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极生母:无缘贤妻,便做良母

来源 :百家讲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cho11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贤妻的梦想
  又是一年秋风吹起,到了天地开阔、草肥马壮的时候。一列从北向南的队伍沿着开满野花的山路逶迤而来,这些穿着马蹄袖、梳着长辫子的女真人无论骑马的还是驾车的,脸上都洋溢着抑制不住的喜悦。这是叶赫部送亲的车队,车上坐着13岁的小格格孟古,她即将嫁给另一个女真部落—建州女真的首领努尔哈赤。
  此时,坐在车中的小孟古虽然竭力保持着端庄矜持,可眉梢眼角仍流露出掩饰不住的欢喜与激动,随着马车的颠簸一起跳跃欢腾。她当然开心,不仅因为她要嫁的人是女真最强大部落的首领、人人传颂仰慕的英雄努尔哈赤,更有一份不能说出口的隐秘心事—她从此可以摆脱自己那个出色侄女的阴影了。
  她和努尔哈赤的缘分源于六年前。那时她才7岁,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来到叶赫部。叶赫部首领、孟古的老爸一见英武豪迈的努尔哈赤,立刻觉得他非同凡响,当即说,我愿将我的小女儿孟古嫁给你,不过孟古现在年龄还小,等她到了婚嫁年龄,我再将她送去建州。
  努尔哈赤此时23岁,正值事业的上升期,他特别需要和实力较强的叶赫部结亲,搞好关系。于是,他欣然和孟古定下6年之约,留下聘礼后,绝尘而去。
  作为叶赫酋长的小女儿,孟古不仅生得漂亮聪明,更有一份北方女子少见的温柔端庄。她从小喜欢听部落中的汉族书生谈古论今,对中原文化充满了羡慕和景仰。她尤其爱听史书中“列女传”的故事,那些女子都知书达理、贤良淑德,备受世人的尊崇。故事听多了,小女孩的心中慢慢生成了一个远大的梦想:做个宜室宜家的贤妻,辅佐夫君成就一番事业。现在,她被许嫁给女真最有前途的男人,梦想已经触手可及,心中盈满了欢喜和向往。她被叶赫部上下赞美着、宠爱着,被周围的女孩们羡慕嫉妒着,成为叶赫部最耀眼的女子。
  然而,她的开心没持续多久,部落里的人很快就开始关注另一个女孩了。就在她被许婚不久,其长兄的女儿东哥出生了。这女孩不仅生得俊俏,更神奇的是,萨满巫师竟然发出了这样的预言:“此女可兴天下,可亡天下。”东哥的横空出世一下夺去了孟古在叶赫部最受瞩目的位置。本来就沉默内敛的孟古从此变得更加安静温柔了。
  在侄女的耀眼光芒下,孟古骄傲的内心备受打击,她决定将希望寄托在自己未婚夫身上,做一个令人羡慕和追崇的贤妻。
  再加上她的未婚夫努尔哈赤在这些年里南征北战,打败了很多部落,实力越来越强大,也带给孟古无限的荣耀,让她对未来满怀憧憬和喜悦。她时刻盼望着长大后出嫁的那一天。
  短暂的爱情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六年之约已到。1588年秋天,叶赫部贝勒将妹妹孟古送到建州,努尔哈赤亲率部属到郊外迎接新娘孟古,随即举行了高规格的婚礼。
  身着盛装、美丽优雅的孟古与英武豪迈的努尔哈赤并肩站在一起,俯视着万众归心的八旗部众,只觉无比骄傲自豪。她的梦想似乎已经实现了,她相信自己一定会成为丈夫的好妻子,更能超过自己侄女在叶赫部的荣耀。
  然而,孟古很快就发现自己错了。
  作为部落首领,努尔哈赤虽然按照约定履行了婚约,但此时的他早已妻妾成群,而且掌管努尔哈赤后宫的是其继妃富察衮代。
  衮代陪着努尔哈赤创业征战多年,不仅有着丰富的政治军事经验,更是儿女双全,有着无可取代的地位。而且,孟古这时候才发现,聪明漂亮在这里根本不算优势,成功男人身边的哪个女人不聪明漂亮呢?努尔哈赤这里更是女真各部落美女的荟萃。并且,她的温柔娴静并不是努尔哈赤喜欢的性格,这个在血雨腥风中百战功成的男人,喜欢的是性情豪放、充满蓬勃欲望的女子……
  孟古有些心灰意冷,自己难道只是依赖娘家势力的强大才能居于侧妃之位?是的。面对丈夫身边的其他女子,矜持而柔弱的个性让她不仅无法去主动争宠,更不敢对人表露真实的心情,活得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得誉不喜,闻恶言,愉悦不改其常”。
  結局不出人所料,努尔哈赤只给了她短暂的宠爱,很快就把目光转移到征服天下和其他女人身上。她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丈夫身边莺歌燕舞,自己独掩门扉,数着花开花落寂寞度日。此时的她突然有些怀念那些在叶赫部的日子了:东哥虽然夺走了自己的光环,但自己身边毕竟有亲人围绕,怎么也强过在这里受人冷落吧!
  幸运的是,出嫁四年后,孟古终于生下了她的第一个也是唯一的儿子皇太极,这是努尔哈赤的第八个儿子。
  此时努尔哈赤正忙于与女真各部落征战,没空在意这个孩子。随着他胜利的脚步不断加大,其后宫的女人也越来越多,与孟古的娘家叶赫部也日益交恶。在孟古生子的第二年,努尔哈赤与以叶赫部为首的各女真部落之间爆发了“九部之战”,大获全胜,于是又有好几个部落给努尔哈赤送来美女。
  既失去了娘家的支持,又缺乏争宠的资本和手段,孟古只能越来越受冷落。满心期待的爱情渐行渐远,忧郁刻上了她的眉间眼角,那份惆怅怎么也挥之不去。
  还好,孟古有自己的儿子,这个聪明懂事的小男孩陪着她度过了无数个漫漫长夜,他的稚声笑容照亮了她暗淡的生命,给她满是疲惫的心灵带来了动人的光亮。于是寒冷的夜变暖了,长长的岁月变短了,倏忽五六年过去了。
  绝望的女人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就在孟古带着儿子皇太极寂寞度日的时候,不仅东北的形势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当年娘家那个占尽宠爱的传奇侄女东哥也已经长大。现在东哥不仅是叶赫部的第一美女,更是满蒙第一美女,成为北方草原各部落首领争夺的对象—其中就包括努尔哈赤。
  有一天,很久不来看望孟古的努尔哈赤忽然来了,他兴奋万分,注视孟古的目光充满了柔情,对儿子皇太极更是表现出了极大的宠爱。被冷落多时的孟古以为丈夫念起自己的好,回心转意了,顿时欢喜得眼泪都要流出来了。她将蕴藉于心的似水柔情全部绽放,倾注在自己深爱的丈夫身上。小皇太极更是乖巧伶俐,对父亲围前围后,让努尔哈赤十分开心。此时衮代已经去世,大妃之位空缺,孟古的内心又升起了强烈的幻想和渴望。   不想酒过三巡,兴奋的努尔哈赤告诉孟古,她就要见到自己的娘家人了。看着满眼疑惑的孟古,他继续说:“你那个侄女、那个‘可兴天下,可亡天下’的东哥,已经被许配给我了。肯把这个最美丽、最传奇的女子嫁给我,可见叶赫部这一次还真有诚意。嗯,我不会再打他们了,我会把东哥封为大妃,然后跟他们讲和的……”努尔哈赤滔滔不绝,说着自己统一女真各部的理想,并说东哥就应该属于他这样的草原之王……他太兴奋了,浑然不觉孟古脸上的笑容已经变得僵硬,斟酒的手有了轻微的颤抖。
  孟古此时的心已经翻江倒海,波涛汹涌了。此刻她才知道,原来自己丈夫最爱的其实只是权力,是能给他带来“天下”的女子,比如东哥。他今天之所以一反常态亲近自己,不过是因为自己与东哥有着同族血缘而已。
  孟古心痛如割,她彻底绝望了。
  成功的母亲
  就在孟古感慨自己终究还是要被东哥代替的时候,传来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东哥竟然抗命,拒绝做努尔哈赤的大妃。
  因为东哥的父亲死于几年前的“九部之战”中,她对努尔哈赤恨之入骨,并扬言,谁能杀死努尔哈赤,自己就嫁给谁!美人一怒,倾城倾国。一时间,很多早已依附努尔哈赤的部落纷纷倒戈,他们为求娶东哥而与努尔哈赤为敌。努尔哈赤大怒,随即与这些部落开始了一场又一场的战役。
  努尔哈赤最终也没有娶到东哥,还与叶赫部成为死敌,对孟古,自然是再也没有什么兴趣了。
  不过,此时孟古的心已经不在努尔哈赤身上了,她被东哥的行为惊住了:东哥,那个小自己七岁的侄女,原来真的不凡啊!这样敢爱敢恨、蓬勃张扬的个性,让她又钦佩又惭愧。
  想起自己半生克己顺人,温柔不争,以为这样就可以得到丈夫的爱情,就能安享幸福,却不知原来这些都是错的。再加上她一直不得宠而抑郁成疾,这时的她身体已经大不如从前,虽然年纪轻轻却病魔缠身,她觉得自己不能再坐以待毙了。
  看着皇太极正在庭院的大树下孤独地玩着树叶泥巴,孟古忽然想起儿子在其兄弟中只排在不前不后的第八,既非嫡子,又非长子,天生就毫无竞争力。
  并且,自己失宠,不可能再有儿子了。而努尔哈赤其他重要的女人都有不止一个儿子,他们长大后自然可以互相扶持。自己的儿子皇太极呢?他没有任何有利条件,长大后如果不能脱颖而出,在这个争权夺利的冷酷家族里,必然会任人宰割。
  想到这里,孟古打了个寒噤:自己前半生的悲剧已然铸就,决不能让儿子重蹈自己的覆辙。她想,既然自己做不成贤妻,那就做个良母吧,把儿子培养成为顶天立地的男儿。
  孟古从此收拢心思,不再介意丈夫对自己的態度,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养育儿子上。她给儿子讲女真的传说岁月,讲自己寂寞失败的人生,还有那个敢爱敢恨、敢作敢当的东哥。
  她告诉儿子,这是个强者为王的世界,只有勇敢强悍的奋斗才能为自己争得一片天地。除了让儿子随父亲兄长努力练习骑射之外,她还鼓励儿子读汉文书,与汉人官员交往,以拓展格局心胸,汲取更多的权谋手段。
  在母亲的言传身教下,皇太极很快就表现出过人之处。努尔哈赤惊喜地发现,这个儿子不仅有女真人睿智强悍的性格,更是小小年纪就精通汉语,有着令人赞叹的文韬武略。这是自己那些只擅长开弓射箭的其他儿子望尘莫及的。努尔哈赤开始渐渐重视皇太极,给了他各种锻炼的机会。皇太极没有辜负父亲的信任和母亲的期待,他出色地完成了一个又一个任务,并历练得愈加心机深沉,能力出众。
  这期间,又一个美女阿巴亥来到努尔哈赤身边,她美丽张扬,迅速得到了努尔哈赤的宠爱,两年后就被封为大妃。
  阿巴亥的封妃成为压倒孟古生命的最后一根稻草,她本就柔弱的身体再也支撑不下去了。1603年秋天,刚刚28岁的孟古病入膏肓,她在殷殷叮嘱儿子要奋发自强后,怀着对儿子的无限牵念闭上了眼睛。
  迟来的回报
  孟古去世时,皇太极只有11岁,他迅速成熟起来。他牢记母亲的教导,结交有本事的权贵和有谋略的汉人大臣,不动声色地增强自己的实力,提升自己的威望,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大臣和百姓的拥护。此后,皇太极随着父亲努尔哈赤南征北战,凭着卓越的战功和过人的智慧,从众多兄弟中脱颖而出,位列四大贝勒之一。
  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依靠强大的实力和高超的政治手腕,战胜了代善、多尔衮等强劲对手,夺得汗位,逼迫大妃阿巴亥殉葬。除了政治需要外,皇太极也为当年寂寞而死的母亲出了一口气。
  1636年,皇太极在沈阳称帝。拥有了绝对话语权的他随即追封苦命的母亲为孝慈武皇后,将其与努尔哈赤合葬。为了告慰母亲的在天之灵,他甚至还修改了史书档案,把母亲和父亲原本寡淡的爱情写得十分感人。他知道,那是母亲一生的期望和梦想。
  隔着悠长的时空岁月,皇太极的子孙们似乎也知道了孟古的心愿。康熙、乾隆等皇帝继续给孟古加封尊崇,最后定为“孝慈昭宪敬顺仁徽懿德庆显承天辅圣高皇后”这样一个长得让人眼花缭乱的封号。那些曾经备受努尔哈赤宠爱、为他生过好几个儿子的原配、继妃、大妃等都被遗忘在苍茫历史中,孟古作为大清朝开国皇帝的唯一皇后,一直享受着爱新觉罗子孙两百多年的香火祭祀。
  尽管身后也算荣耀无限,但若能回到当初那个六年之约的年月,不知那时的她还会不会许下当贤妻的梦想了。不过一切都无所谓了,有了这个君临天下的儿子,孟古生前所有的寂寞已足以化成一抹会心的微笑,回荡在后人心中……
  编 辑/夏 涵
其他文献
姚宏,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多篇作品入选《中国杂文年(精)选》《中国年度最佳杂文》,获全国第五届鲁迅杂文大奖赛三等奖。主编出版散文集《军歌嘹亮》、通讯集《一路英华》。  大清乾隆爷,才华横溢,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不过,乾隆最擅长的还是当“导演”。他导演的“国际大片”糊弄起洋人来,堪称一绝,不动一兵一卒,便能使四夷万国来朝。  洋人来华进献贡品时,乾隆安排了专门的贡道,贡道所经之地,“山川雄秀、人物殷
1900年,慈善家瑪丽·拉斯克出生于美国一个富裕家庭,她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且一直跟着做慈善的母亲四处行善,对人间疾苦有颇多感受。玛丽40岁那年,其母亲因病去世,给了一直生活美满的玛丽很大打击。  当时的她虽然有广泛的社会关系,可仍然不能为母亲找到有效的治疗方法,医学界对于药物知识的匮乏令她既震惊又愤怒。她决心与疾病对抗,尤其是癌症。她的这个想法得到了丈夫的支持,作为社会名流,他曾出资赞助过医
南宋名校——古墓大学有两个知名的毕业生,李莫愁和小龙女。李莫愁比小龙女大好几届,早早地进入社会,在江湖上闯荡。  李莫愁打拼职场,也算小有一番成就,研发了冰魄银针、赤练神掌、三无三不手等专利产品。她还制造了灭门江南陆家、毁掉沅江上六十三家货栈船行等轰动武林的重大事件。有一定江湖地位的大佬名字前面往往会加个四字绰号,李莫愁也有,叫“赤练仙子”,听起来就有震慑力。  而小龙女呢,一直乖乖地在古墓里当学
一  永乐年间的一天,太阳高照,高大厚重的宫门在阳光的照射下缓缓打开,一股高贵盛大的气息扑面而来,让后来成为明宣宗朱瞻基皇后、此时还是一介民女的孙氏顿时紧张起来。此时的她正奉命去拜见太子妃,即皇长孙朱瞻基的母亲。这也是孙氏第一次踏进皇宫。  这个来自山东邹平(今属山东滨州)的女孩从小就生得貌美如花,远近闻名,后来又随做官的父亲去永城(今属河南商丘)生活,和太子妃成了同乡。她的美名传开后,太子妃好奇
1897年,中国第一代医学病毒学家汤飞凡出生在湖南一个书香门第。因自幼目睹家乡农民饱受贫穷与疾病折磨,他立志要振兴中国的医学。1914年,17岁的汤飞凡顺利考上了湖南的一所医学院,在得知当时的微生物学由西方人独霸时,年少气盛的他决心挑战这块硬骨头。为此,他学习更加刻苦,终于取得了去美国哈佛医学院细菌系深造的机会,成为第一个投身病毒研究的中国人。  汤飞凡毕业后在美国的研究工作进展得十分顺利,然而1
范仲淹为官期间,考察任命地方官员时主张择优录用,凡在花名册上看到庸官、贪官的姓名,“一笔勾之,以次更易”。一位与范仲淹私交很好的官员吐槽:“你这一笔下去,这些官员一家人都要痛哭流涕啊。”范仲淹回答:“一家哭何如一路哭耶!”以“不才”官吏的一家之哭换取一路百姓不“哭”,是范仲淹任命官员、整顿吏治的一条标准,体现了他以民为本、体恤民情的坦荡胸襟。  然而也是在宋朝,有一个官员却三次惹得百姓一路“哭”,
《射雕英雄传》中,郭靖是个善良的人,善良到让人以为他智商欠了费,被杨康捅了一刀都不记仇。其实,不是他不记仇,而是他懂得尊重人,这从另一件小事中也能体现出来。  事情是这样的:那天,郭靖、黄蓉、周伯通一行到了牛家村,第一次见到傻姑。对于这个陌生的、脏兮兮的、有些疯癫的姑娘,几个人的表现各有不同。  先是“周伯通大声‘喂’了几下……‘你这里酒也没有,饭也没有,开甚么店子?’‘唉,你真是个傻姑娘。’”注
据《博异志》记载,唐贞元年间,汝南文人许汉阳有一次坐船路过洞庭。那时的洞庭湖莽莽苍苍、波诡云谲,是一个很容易让人产生梦幻感的地方。在船驶入洞庭湖之后,许汉阳让船夫放慢速度,潜意识中,他似乎在期待着发生点什么。  傍晚时分,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湖面上的风浪却突然大了起来,小船只好离开大湖,拐入一片狭窄的河道以躲避风浪。  就这么走了一段之后,河面渐渐开阔,岸边出现了一片树林,树林边有一片巍峨的建筑,匾
张嵌,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发表作品百万字,出版历史图书15本,带领《我们爱历史》获2015年度网易最佳自媒体奖,2016年度头条号奖,2017年浙江省自媒体十强等奖项。  中国古代各路“争天下”的枭雄里,败得叫人连呼突然的,当属明末李自成。他在惨烈的明末农民战争里越挫越勇,以号称百万大军的阵仗拿下北京城,谁知在山海关前败了一场,运势竞陡然下跌:先被打出北京城,接着被人一路压着打到底,前后占领北京不过
邹京格,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博才洋湖小学老师,岳麓区周静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学员,岳麓区小学语文青教会成员。一直秉承“从教无私,育人有道”的教育理念,积极参与小学作文教学的研究,希望做好学生写作的引路人。  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从小到大,你们肯定阅读过不少有趣的童话故事,说不定就有不少人认识下面这只独一无二的可爱小猪——唏哩呼噜。没错,这只名叫“唏哩呼噜”的小猪就是孙幼军《小猪唏哩呼噜》一书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