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学生读图能力培养方法探析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527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初中阶段开展地理这门学科,不仅是让学生对于我们生活的地球,周围的地理环境,专业的地理知识有所了解,同时能够让学生学习到许多实用的内容,可以应用到生活中,帮助学生解决许多问题。文章基于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现状,主要分析了初中地理学生读图能力培养方法。
  关键词: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读图能力;培养方法
  地图是地理学习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学生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通过看图能够理解许多没有用文字表达的内容,通过图可以简单表达地理知识,读图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地理能力,是学生在初级阶段的学习中必须掌握的一门技能,相比于文字来说,更加简明易懂,增加了地理学习的乐趣。在生活中,地图更是无处不在,只有掌握了读图的能力,才能让生活更加简单。
  一、 培养学生读图的意识
  目前的地理教学中,学生的读图能力普遍较差,究其原因,最重要的就是教师没有培养学生的地图意识,在课堂进行的过程中,教师强调地理知识的理解与记忆,但是没有强化培养学生的地图意识。地图意识对于学生读图能力的增强至关重要,培养意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在上课的时候给予学生一定时间去认真观察教材中的图,传统教学中,教师为了提高课堂效率,遇到图就会跳过,或者简单的讲解,这种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地图意识的增强,只有学生认真理解课本中的图,才能在日后图形的绘画与分析中取得优势,第二个方面是教师需要为学生认真讲解图形内容,图形包含的内容众多,颜色深浅,图形面积,图形形状等都是图重要的因素,教师应该细致讲解,帮助学生记忆图形内涵。
  例如:在下面这个图的讲解与认识中,教师可以让同学仔细观察图的特征,分析图反映的地理知识,一开始同学们的认识会非常混乱没有逻辑,有的同学说图上有北回归线,南回归线与赤道,还有同学说这是太阳照射的直射图。学生表达没有问题,但是读图没有逻辑,不能正确完善的理解这个图,教师应该教导正确的读图方法,首先从图的底部开始看起,很明显是地球的形状,形状上面有三条线,分别是北回归线,南回归线与赤道。同时可以看到北京没有在阴影部分内,从上部分看,太阳光从北回归线直射。这样,一幅图上反应的内容就清晰可见,并且没有遗漏,了解完图之后,教师可以带领同学们利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分析图表达的深层含义,太阳从北回归线直射,南极极夜,北极极昼,北京昼夜平分等都可以分析出来。在读图的过程中,最重要是培养学生的读图意识,养成好的读图习惯就会事半功倍。
  二、 强化训练提升学生的画图水平
  读图能力的培养不仅依靠学生在课堂上观察图,同时要求学生能够自主完成地图的绘画,这对学生来说要求较高,但是掌握迅速有效的方法就能达到许多文字不能完成的目标,这要求學生对图有深刻的印象,再按照自己的印象,在纸上完成图的还原。针对这个方面,教师可以在日常教学中训练学生画图的能力,从较小的图开始,地形图,等高线图,等势线图都可以让学生自己画出来,考验学生对于图形的熟悉程度,在训练到一定程度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手绘中国地图以及世界地图,在日常教学中多画图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对于图的熟练度,同时能全面提高学生对于图的认识与了解程度。只有自己学会了画图,在看图理解图的过程中才会更加简单明了。
  例如,画图的训练需要集中到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准备一个手绘本,在基础阶段,由教师带领学生在纸上进行绘画,很多学生在手绘的时候会发现,图形很简单,但是画起来自己会遗漏许多重点,这就考验学生对于图的熟练与了解程度,需要学生细致的看图,理解图形内容。教师与学生多加练习就可以避免这种情况,全面提升读图能力。除了图之外,还可以引导同学们画知识结构图,知识框架图,让地理学习更加具有灵活性。除了课上的训练之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举办墙报比赛,地图画好后在同学之间相互传阅,学习画的好的同学的经验,共同进步。
  三、 教导学生在生活中使用地图
  学生学习读图不仅是为了提高地理学科的成绩,同时能够应用到日常生活中。想要提高学生读图能力,除了在课上的学习与绘画之外,还可以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会观察与使用,认识生活周边的地图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更加容易记忆。只有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感受地图的变化才能理解地理的作用,真正应用到生活中,在日常的学习中更加富有激情和信心。地图作为一种工具,在现实生活中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教师应该在教学的过程帮助学生树立地图意识,在生活中更好地运用地图。也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入一些与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进一步的感悟地理的作用,增强地理学习与图形理解的兴趣。
  例如,在七年级上册《比例尺》这一节的内容学完之后,教师就可以让同学们回家观察哪些地图上有比例尺,表达了什么意义等等。学生回家完成这个任务,上课相互交流,不仅熟悉了比例尺的认识和换算,还发现了各种地图上都标有比例尺,比例尺的大小不一,即使是同样一张地图,比例尺也有可能不一样,这让学生理解到生活中比例尺无所不在,应该认真学习,掌握比例尺的换算,这样能够帮助人们在生活更好的看懂地图。除了纸质地图外,教师也可以尝试让学生了解其他特殊的地图,例如,在野外迷路时,可以让学生学习观察树木的年轮,通过年轮的宽窄判断方向,这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对地理有了更浓的兴趣。
  四、 结语
  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对于地理学习来说非常重要,地理是一门将图与文字结合起来的学科,学会读图就掌握了地理学习一半的技能。同时,在初中阶段,很多学生认为地理枯燥乏味,趣味性不强,很难对地理产生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读图能力的教授上更加用心,让学生从图中感受地理学习的乐趣。除了上述的几种方法外,培养学生读图的意识,强化学生辨认地图的技巧,提升学生的画图水平,教导学生在生活中使用地图。教师还可以在其他的地方多加研究研究探索,培养学生的地图意识与读图能力。
  参考文献:
  [1]吴琦.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J].学周刊,2011(14).
  [2]熊永征.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04).
  [3]李萍.谈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地理试题命制——以延边州初中毕业学生水平考试地理试题为例[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7(04).
  作者简介:吴睿,甘肃省兰州市,兰州市第六十六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德育是整个教育活动的目的,也是整个教育活动的灵魂,学校德育制度建设是为德育工作的开展服务的,要保障德育活动的多样化开展,除了德育理念上的转变,一些可取的技术支持也十分重要。  关键词:德育;德育制度;德育活动形式  瞿立鹤先生这样定义德育:德育,是“学校为学生安排之教育设施,启发道德意识,培养道德观念,陶冶道德精神,实践道德行为,驱使个人行为,合于社会行为之历程。”也就是说,德育是整个教育
摘 要:高三复习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对于教师而言,需要将复习计划同教学、辅导工作结合起来。文章结合部分教学实例,从多角度探讨如何有效地高三地理复习工作。  关键词:高中地理;复习工作;教学辅导  任教十多届的高中毕业班以来,高三文科地理复习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其教学知识多且杂,各个不同专题的知识与地理技能蕴藏在初高中八本教材及其相关地理图册中。没有科学的复习计划,很难胜任高三毕业班的复习指导工
摘 要:新课程地理教学强调培育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综合思维能力是其中之一。如何在地理教学中渗透地理核心素养是每个教师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  很多人认为,地理就是由地理学的知识体系构成的。其实,地理学科是一门边缘学科,所谓边缘,就是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交叉性。当代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相互渗透,除地理知识体系外,地理科学中含有更为重要的东西,那就
摘 要:交互式智能平板是在国际电磁感应与压力感应中占主导地位的科技产品,融合了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电子通讯技术等多项科技尖端技术。作为教育基础设施,其在高中教学中却仍有许多教师不能将它运用起来,所以,在这里通过对交互式智能平板的介绍,以及其在高中教学中就地理教学课堂的导入、展开、小结等多环节来说明它对高中地理教学的应用的优点所在。  关键词:交互式智能平板;高中地理;教学  一、 前言  随着
摘 要:微博作为现代化社会人际交流的主要社交平台,得到年轻人的追捧与喜爱,并且微博自身具有的文化元素,即微博文化也给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管理的发展带来了强大的冲击。因此如何应对微博文化带来的冲击,实现高校学生思政教育管理实效性的提升,是当前高职院校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巧用微博文化提高高校学生思政教育管理的实效性,希望能为高校思政教育管理改革创新提供借鉴。  关键词:微博文化;高校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