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产业创业时空分布及影响因素研究r——以黄河流域为例

来源 :科技进步与对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fficerkak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企业工商注册时间界定创业企业,运用空间分析方法研究2005-2018年黄河流域知识产权产业创业时空分布演化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①黄河流域知识产权产业创业规模和创业活力均有大幅提升,其中,创业规模的空间差距持续扩大,创业活力的空间差距呈现先缩小后扩大的发展趋势;②创业规模和创业活力的空间分布呈现显著的东高西低格局,创业活力的集聚特征比创业规模更显著,高值区域集中分布在典型城市化地区;③市场规模、工资溢价、创新水平、创业资本可获得性对知识产权产业创业规模和创业活力均有显著正向影响,富裕程度对创业规模有显著负向影响,这些影响机制均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和空间异质性,并且在流域中下游地区的作用效果更突出.基于此,提出未来黄河流域需着力打造创业增长极,营造创新创业氛围,协调推进上中下游创业型经济发展,将知识产权创业作为黄河流域实现高质量发展和转型升级新方向的建议.
其他文献
作为重要的偏向型区域教育政策,“两基”计划实施至今已有多年,精准评估该计划对西部地区提升人力资本、强化增长绩效的政策效果具有重要意义。使用2003-2018年中国290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DID估计“两基”计划对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一方面,“两基”计划使得西部地区GDP增长率相对提高0.997%,直接经济效益为416.95亿元。另一方面,“两基”计划效果具有较强的时间连续性,会持续促进经济增长。这符合教育政策的特征,“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提高教育投入,提升人力资本存量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随着心理学与多种学科的交叉融合,科学的研究方法与技术在心理学领域中得到了越来越普遍的应用,对数据的分析与统计也成了心理学专业学生必备的一项重要技能.但对于本科生来
2021年6月19-20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马克思恩格斯文本文献研究分会成立大会暨“建党百年与源头活水”学术研讨会在线下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和线上网络云端同
期刊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和就业环境的影响下,各个高等院校都将创新创业教育列入教学要求中,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各个专业在双创背景下,要求开设有关创新创业的课程至少1门.创新
实施义务教育控辍保学是我国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对于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依法治教以及推进教育公平具有多维度的内在价值.基于政策演进的视角,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工作大致可划分为"多点发力、重点推进""全面部署、规范推进"和"集中攻坚、深入推进"三个阶段,各阶段呈现出不同的政策关注点和着力点.新时代义务教育控辍保学政策的制定及实施成效显著,形成了可资借鉴的中国经验:一是高度重视全局性与发展性问题,确立并适时调整义务教育控辍保学政策目标;二是全面破解规范性和科学性难题,建立和不断完善义务教育控
目前,高等医学院校的校本课程在进行教学改革,推进体医融合,树立健康促进理念,指定科学健身活动指南,宣传推广科学健身方法.体育学与医学领域的融合既要结合医学类院校特色发
为了着力解决高校理工科遥感教育被教学替代化的问题,始终坚持贯彻落实"立德树人,融合创新"的理念,分别从专业教育的外延、课程教学的内涵和专业教育的内涵入手,开展系统研究与实践。通过强化教育教学问题导向及师生创新驱动发展意识,强化教育目标与教学目标的融合,教师科研与学生学习的融合;强化学科前沿与基础知识的融合,理论内容与实验实践的融合;强化教育教学过程与教师科研及学生学习过程的融合;边研究,边实践,逐
在新冠肺炎疫情得以控制的情况下,将线上、线下课堂优势互补,以"网络GIS开发基础"课程为例,对GIS类课程进行了教学方法改革,提出了"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综合了"线上+线下"课堂教学的优势,提高了过程考核在课程总体考核中的占比,整体上提升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增强了积极性。"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解决了现有教学模式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为提高GIS类课程的教学效
创客课程要求学生能够综合运用各个学科的基础知识与基础技能,因而创客课程更多地呈现出“工程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属性,并秉持不同于传统的“分科课程”的独特课程理念.
增加普惠托育服务有效供给,实现幼有所育,不仅事关婴幼儿健康成长、千家万户福祉,更是新时代重大的民生工程。采用福利混合经济理论视角,基于供给、筹资、监管三维分析框架概括出托育服务供给的典型模式:国家主导、市场主导、传统混合经济及当代混合经济模式。以瑞典、英国、德国、韩国四个国家为例,从“可获得”“付得起”“有质量”三大标准对四种不同供给模式及其普惠成效进行比较。最后,尝试提出我国托育服务“适度普惠”供给模式和建设路径:坚持“适度覆盖”供给原则,发挥多方力量积极扩充普惠托育资源;把握“适度保障”投入方向,逐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