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唐代陈黯的“华心”民族观

来源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b_1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代是我国古代民族观发展演变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古代进步民族观形成和完善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从最高统治者到思想家、文学家、史学家、一般士人都表达了他们的民族观,为解决当时纷繁复杂的民族问题提供了多方面的理论方案。陈黯的《华心》是一篇很有代表性的文章。笔者认为,《华心》民族观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华夷概念外延的扩大;二是民族认同意识的探究;三是"以华为心"的价值取向。《华心》民族观产生的背景有三个方面:"夷夏之辨"思想的抬头,民族融合的现实,经济文化的繁荣。《华心》民族观对唐后期的民族思想和民族政策产
其他文献
摘 要:口语作为学习和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韩语专业教学的重中之重。本文从教学实际出发,分析高校韩语口语教育的现状及韩语专业口语水平滞后的原因,从而提出提高学生韩语口语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韩语;口语教育;课堂教学;课外教学  一、韩语口语的重要性  做为一种交流工具,韩语在中韩两国间的经济建设、交流合作及文化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学生择业面试、外贸谈判、出国访问乃至文化交流等都离不开
本文通过分析高校无线传感器网络课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几点教学改革建议,希望能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使之更好地掌握该门课程的
摘要:为了进一步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考试改革精神,高校必须要加强对学生的外语测评,根据外语学习者的实际需求进行教学,从而提高教学水平。  关键词:外语测评;调研报告;考试评价  一、调研对象  当前大学英语教育是高校教育中的重要课程,因为四六级考试的成绩直接关系到学生是否能够毕业,能否拿到大学文凭,甚至关系到其将来能否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是应试教育环境
本文阐述了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之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依据和必要性,并结合工作实际,列举其应用途径。
摘 要:随着高校制度的改革,特别是在综合性的大学中,数学和应用数学特色专业已成为学校重点打造的专业。本文首先阐明了数学与数学特色专业建设的意义,并提供了建设该专业的思路,最后就如何建设数学与应用数学特色专业提出了具体的对策。  关键词:数学与应用数学;特色专业建设;思路;策略  目前,各大高校都致力于特色专业的建设。特色专业是与学校的办学理念有直接联系的,以培养人才为宗旨打造的特色化专业。它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