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轨道结构对地铁车辆轮周多边形不圆顺发展的影响

来源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pijiayo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铁车辆车轮失圆导致走行部损伤这一现象已引起业界广泛重视.针对这一现象的发展规律进行研究,建立了“轮对-轨道-浮置板”的垂向振动模型.根据该耦合振动模型分析了在恒定制动力/牵引力作用下,当轮周存在多边形不圆顺时,圆周径跳与轮对正压力、蠕滑率、磨耗功率之间的关系.分析了浮置板对车轮失圆的影响.通过对比车辆轮周在有无浮置板条件下的结果,发现浮置板虽然降低了路基的振动,但由于其质量刚度参数太大等原因,对车轮失圆情况没有明显改善.
其他文献
以兰州地铁1号线穿越鱼儿沟桥工程案例为研究背景,依据桩基托换设计方案填筑室内模型,研究托换前后既有桩和托换桩的桩基竖向位移、桩身轴力和侧摩阻力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截断3号、4号和5号桩至沉降稳定时,群桩基础的沉降值为0.34 mm,模拟隧道开挖并施作衬砌至沉降稳定时,群桩基础下沉了 0.53 mm,表明桩基托换过程中隧道开挖对群桩基础变形的影响大于截桩;截桩后,1号、2号、5号、6号和7号桩的桩顶轴力分别增加了 35.88%、54.00%、36.00%、43.67%和26.23%;5号和6号桩的桩身轴力
采用内置式泵房后,由于轨道型式发生了变化,其实际服役可靠性值得关注.建立了内置式泵房轨道系统的轨道动力分析模型,分析了内置式泵房轨道系统的轨道动力响应特征.在此基础上,以整体道床横向弯矩和道床横向位移作为服役性能的控制指标,选取道床弹性模量、扣件垂向刚度、扣件横向刚度和扣件横向阻尼作为随机参数,使用2k析因实验设计开展了参数敏感性分析;选取整体道床横向弯矩作为目标响应,评价了敏感参数对内置式泵房轨道系统的轨道服役可靠度的影响.
在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中,曲线占比较高,且曲线半径相对较小.准确评估曲线健康状态,对合理利用维修资源、优化安排维修计划具有重要意义.提出了 一种新的曲线健康评定模型,利用车体的振动与噪声响应检测数据,构建状态评定指标体系,确定曲线健康指数.该评定模型可实现曲线健康状态的实时性准确评定.通过北京地铁1号线的实际检测数据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计算结果表明:曲线健康指数可用以全面评定曲线健康状态,能够满足现场管理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