭合的过程中,灯泡逐步变暗。并且全部开关闭合后,用新电池组时全部灯泡比用旧电池组时亮。
  1.2 矛盾冲突,对形成新知识产生兴趣与期待
  与前概念冲突,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电路不变,只是改变电池的情况下,现象发生改变,那么问题肯定出在电池上。如此导入课堂,引导学生比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科学思维能力。
  1.3 形成观念:相互作用观念,形成全电路观念,以及相关概念构建
  显然,对电路的解读上不应该局限于部分电路,应该具有全局观,明确电路全部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全电路(即闭合电路):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等构成完整的电路称为全电路或闭合电路。闭合电路分为外电路和内电路。
  外电路:电源外部的电路叫外电路,对应外电路电阻叫外电阻,用R表示,外路两端的电压为外电压,也就是电源两极间的电压,也叫路端电压。
  问题3:长时间使用手机,手机会出现什么情况?(发热、温度升高)
  问题4:为什么电池会发热呢?
  电池温度会升高,说明部分电能转化成了内能,表明内电路也存在电阻,这电阻称为内阻,用r表示,内电阻上的电压称为内电压。
  问题5:闭合电路的电流方向怎么表示?
  外电路,电流从正极到负极,即从高电势到低电势;内电路,电流从负极到正极,即从低电势到高電势。
  2 联合思维,科学探究
  从“三维目标”过程与方法上升到物理观念形成过程中的科学思维与实验探究,科学思维是物理认识方式,以及科学思维方法的内化;是学生基于事实证据和科学推理的质疑、批判,提出创新性见解的能力品质。 主要包括模型建构、科学推理、科学论证、质疑创新等要素[ 2 ]。实验探究是提出物理问题,基于证据的猜想和假设,获取证据和处理信息,并形成对实验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分析、交流、评估、反思的能力。
  从“三维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到科学态度与责任,具体落实到正确的态度与责任感,主要包括科学本质,科学态度,STSE等要素。
  2.1 基于问题猜想和假设
  问题6:在闭合电路中,路端电压与外电阻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灯泡变暗,说明灯泡两端电压减小;并联的支路越多,电阻越小。也是基于电路模型进行科学推理、定性分析。
  2.2 获取证据处理信息
  实验装置介绍:自制简易等效电源,内阻10Ω,(6V恒压学生电源和10Ω定值电阻串联);电阻箱;电流表。
  引导学生进行电路设计,学生基于串并联电路的特点,以及电流表电压表改装,通过思维很容易完成实验电路设计。师生交流确定方案可行性。
  2.3 数据分析科学思维
  利用问题串进行科学探究,①电流的变化与外电阻有什么关系?②路端电压与外电阻什么关系?③随着外电阻的变化,内电压又将如何变化?④内电压与外电压有什么关系?
  形成知识:在静电场中,只有在电场力做功的情况下,电场力做正功,动能增加,电势能减少,总能量不变(即E=EK EP)。那么同样道理在上述实验中,外电阻增大,引起外电压增大,内电压减小,从数据上看U内 U外基本保持不变,是一恒量。基于数字分析,误差是一种必然,特别是指针电表误差将更大,引导学生科学对待,不可一笔带过“误差允许范围”。   物理学中,恒量通常都有特定的物理意义,如电场中某点E=F/q是一常数表征电场本身的性质,对一电容器C=Q/U是一常数表征电容器本身的性质,显然此处恒量反应电源本身的性质。在物理上,引入新的物理概念电动势,展示各种型号1.5V干电池,2V蓄电池,3.8V手机锂电池等,并用电压表直接进行测量电池两端的电压,显示电压表数值基本与相应电池上标注电动势接近。对于农村薄弱校而言,对电动势概念简化教学,不予电动势下定义,明确两个特征:①电动势表征电源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电动势越大转化本领越强;②电动势等于电源没有接入用电器时两极间的电压,可用电压表直接接电源两极近似测量,接入电路后,电动势等于内外电压之和。
  在部分电路中欧姆定律描述这一部分电流、电阻、电压之间的关系,那么在闭合电路中,这些物理量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进行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教与学……第二课时从能量角度加以理解加深)
  3 交流讨论科学认识
  用新旧电池情况下,5个灯泡都点亮的时,为什么新电池组对应的灯泡更亮(如图3),你能否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加以解释?同组之间进行交流讨论,并进行汇报。
  引导学生从两个方面交流该问题①新旧电池组对比;②对于旧电池组,开关逐个闭合时,各个小灯泡将会逐步变暗。对于两种情况的交流讨论的过程中,加深对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初步理解。对于新旧电池对比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认识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中,为不可逆的化学反应,并将使得电池内阻增大,有兴趣的学生可以收集相关资料进行论证。强调废旧电池不能乱扔,易造成镉中毒,从这个方面也能达到科学态度与責任的渗透。
  总之,核心素养的提升,不是告诉学生概念、规律,然后进行刷题就完事,而是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慢慢形成[ 3 ]。对于知识而言,集中式的训练刷题,对应试来讲容易见成效。而这种方式,学生忘记物理知识之后,剩下的只有物理的恐惧。而在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形成物理观念,当学生对知识遗忘之后,还会有物理思想方法的影子存在,这才是物理老师的责任。
  参考文献:
  [1]樊兰君. 基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下的课堂教学思考[J].陕西教育报,2017(1).
  [2]张新华.教学设计视角:关注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J] .物理教学,2016(5).
  [3]林明华.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培养途径 [J].福建教育研究,2016 (2).
其他文献
摘 要: 通过以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发展目标,优化教学任务,设置学科问题链,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作用,开发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思维载体。让学生通过学习活动,自主建构知识网络,深入理解浮力的概念,全面地掌握学科知识体系,最终完成对知识的迁移和应用,达到深度学习的目的。  关键词: 深度学习;科学问题链;物理素养  深度学习是一种基于高阶思维发展的理解性学习。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教授等认为,深度学习是指在理
摘 要:技术创新过程中的内在机理,蕴含着原始创新的规律,其创新性、应用性、综合性的教育特质应当充实到教学中;在具备了科学原理(知识体系)基础之上,引向技术创新的应用,是培养核心能力的重要实践。本文以高中物理教学中“发电机的发明”实践教学为例。  关键词:技术; 原始创新 ;核心素养  1 技术创新教育的价值及路径  1.1 当前高中物理教学中存在严峻的挑战  1.1.1 教学的倾向性行为与“核心素
摘 要:根据《中国制造2025》的方针政策,《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中加入了增材制造课程,3D打印课程将会是中职学校增材制造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厦门市海沧区职业中专学校《3D打印技术应用》校本课程根据国家课程改革要求,结合学生发展的实际状况,综合利用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与特长,充分调动本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设计课程,。  关键词:3D打印技术;校本教材;课程创新;教学实践  1 3D打印校本教材创
摘 要:热应激会使母猪减少采食量,导致其泌乳量下降,最终对仔猪生长造成不利影响。合理使用饲料是增加母猪自由采食的采食量和泌乳量的一个可行策略,并由此提高仔猪的生产性能,减少热应激对哺乳母猪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热应激;母猪;采食量  中图分类号:S815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1-0769(2021)04-0007-03  過去几十年,拉丁美洲和亚洲等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猪饲养量大幅增加
摘 要:小组合作探究式教学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小组合作探究式的学习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完善学生的各种学习能力,而且还可以进一步培养、发展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这样,既给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尊重了每个学生的个性思维,又为学生创设了合作平台,避免了少数优生的意见替代大多数学生的想法,让学生人人参与、人人思考、会独立思考、合作学习。本文以探究铁及其
摘 要: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环节,一次好的导入能让学生从课间10分钟迅速收心回来,进入高效的学习状态。本文引用教学实例,探讨如何进行课堂导入。  关键词:高中化学课堂;开个好头;新课导入  印象中经常会有老师用:“今天这节课我们要上的内容是……”来引课,久而久之,学生就会觉得化学课堂千篇一律,枯燥无味,从而对接下来的学习失去兴趣。正如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所说的:“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
摘 要:本文以“内环境稳态”的科学史为主线,整合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开展任务式学习,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自主建构概念,提高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科学史;核心素养;内环境稳态;教学实践  1 教学设计理念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提倡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学课程,既要让学生获得基础的生物学知识,又要让学生领悟生物学家在研究过程中所持
摘 要:案例教学是机器人校本课程教学的重要手段,因此,设计合适的教学案例可以有效地帮助教师实现教学目标。以乐高积木机器人搭建与编程教学为例,教学案例的设计可遵循简单易懂基础性原则、贴近生活趣味性原则、实践操作体验性原则、任务驱动开放性原则、整体规划系统性原则等。  关键词:机器人校本课程;乐高积木;教学案例;设计原则  青少年机器人活动是中小学实施科学课、技术课、综合实践课教学的良好载体。目前,中
摘 要:信息技术与网络平台的发展,实现了资源共享的同时也使交流与沟通更加便利。本文利用信息技术对物理教学的作用,并以“力的平衡”新课教学为例,探讨信息技术与物理课堂深度融合的实践应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互动;力的平衡  2017版《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提出我们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利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理解物理学的本质,整体认识自然界。形成科学思维习惯,增强科学探究能力和解决实际
摘 要:基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趋势—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与教学》的背景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结合生物学科的特点,在生物课堂教学中落实生命观念、结构域功能观成为了重要的导向。核心素养对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及社会需要有着决定性的意义。生命观念、结构与功能观是生物学科中体现的核心素养不可或缺部分,也是生物学科教学中凸出并落实的着力点和着眼点。  关键词:核心素养;生命观念;结构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