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行为的调查与问题分析

来源 :电脑知识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m36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调查以亳州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学生为样本,在各年级中随机抽取学生无记名填写调查问卷。通过调查数据分析了大学生的网络行为状况和使用网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应对的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行为;调查;问题分析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7)17-0138-03
  互联网时代已经全面到来,它紧密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情感等各个领域,已成为我们生活里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在当代大学校园里,网络关系着大学生的学习知识、获取信息、思想交流、维系情感、休闲娱乐、时尚购物等。网络对于大学生既有正面作用,又有负面作用。大学生的上网行为是否规范,上网态度是否端正,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状态,甚至会影响到他们自身的道德行为和社会道德行为。因此,针对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开展调查就显得很有必要。本次研究以毫州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学生上网数据和学生成绩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网络问卷的形式,随机采样。内容涉及大学生的上网时间、上网地点、上网目的、上网内容、上网方式以及网络对大学生的学习方式、生活态度、人格养成、价值判断、道德观念影响等方面。从收集到的400份调查问卷进行信息统计和分析。
  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017年1月22日,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止2016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7.31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3.2%(图1)。网民中手机上网人数达6.95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比由2015年的90.1%提升至95.1%,增长率连续三年超过10%。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的使用率均出现下降,手机不断挤占其他个人设备的使用。我国网民以10-39岁群体为主,其中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达30.3%。网民中学生群体规模最大,截止2016年12月,学生群体占比为25.0%。手机端中即时通信软件是最常使用的APP。
  根据当前形势,分析研究当前大学校园里大学生网络的使用状况,解决其使用过程中的问题,引导其合理正确的使用网络资源,能让网络更好地为大学生服务,同时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本次调查对了解和掌握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及问题分析,同时构建健康校园网络环境,有着重要意义。
  2调查方式、内容、基本情况
  亳州职业技术学院目前有在校生7000多人,其专科生6000多人。学校建设有覆盖全校所有楼宇的网络系统(包含学生宿舍)。网络宽带1000兆出口,100兆达桌面。全校共有5000多个信息点,用户达2500多人。实现了全网用户认证。校内拥有学生公共用机1235台,专业学生实验用机200台,校园周边网吧计算机近500多台。
  本次问卷调查选取对象为亳州职业技术学院1—4年级学生,采用随机抽样,兼顾专业、性别分布均衡的方式。从发放的450名调查问卷中选出400份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
  3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
  从反馈回来的问卷中可以看出,被调查的大学生均有上网行为,上网率100%。
  1)关于上网时长及时间控制的调查,数据显示:42%的大学生有5年以上的网龄,接触网络的时间有所提早;每天上网时间1~3小时的人占30.23%;每天上网时间3~5小时的人占30.5%;每天上网时间5小时以上的人占29.25%;图2数据显示,大学生网龄越长,花费在网络上的时间整体较长。随着网络的全面覆盖和高科技上网设备的普及,网络在更大程度和范围上影響着大学生。其中有88.66%的大学生上网控制不住时间的情况,而在控制不住时间的原因中,29.97%的人是因为影视娱乐。网络对这部分人而言,它已经对大学生的生活产生了负面影响。
  2)关于上网使用设备和上网场所的调查,数据显示:84.25%的大学生使用智能手机上网,智能手机成为了大学生上网的主要设备。在寝室上网的人占85.25%,在家里上网的人占53.5%。可以看出来,学生上网的主要场所是寝室,其次是家里。因此,加强智能手机的规范使用和寝室网络文化管理,尤为重要。
  3)关于对大学生上网目的的调查。调查结果表明:聊天,影视娱乐和浏览信息排名分别是第一、第二和第三。适度的聊天和娱乐可以为我们带来放松心情,缓解压力。但过度了就降低了网络利用的有效性。繁杂的网络信息会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冲击,也对他们的“三观”提出了新的困难和挑战。科技发展不断丰富着网络的功能,为大学生的上网提供了多元化选择。不同的上网目的,不仅能反映出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大学生运用网络的功能性。
  4)关于网络对大学生影响的调查。数据显示,有8.5%的大学生认为网络使自己的性格变得更为矛盾,但这种少部分矛盾现象也必须引起教育者的高度重视。网络的开放性和隐蔽性对大学生的性格影响的积极性还是比较高的。有6%的人认为网络对他们带来的影响是负面的。另一项对于在:“宿舍他人上网是否影响您”的调查中有67%的人认为他人影响到了自己。宿舍文化建设中应该制定相应的制度加以约束。
  5)关于大学生对不文明网络言行的调查。数据显示:93.45%的人使用过不文明言语或符号,在使用不文明言语或符号的人中,有36.02%的人因为“不痛快时发泄一下”的原因。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当代大环境中,大学生的压力还是比较大的。另外,网络色情是网络存在的一个敏感的问题,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大学生仍然能在很大程度上沿袭着道德传统伦理中自律,有80.5%的人置之不理,可见网络并没有让学生沉湎于此。
  6)关于大学生对网络信任度的调查,数据显示:有59.75%的大学生喜欢选择和异性聊天,有过网友约会经历的占15%。其中26.25%的大学生认为,网络是不健全,尚待规范的。对于网络的信任度才有1.5%。因此,严格管理网络信息发布,网络信息使用,颁布相应的法律法规,并逐步建立健全网络公德感,责任感。   7)关于大学生是否有网瘾或沉迷网游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认为自己有网瘾的大学生占21.5%,只有3%的人对网游缺乏自制力,而且在玩游戏的人中,主要原因是休闲娱乐和发泄情绪。由此可见网络对大学生的生活的影响严重,已经有一部分人离开网络不适应。大部分人对网络游戏都还有一定的控制。
  8)关于大学生网络借贷行为的调查,数据显示:7.81%的大学生有网贷经历,比例虽少,但它说明网络对现在的大学生的生活多了一个层次的影响。鉴于当前有大学生因网贷问题产生的负面影响,辅导员和心理老师应该加以正确引导。
  9)关于是否建立网络辅导员的调查,数据表明:32.75%的大学生有上网指导要求。学校可以通过上网指导或课程教育的开发,为大学生们提供正确有效的上网途径。
  4调查数据反映出的主要问题
  本次网络行为的调查数据显示:大部分大学生还是比较成熟的,能理性的处理好与网络的关系。但在新形势下,我们必须认真对待大学生的网络使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隐患,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性大,每天花费在网络上的时间比较多。网络已经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的影响程度越来越大。现在的大学生利用网络可以不出校园实现学习、聊天、购物(包含订外卖)、查阅资料、维系情感等动能。这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便利,但也影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和进取心的培养。网络正在向着影响人更多的方向发展,大学生渐渐偏向依赖网络或借助网络做事、生活。
  2)网络影响到大学生的健康发展。网络对大学校园的入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大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而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接触网络。但庞大的网络中存在着一些不良的信息,会对大学生的身心造成极大伤害,导致他们人际交往出现障碍和道德的弱化。一旦网络成瘾,还会造成更大的精神危机。
  3)大学生对网络的有效性有待于提高。他们使用网络的目的性较差,比较随意,上网没有明确的目的和内容。在庞大的网络信息面前,有些不知所措,容易造成花费大量的时间而收获却很少,这样大大降低了对网络的有效利用。有时,进入到不良信息领域,还会对其造成伤害。
  4)网络导致大学生的理性减弱。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还不够成熟,缺乏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网络容易让他们盲目从众,人云亦云。这种情况,发展到一定程度会混淆视听,歪曲事实,甚至会上当受骗。使大学生的人生成长之路变得更加坎坷。
  5构建校园健康网络环境的思考
  為规范其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建立健全文明、理性的网络观。在大学校园里,关键在于开展教育和疏导工作。针对本次调查的问题分析,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加强大学生的网络素质教育。当前我国大学生存在对媒介素养内容了解模糊、对媒介的判断能力较弱、对媒介的使用不够深入等问题。可以利用学校的官方网站、论坛、宣传橱窗和课程设置等手段,定期对大学生进行网络安全教育,增强其对网络信息的警惕性,提高判断力和自制力。注重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为他们提供优质的网络服务。
  2)规范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行为。利用互联网教育平台和手段,开展网络思想道德教育、规范,营造一种积极向上、健康有序的网络文化氛围。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信息意识和网络道德责任意识。
  3)加强网络监管。对于学校网络安全的监管,严把“入口关”,联合工商、公安、信息产业等部门,运用技术、行政和法律手段共同管制。同时,鼓励学生参与到网络监管中来,形成一支由师生共同组成的网络监管队伍,严防各种不良信息在大学校园里传播。
  4)对大学生开展心理疏导工作,加强对网络的使用教育。对于少部分太过依赖网络的大学生,可能已经有网瘾了,通过展开心理辅导教育,帮助其对网络的不规范使用,慢慢达到对网络的健康使用。
  6结束语
  网络不仅在大学校园里,还包括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都已经成为年轻人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元素。如何扬长避短,发挥其积极作用,是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本次调查使我们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和问题,对构建和谐的网络校园,充分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其他文献
摘 要: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实施者,教师的基本素质关系到课程改革的成败,更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高等师范院校的使命是培养适应未来教育的新型教师。但在基础教育改革的背景下,高等师范教育存在着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如何衔接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一方面高等师范教育如何与课改后入学新生的学习理念、学习能力、学习方式、知识体系等衔接;另一方面高等师范院校培养的未来教师如何无缝对接改革后的中学物理教育。基于这两方面的衔
摘 要:利用简单材料使学生认识气垫船工作原理,进而理解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关键词:小制作;空气垫;减小摩擦力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5)6-0063-1  沪科版8年级物理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第五节《科学探究:摩擦力》一节中,减少摩擦的方法涉及到气垫船,文中是这样叙述的:“气垫船向下喷出强气流,在船底和水之间形成一层空气垫,可以大大减
摘 要:学习情境是学习活动的起点,是将学科知识、方法与学科核心素养连接起来的纽带。相较于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2019年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教材在诸多例题的编写上介入了真实情境,情境素材多来自于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体育项目及社会热点,为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的培育提供了直观、具体的素材资源。  关键词:教材例题;真实情境;学科核心素养;培育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
“国际旅游岛”的建设构想,让海南成为又一个传奇。  然而,传奇虽远,江湖却近,“国际旅游岛”的狂欢已然起舞。  在海南省省长罗保铭看来,“国际旅游岛”不能一夕建成,10年之路今起步。  在3月7日下午海南省代表团举行的媒体开放日上,他说,“建设国际旅游岛,要搞好硬件建设,但是当务之急,更紧迫的是要提高软实力建设。就像我们卫留成书记在讨论时所说,‘建设国际旅游岛,我们要下定决心,卧薪尝胆、苦干10年
摘 要:“互联网 ”时代的翻转课堂旨在让理想的课堂变成现实的课堂。通过课前课后线上推送多元学习资源,促使学生进行交互式学习,将宝贵的课堂时间用于师生、生生对话,有益于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简洁、实用、高效特点的雨课堂平台能明显把控课前、课中和课后的教与学效果,保证理想课堂的实现。作者以《人性的枷锁》欣赏教学为例,构建基于雨课堂的翻转课堂模型,进行在线资源设计、教学活动设计以及教学实践。对平台
“我们力图帮助中国等新兴国家应对城市化进程中水资源短缺的难题。”5月,苏伊士环境集团(下称“苏伊士”)与通用电气签订国际合作协议,共同开发创新方案用于水网及水处理设施管理迎合全球城市用水需求。苏伊士首席执行官让-路易·舒赛德(Jean-Louis Chaussade)在上海接受《中国经济周刊》专访时表示,“我们将用3~4年的时间调整公司业务,力争使中国等非欧洲地区的业务占总体业务的三分之一。”  
摘 要: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物理课堂是实现物理学科课程目标,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重要平台。不同类型的课例,培养不同的核心素养。以高二物理鲁科版选修3-1的“洛伦兹力及其应用”为例,阐述如何在高中课堂上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获得过程,养成科学思维,培养物理核心素养。在拥有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的同时培养科学探究能力以及科学态度和社会担当。文章重点体现在课堂
摘要:主要阐述了在SPRING框架下构建轻量企业级Web服务时,如何使用HIBERNATE完成数据层的持久化,并通过实践详细分析了SPRING对HIBERNATE的支持,以及这些支持方式对实际的项目将会产生的利与弊,实例表明,HIBERNATE与SPRING的整合使程序员可以更专注于面向对象的项目开发。  关键词:SPRING框架;HIBERNATE;Web服务  中图分类号:TP312 文献标识
驯兽师:大家不必害怕,这头狮子非常驯服,它是用奶瓶喂大的。  观众:我也是用奶瓶喂大的,可我现在喜欢吃肉。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7月24日,国企改制大潮中最极端的一幕不幸发生:通化钢铁集团数千名职工因为反对民企入主,竟将后者派来的总经理陈国君围殴致死。当日晚间,吉林省政府紧急宣布,重组方案永久作废,事态方趋于平复。  事件发生后,各方纷纷抨击资本的蛮横和权力的懈怠。但是,面对这个很容易被情绪化的事件,无论案由如何,首先应当明确的是,杀人者必须接受法律的惩处以及道德的批判,身为最大受害者的陈国君和其家属,则必须由司法正义和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