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合专业特色,提升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效果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nglij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职院校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场所,也是为社会输送技能型、创新型人才的关键基地。在社会的不断变迁中,社会对人才能力、素质的需求越来越高。提升人才的专业性是高职院校的特色,由此,应用文写作教学需要契合专业特色,实现高效教学。本文从重构课程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加强教学实践等方面,探讨了契合专业特色,强化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效果的策略。
  关键词: 高职语文 应用文写作 专业特色 教学策略
  高职语文教学中,应用文写作教学属于非常重要的部分,一直以来,书面用语中“写”是一种正规的陈述方式,以“写”传递思想和规范,表彰先进或陈述方案,因此要重视高职语文的应用文写作教学。另外,应用文写作要基于一定的目标导向,结合高职院校人才的培养目标进行分析,高职院校以培养职业能力强、应用型、实践型的高素质任务为目标,基于此,需要关注学生的专业特色,在契合学生专业需求的情况下,实施针对性的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以此实现有效的应用文教学,强化应用文写作教学效果。
  一、契合专业需求,重构课程内容
  高职院校的目标是培养社会需求的人才,社会需求导向下,要重视对人才迁移拓展、创新探索、应用实践的能力的培养,更重要的是基于学生专业特色,培养具有竞争力的专业人才。由此,应用文写作教学是一种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方式,属于高职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一些学校将其作为单独的课程展开教学。为提升学生专业素养,需要契合专业特色,实施不同侧重点的应用文写作教学,重构课程内容,以原有应用文写作课程标准为基础,契合专业需求,展开具有专业特色的教学。
  一是应用文写作教师深入了解学生专业实际,考查学生未来从事的工作岗位,分析這些岗位对学生素质、文化和写作能力的具体要求,结合实际需求,重构应用文写作教学课程内容,设置教学重难点,与专业特色相契合,符合专业导向下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培养目标。如会计专业学生未来一般从事会计、财务类的工作,会涉及编制预算计划,书写财务分析报告、预算计划报告、年终总结报告等,该专业下的应用文写作,应该围绕数据分析、财务整理和未来规划等文稿写作上;计算机专业、电子商务专业等学生未来大多从事企事业单位的工作,如此会运用到大量通报、请示、函、通知等公务文书,这个专业的应用文写作教学应该围绕公务文书写作展开。
  二是要契合市场变化,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应用文写作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为学生适应社会而服务,而社会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实时变化而丰富多彩的,岗位对人才能力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对从业人才技能、素质的要求在不断提高。对应用文写作教学来说,也需要教学内容不断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而更新。高职院校领导人和管理者应该做好市场预测和分析,了解市场和人才需求的大致方向,做好全局性把控,跟上时代的步伐,更新应用文写作教材内容,适时调整应用文文种、写法。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契合专业特色,创编出与专业相结合的校本教材。以此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契合专业特色,符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需要,紧密结合专业创编教材,选取针对性的应用文文种,以“情境导入—理论归纳—案例分析—写作实践—迁移拓展”为模式,展开章节设计,凸显出专业特色的同时,提高学生写作实践能力,以此强化教学效果。
  二、结合特色案例,优化教学方法
  应用文写作教学中,选取教学案例、教学方法非常重要,直接影响应用文写作教学的教学效果。在高职语文应用文写作教学中,要契合所教学生的专业需要,认真分析专业、学情,结合未来学生的岗位需求,创新教学思路与方法,选用优秀、特色的教学案例,以此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强化教学效果。从这些方面出发:一是教师认真分析学生的专业特色,结合不同专业对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要求的不同进行分析,选取与岗位特点契合的案例作为范文,展开实用的范例教学,提高专业特色和应用文写作教学价值。如计算机专业应用文写作教学,教师可以收集一些需求文档、概要设计类似的文章,或系统功能介绍类似的文章等,通过展示、评价、交流、实践,循序渐进,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特色,展开应用文学习和写作,掌握写作技巧、技能与注意事项。贴近学生专业实际,介绍特色案例,进行欣赏、评述和写作。
  二是采取多样的教学方法,实施仿真模拟,让学生在模拟的岗位环境下,身临其境,体会岗位写作实际需求,展开真实的应用文写作,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与动力,奠定职场工作基础。我在不断实践与总结中,创新设计出情景模拟法,与学生的专业相契合,让学生提前感受职场环境。如调查报告的写作教学,通过引导学生制作调查问卷、发放问卷、实地调查、收集数据并整理,课堂上交流互动,总结数据并分析,以此形成具备可行性建议的调查报告。针对专业特色,调查不同主题,网络专业调查“大一新生学生电脑使用情况”,茶文化专业针对茶叶消费市场进行调查等,基于不同专业需求,选择契合职场需要的方向,实施调查报告写作,以此提升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和职业素养。
  三、加强教学实践,培养职业意识
  应用文写作教学中,理论教学是基础,属于比较重要的部分,学生需要掌握不同类型应用文写作的注意事项、关键点、技能技巧与方法,同时,理论学习最终必须归结到写作实践层面,才能真正提高应用文写作教学质量。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需要增大写作教学实践时间比重,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增强学生专业导向下应用文写作能力。可以从以下方面努力:一是应用文写作教师要与专业课教师及时紧密沟通,了解专业课教学进度和内容,协调规划与专业相关的写作实训。如物流专业,教师事先与“配送与管理”的专业课教师沟通合作,专业教师讲授完订货流程后,应用文写作课程设计写作主题“写作书函与客户沟通更高订货品种与配送方式”,基于此,提升学生对应用文写作的认识,并扎实掌握专业知识。二是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引导学生自主选题和写作实践。采取丰富多样的写作教学方法,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探寻写作需求,并展开写作实践。可以组织学生展开实地调查,如到专业相关的公司、企业、商店实施参观、实习或访问等,在完成实践后,选择应用文文种,将写作理论与实际需要有效结合,在创意思考下,写作出内涵丰富的真实文章。如在准备讲授解说词写作时,可以利用放假期间带领学生到本地著名的文化古迹实施游览参观,让学生边欣赏边思考,如何将景点的特色运用具有吸引力、且通俗易懂的解说词表述出来。在特定、真实的职业氛围刺激下,学生能创新思维,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思考和写作应用中,以此生活化的教学强化了写作教学效果。
  四、结语
  叶圣陶先生曾说:“高职院校的写作课不能强求一律,教学内容必须符合不同学科的要求。”在这一理念下,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需要契合学生的专业特色,在认真分析了学生专业特殊性和对学生的应用文写作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外,通过重构课程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加强教学实践等策略,不断完善学生专业需求下的应用文写作知识与能力,并强化基于专业导向的应用文写作实践和创意应用,以此提高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为未来生活和工作奠定更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爱武.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初探——以软件专业为例[J].科教文汇旬刊,2013(7).
  [2]梁轶芳.浅谈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J].才智,2015(19).
  [3]张丹.以专业需求为导向建构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J].才智,2013(30).
  [4]成青.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如何与专业课程教学相融合[J].科学咨询:决策管理,2010(5).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对我国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包括实践意义、现状和策略做了陈述。  关键词: 新课程 小学语文教学 合作学习  现代社会的不斷发展与进步促使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教育事业有了较以前更为严格的标准与要求。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的四种基本学习中的学会共处即为文章主要讲解的合作学习,当前这种学习已经渐渐深入到发达国家。团体力量远远大于个人力量,因此研究新课程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合
目前,求异思维已成为教育家和众多教育工作者普遍重视的问题。所谓求异思维又称发散思维(Divergent Thinking)、辐射思维、扩散思维,是指大脑在思维时呈现的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它表现为思维视野广阔,思维呈现出多维发散状,如“一题多解”、“一事多写”、“一物多用”等方式。有的心理学家认为,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最主要的特点,是测定创造力的主要标志之一。所以,培养发散思维能力成为开发学生
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主体,是培养学生的说话、识字能力和学习语文的主要途径和凭借。阅读能力,对一个学生来说,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同时是学生应该具备的一个重要素质。只有当阅读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种习惯,学生才会从容地坐在书本面前,细细地品读,深入地思考。因此,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极其重要,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下面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摘 要:本文以高等教育管理研究创新发展为切入点,基于大数据技术在教育管理中的优化作用为视角,阐述了大数据在高等教育管理中的核心价值和技术优势,从大数据分析处理技术的应用和提升等方面来推动教育管理职能的优化,为高等教育管理研究提供交流和参考。  ◆关键词:大数据技术;高等教育管理;创新对策  一、大数据在教育系统中的定义  教育大数据的定义为用于指导教育发展、具备潜在价值的教育数据集合。广义上指教
目的:本课题主要探讨人类造血干祖细胞(Hematopoietic Stem-Progenitor Cell,HSPC)向粒单系(Colony Fortming Unit-Granulocyte-macrophage,CFU-GM)增殖过程中HOXB6,HOXA5基因表
信息化是以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核心,以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通讯、信息处理)等高科技技术为依托的一种新技术扩散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社会经济结构从以物质与能量为重心向以信
所谓创造性思维是指有创见的思维,即人们在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从问题中找出新关系与新方法,寻求新答案的思维过程。它是高级的思维活动,是产生新设想的思维能力和产生新事物的實施能力的核心。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如果不能创新,不去创新,一个民族就难以发展,难以屹立于民族之林,创新最根本的一条,就是靠教育人才。”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以下是我在课堂教学实践中
1.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点拨和引导,发展小学生在阅读中的发散性思维。  思维有两个翅膀,一是求同,二是求异,二者缺一,思维就不能起飞。求同,发现规律,认识事物共性;求异,发现特点,认识事物的个性,两者相互联系、相互转化。只有发现事物的本质,才能创造。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训练思维不仅要求同,而且要求异,即发散性思维。在小学生阅读训练中,教师要教导学生从事情的几个方面、多个层次看问题,可以顺向思维,
摘 要: 考察Sarason考试焦虑问卷(Test Anxiety Scale, TAS) 在我国少数民族大学生中的适用性。通过TAS和Spielberger考试焦虑量表及状态特质焦虑问卷,对409名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 TAS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2) 少数民族大学生的TAS得分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和文理科差异;但年级差异显著。 Sarason考试焦虑量表的信效度较高,在我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