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改进NSGA2算法的配电网项目组合优选方法研究

来源 :供用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p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力体制改革新形势以及电网发展的新阶段,要求电网企业加强电网的精准化投资.面对电网投资项目资金需求不断加大而资金总额有限的情况,需要对电网项目进行多目标组合优选以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为此以配电网项目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的第二代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 2,NSGA2)的项目多目标组合优选方法.基于灰色预测方法计算总投资情况,从安全性、经济性、紧迫程度3个属性构建配电网项目综合评价体系,对项目进行综合评价;设定多个目标函数及约束条件,通过网格搜索改进NSGA2算法进行项目组合优选,使算法具有更强的全局搜索能力和收敛能力,实现满足多目标的项目组合优选;最后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上述多目标项目组合优选方法的有效性及可操作性,对提高配电网精准投资管理水平具有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针对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频发的情况,亟须尽早发现、准确判断、快速处置,提出了一种对变电站内消弧线圈控制器、接地选线保护装置的运行信息和工况信息进行监测管理、分析应用的信息系统.该系统与变电站监控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配电自动化系统相融合,涉及单相接地信息数据的采集、转发、处理等过程.主要阐述了该系统的架构、信息采集、数据传输情况和主要功能.通过该系统的实际应用情况,表明单相接地信息监管系统对提升运维管理水平是可行的.
针对大功率光学器件和设备的热严重影响其稳定性、性能和使用寿命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能量回馈的智能高效热电散热系统.利用基于改进的增量式比例积分微分(PID)算法快速实现高精度温度控制,通过能量回收机制实现热电制冷器(TEC)制冷效率的提升.采用光伏充电为主、电源充电为辅的电源管理策略,通过上位机监测与控制实现对两组蓄电池的高效充放电切换.同时,利用Python+PyQt5为散热系统搭建可视化图形操作界面.研究表明,设计的实验系统实现了对TEC器件的电路信息监测与温度高效控制,可为解决大功率光学器件和系统的
为了研究微波频率下人工局域表面等离子体中环偶极子的激励和耦合效应,设计了双层紧凑型金属圆盘结构.该金属圆盘结构由双层单裂谐振环阵列及介质板组成.采用微波激发该结构上层环偶极子模式,再利用介质板耦合到下层环偶极子,实现环偶极子级联耦合.通过调整上下谐振环的阵列数量,谐振口的大小以及中间介质板的介电系数的变化,获得双层阵列的上下环偶极子模式的耦合结果.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式可以产生多峰环偶极子效应,丰富了对人工局域表面等离子体中环偶极子模式间耦合效应的认识,可为新型传感器的设计和应用提供参考.
焦炭作为重要的炼铁原料,其热态性能的优劣备受关注.而同一种焦炭使用不同热性质评价体系(CRI、CSR、CRR25、CSR25)得到的结果可能完全不同,根源在于对焦炭溶损反应机理的认知不够深入全面.焦炭发生溶损反应过程中,气体非等摩尔扩散这一因素常常被忽略,导致对焦炭溶损反应机理的认知出现偏差.为了能够更加清晰全面地了解焦炭溶损反应机理,建立了考虑气体非等摩尔扩散的溶损反应动力学模型,进行了工业焦炭与CO2在1100~1300℃溶损达到25%的气化反应试验,通过对比考虑和不考虑气体非等摩尔扩散的CO2内扩散
分布式能源大量接入增强了电力系统不确定性,更容易出现电力不足或过剩的情况,为此需要的资源整合优化可以通过虚拟电厂技术实现.为解决配电网中分布式新能源、柔性负荷、储能等多种资源在虚拟电厂中的聚合与优化配置问题,定义了配电网中各项可控与不可控资源的柔性描述,以固定值、偏差量的形式描述其分布的柔性区间,并基于柔性参数的计算建立了以可控柔性总成本最小为目标的虚拟电厂柔性优化规划模型,通过柔性平衡条件和基本的不等式约束计算得到规划模型最终的约束条件.通过实例演算,表明该求解虚拟电厂柔性优化规划模型可以考虑经济性与规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逐渐成熟,智能终端设备的大面积接入是大势所趋,智能终端设备接入后的配电网运行模式亟待研究.首先,研究了配电变压器监测终端(distribution transformer supervisory terminal unit,TTU)在电力系统中的信息采集和通信方式;其次,结合TTU的及时响应和智能处理优势,研究了新型智能配电网的运行模式,建立了智能配电台区运行的分布式自主弹性调度模型;最后,以算例的形式进行了验证分析,证明该调度策略不仅可提升可再生能源的就地消纳水平,而且能够在小概率高风险
由于时间跨度大并受多种复杂因素影响,电力系统中长期负荷预测需要从大量数据中挖掘负荷特性及影响因素,实际应用中常常面临数据不足的问题.提出基于迁移学习的中长期负荷预测以降低样本不足对预测精度的影响,模型将源地区电力负荷及社会经济因素数据样本进行迁移以扩充目标地区数据集,通过隐变量描述不同源地区的特征,继而对目标地区和源地区建立集成模型进行预测.通过实际算例进行验证,所提出的模型能有效降低中长期负荷预测的误差.
为了提高利用倏逝波传感的光纤传感器的灵敏度问题,仿真并验证了一种基于高折射率镀膜的光纤传感器.首先两根光纤之间利用激光诱导波导自行成技术形成聚合物波导,并在波导表面镀上一层高折射率Ta2O5薄膜以增强波导表面倏逝波强度,从而增加传感器灵敏度.根据聚合物波导制备结果,使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对Ta2O5的厚度进行优化和仿真,并根据此仿真结果选取70,100和150 nm 3种厚度制备高折射率镀膜聚合物波导传感器.光谱测量结果表明,Ta2O5膜在100 nm厚度下,该传感器对罗丹明B水
多能信息互联打通了不同能源系统间的信息交互通道,使跨系统的能源综合调度成为可能,进而可实现紧急状态下的多能相互支撑,为综合能源系统整体供能可靠性的提升提供了新的手段.以能源集线器(energy hub,EH)作为信息集成与多能交互的核心,建立多能信息互补优化方法,对多能协同过程进行精准刻画与通用计算;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影响增量的可靠性评估方法,整合事故发生概率与负荷削减信息,得到量化可靠性指标;进而,提出了协同优化、多能互补对系统供能可靠性的影响分析技术.在算例分析中验证了所提方法的精度和效率,合理的多
大数据技术是城市电网数字化规划中的重要工作内容,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但是这些数据体积大、类型多、更新速度快,为防止海量数据带来的分析干扰,提出了基于电力大数据平台的三层数据过滤机制,对过滤数据构建分段式小样本回归模型.该模型在上海某风力发电厂风机发电功率预测中进行应用,算例结果表明三层数据过滤机制有效地解决了庞大数据量的无序、可用性较低等问题,对整体数据具有良好的表征性,提升了预测精度,促进了电网信息价值密度的高质量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