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波动和经济增长视角下的环境政策选择

来源 :现代交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zhenzhuo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工业革命席卷全球,全球经济得到飞速发展,但是同时空气污染也成为全人类必须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而要想有效解决当前空气污染的问题,就必须制定并实施高效的环境政策。本文主要立足于DSGE(新凯恩斯)模型,探讨环境政策和空气污染的排放量这两大变量对其产生的影响,并从经济波动以及经济增长两方面对“污染排放税政策”“强度目标制度政策”以及“限额排放制度政策”进行对比分析。
  关键词:宏观经济;环境政策;动态性视角;DSGE模型
  中图分类号:F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1-0107-04
  自从工业革命之后,人们在进行生产活动的过程中,排放过多的二氧化碳,从而造成了全球性气候变暖的现象,当前气候问题成为国家化的问题,国际上提出了专门的协议,很多国家都参与到减排二氧化碳的行列中。[1]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对于气候问题有着重大的社会责任。2009年时我国制定了相应的减排二氧化碳的目标,力争在2020年时,我国排放的二氧化碳相比2005年时要降低40%到45%。而且我国“十二五”规划中也明确规定了,在今后的五年内,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中要减少17%的碳排放量。[2]但是,当前我国正在加快城镇化发展和工业化发展的步伐,经济也得到快速的发展,同时,加快了能源的耗费,主要是天然气、石油以及煤炭等石化能源,因此,不可避免地就会排放出大量的碳。因此,为了降低碳的排放量,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我国必须制定有效的环境政策,在考虑环境政策的同时,一定要考虑经济成本。基于此,本文主要从经济波动和经济增长这两个视角出发,探讨如何制定环境政策,期望对制定环境政策提供参考和借鉴。[3]
  一、 构建模型
  本文主要参考了DSGE(新凯恩斯)模型,并在此基础上,从政府部门、企业部门以及家庭部门出发,构建了该模型,但是本文中的模型与DSGE模型相比还存在很大的不同。首先,本文采取的财政政策函数和货币政策与DSGE模型不同;其次,本文中的模型启用了不同的“家庭效用函数”;再次,加入了“环境政策函数”;最后,还把空气污染排放量纳入了模型中。
  (一) 政府部门
  制定环境政策、货币政策,公共支出和税收等是政府在本文中体现的主要功能。
  二、 模型稳态值选取和参数校准
  (一)模型参数值选取
  本文主要通过估计法和校准法来选取模型的参数值。国内宏观数据值选择209;28和0185位减排技术参数;劳动负效用权重为1弹性倒数位197;折现因子为098;技术冲击位095;政府消费支出冲击位097;045被选为单位产出排放系数;中间产品测度为65;利率平滑系数、通货膨胀缺口系数和产出缺口系数分别选取07,,15和001。经过参数校准之后,所有的参数可以从图1中看出:
  (二)模型稳态值选取
  根据图1选定的模型参数值,本文对于模型的稳态值进行了界定,其中从图2可以看出:
  结合我国“十二五”规划中的要求,本文提出的三種政策都是为了达到17%的减排目标,从而最终达到03735的污染排放水平,该水平是没有采取环境政策情况时的83%。因此,本文中的“强度目标政策”采取的排放系数为0382,而且为了让这三种政策之间具有可比性,选择的稳态值都是相同的。
  三、模型分析
  (一)理论矩阵分析
  本文根据三种不同类型的环境政策进行了分析,并分析了这几种环境政策下,经济变量变化的情况,具体情况如图3所示:
  从上图可以发现,消费水平和产出水平会因为环境政策的实施而降低,不过,如果要达到相同的目标,“污染排放税政策”对消费水平和产出水平带来的影响比较小,而且不会造成消费水平和产出水平的波动。在实现“十二五”规划中降低17%的排放目标时,“限额排放政策”顺利实现了该目标,而且同时还降低了消费和产出水平两者的波动性;而“强度目标制政策”虽然实现了该目标,也降低了消费水平和产出水平,但是却给消费和产出造成了较大的波动。此外,从图3中还可以发现,不管是哪种环境政策,消费水平和产出水平的波动性都会随着价格粘性的增大而变大。
  (二)不确定因素
  本文根据以上的模型,从货币政策、政府支出以及技术创新等因此的共同作用下来进行了理论矩阵分析,但是这种分析却忽略了不确定因素,但是在实际情况中,不确定因素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对于不确定因素的分析也非常重要。图4是本文进行不确定因素分析时的图,从中可以看出消费均值、方差和产出均值、方差。
  首先,从图4中可以看出,技术创新作为不确定因素的时候,实现既定的减排目标时,这三种政策在消费水平和产出水平上都是同等水平,但是都比不采取环境政策时的经济增长水平低;三种环境政策却会造成不同的经济波动。无政策和“污染排放税制度”的经济波动性基本持平;“强目标制政策”比无政策的波动性要高;而“限额排放政策”比无政策时的经济波动性低。
  其次,从图4中还可以发现,政府消费支出成为不确定因素的时候,“强度目标制政策”和“限额排放政策”的消费均值方差和产出均值方差都一样,而且都比没有政策的时候低。但是“污染排放税政策”却使得消费和产出的均值和标准差呈现一定程度的波动性。
  最后,当货币政策冲击成为不确定因素的时候,不管是哪种环境政策,消费均值、方差以及产出均值和方差几乎没有太大的差距。
  四、结论
  本文从经济波动和增长的视角出发,分析了污染排放税、强度目标以及限额排放等三种环境制度,从而得出了以下几点结论:
  首先,如果要实现同样的减排目标,那么采用“限额排放政策”不仅能够有效地降低经济波动,而且还能降低消费水平和产出水平。且在该前提条件下,如果采用“强制目标政策”,就会降低消费水平和产出水平,而且还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经济波动性;而“污染排放税政策”能够降低消费水平和产出水平,但是在经济波动方面却没有显著的影响。   其次,在选择环境政策的时候,价格粘性会带来很大的影响。经济波动性会受到价格粘性的影响,如果价格粘性太高就会加大经济的波动性,如此一来,还会对环境政策的选择和实施产生潜在影响,从而对环境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带来很大的干扰。
  最后,在环境政策的选择、制定和实施中,不同的不确定因素会带来不同的影响,如果技术创新为不确定因素的时候,“限额排放政策”就会体现出它的优势,因为这种环境政策带来的经济波动比较小。而如果“货币政策调控”,或者是“政府消费支出”成为不确定因素的时候,那么这三种环境政策则没有太大的差距,基本上都能达到同等效果。
  五、结语
  政府在选择环境政策和实施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考虑宏观经济的目标和发展现状,要把握好波动性。如果政府想以保护为重点,则应该优先考虑选择“污染排放税”制度,从而更好地保护环境,降低环境受到的伤害;如果政府想降低经济的波动,让经济平稳增长,那么政府则应该优先选择“限额排放政策”,只有这样才能在降低经济波动性的同时还能保护环境。
  此外,政府部门在选择环境制度的时候,还要综合考虑各种不确定因素,对于当前存在的价格粘性程度要进行准确的识别。如果当前价格的粘性比较高,那么政府应该降低经济的波动性,从而启用“限额排放政策”。此外,政府還要重视各种不确定因素给政策选择带来的影响,当技术创新成为不确定因素的时候,政府一定要制定降低经济波动和减少污染排放这两个目标,从而选择“限额排放政策”;而货币政策调控成为不确定因素的时候,从经济波动和增长的角度而言,这三种政策基本没有太大差异,此时,政府部门就可以根据偏好来选择一种环境政策,也可以选择两种或者把三种政策进行搭配使用。
  总之,政府部门在选择和实施环境政策的时候,一定要从全局出发,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从而才能让环境政策达到高效性,才能真正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徐文成,薛建宏,毛彦军.宏观经济动态性视角下的环境政策选择——基于新凯恩斯DSGE模型的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04):101-109.
  [2] 毛彦军,王晓芳,徐文成.消费约束与货币政策的宏观经济效应:基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的分析[J ].南开经济研究,2013(01):53-67.
  [3]王晓芳,毛彦军.预期到的与未预期到的货币供给冲击及其宏观影[J].经济科学,2012 (02) : 34 -47.
  责任编辑:张丽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简要论述了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创设情境的必要性,总结了创设情境的几种方法,供同仁参考。  [关键词]物理实验 情境设计 教学效果    物理学科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基础学科,欲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就必须上好实验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必须在物理实验中创设实验情境。笔者从事中学物理教学工作多年,在创高物理实验情境方面颇有些心得,现记之,供各位同仁参考。    一、创设实验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该课题是“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长江上游航运开发关键技术研究”课题之一,课题的总体研究目标是:揭示金沙江下游梯级水库群的水沙动力学特征;确定梯级水库航道基本水
期刊
我国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应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完善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等
摘要:近日,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反腐形势作出了判断并明确了反腐目标。从2012年11月,中共中央开始加大反腐力度,五年来,已经显示出明显的成效,大批的“老虎”“苍蝇”纷纷落马。纵观历史,各朝各代都有反腐;放眼海外,腐败也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如今,中国的反腐工作已经进入新时代,反腐要想取得压倒性的胜利,从“治标”过渡到“治本”,就要在中央的总体布局之下,寻找利用反腐新武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应当充
色彩是绘画中十分重要而富有魅力的艺术语言,色彩写生是再现自然、再现生活的真切感人的强有力的手法,是美术院校入学考试的重要科目之一。色彩考试主要是考察学生对色彩的认识、理解和运用能力以及表现色彩的能力,提高高中美术班色彩教学很重要。  色彩教学中运用水粉操作较简单,它是掌握色彩规律、训练对颜色把握与控制能力的一个极好手段。首先要正确地把握和运用色调,其中应注意两点:  (1)定色调。色调统领全局,它
摘要:新时代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既是推进、完善我国国家治理体系的需求,也是推进依法治国、维护人民利益的重要保障。法治文化建设工作的重点就是在全民范围内建设法治观念,通过真正的法治來实现保障人权与和平秩序高度统一;同时,还要不断增强全体公民的法治意识,树立现代法治思维,并通过依法治国、公正司法与执法,真正使法治文化深入民心、得到公民的普遍认同,最终实现提高公民法治素养,使全体公民均能够真正成为社会主
诗歌是语文宝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主要特点是高度简洁凝练,往往只撷取生活中最强最深刻的印象,其情感往往含蓄深沉,犹如高温、高压后形成的钻石璀璨夺目。我国古典诗歌更以其卓越的文字成就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流传千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恰当进行一些古诗的渗透,不仅能给学生以启迪、鼓舞,还能给他们以知识,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更能给他们以美的享受,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也有利于他们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对提高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