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真实时代”的悲剧观——重读刘再复《鲁迅美学思想论稿》

来源 :小说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oo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多年前研究历史与记忆的课题时,我曾拜读刘再复先生的《鲁迅美学思想论稿》.最近重读此作,有新的发现和理解.这部博大精深的论著,把鲁迅的美学思想放在西方的美学传统脉络中考察对比,嵌入中国古典美学遗产,与同时代的思想家互相佐证、对话.这部六百多页的皇皇巨著,1981年出版,不仅限于鲁迅研究,可称为第一个研究中国现代美学思想的里程碑.
其他文献
一rn长久以来,对王安忆小说的解读总是试图将中国20世纪历史描述为一个连续统一体,仿佛历史从来不存在断裂,也不是充满偶然性.在这样的解读中,三十年代上海的繁华往往同世纪末上海腾飞的商品经济相提并论,而民国时期上海市民的小资情调常常是世纪末中国人对全球化图景的想象源头.这种历史的连续统一体也即是本雅明所谓的“空洞、同质的历史”①.是历史的抽象和异化,与马克思的“异化”概念有着紧密的联系,这在王斑的著作中也有论及:“在无孔不入的商品交换原则下,在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中,劳动被抽去其具体性,因为劳动生产被缩减、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