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健康人格的技巧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nchen91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最新定义是:“健康,不但是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我们社会在不断发展,科技在日新月异的进步,传播媒体的多样化。针对现在小学生的心里比较脆弱,自我为中心的现象严重,性格不稳定、思想不够成熟的特点。教师学会培养小学生健康人格的技巧显得尤为重要。
  一、在课堂上贯穿于思想教育
  学校是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主阵地,教师的课堂是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实施者。如教学“元、角、分”时,可教育学生人民币是国家的财产,代表着国家的尊严,我们应该爱护好人民币;又如教学“时、分、秒”时,以课件出示北京申奥成功人们的喜庆场面为画面,教育学生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学生也可以通过对“时、分、秒”快慢感受后,教师适时地教育学生珍惜时间,做时间的主人;又如教画长方体、正方体、圆形、利用对称图形及平移图形的特点设计多种组合图形的图案时,让学生享受数学的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塑造美好心灵;又如教学大数的“读作、写作”时,介绍一些本地有教育意义的数据,还可以介绍我国的地形地貌特征,如我国地域辽阔,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我国境内有世界著名的大河长江,全长6300千米。体会我国的江山如此多娇;又如教学“应用题”时,可以根据应用题中所反映的日常中的生活、农业、科技、卫生等方面有说服力的数据,通过学生进行比较、分析,对学生进行爱家乡、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提升班级的凝聚力
  多姿多彩的活动永远是孩子们成长岁月中的难忘回忆,利用活动来促进学生养成教育的形成,也就培养了学生的健康人格。例如在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不仅让学生了解不同季节的大自然的变化,还注意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在全校开展的“学习弟子规,践行弟子规”活动,作为班主任,安排学生们天天诵读《弟子规》。弘扬祖国精髓的传统文化;在体育课中可以举行拔河比赛、体操比赛、篮球比赛、足球比赛等等,学生通过参与集体的竞争活动,强身健体,提高团队意识。还可以通过自主训练,培养学生自主处事的心理品质,克服依赖心理;通过情感训练,培养学生活泼开朗的心理品质,防止胆小闭锁心理。
  三、帮助学生学会人际交往
  目前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平时任性,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强,经常同学之间会发生矛盾,人际交往的意识淡薄,文明礼貌也显得比较薄弱。针对这种问题,从文明礼仪教育入手,每个学期的开学初是进行教育最佳时期。如:与别人见面要说声 “您好”;跟别人道别说声“再见”;请求帮助,要说“请”;得到关心、帮助说声“谢谢”;打扰了或有愧于别人时说声“对不起”、“请原谅”。别人向自己道歉时应该回话“没关系”、“别客气”等礼貌用语,用好“微笑、招手、点头、鞠躬、鼓掌、请进、敲门”等体态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学生形成健康人格教育时,这些“礼貌”就会深入人心;还有教师要帮助学生与父母建立良好的关系,学生要尊重父母,理解并能体谅父母的一番苦心;教师本身要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要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对学生充满希望和信心;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同学关系,教师要指导学生恰当地评价自己和他人,正确地识人和择友,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和谐的群体使人感到温暖产生安全感。这样,学生受到鼓舞,就会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思想品德修养。
  四、重视对学生的理想教育
  发展学生的兴趣着手,采用榜样教育法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如用张海迪身残志坚的感人故事,用达芬奇、童第周等名人的故事去启发学生,使学生意识到要实现自己的理想,首先必须努力学好文化知识。21世纪迫切需要具有健康人格的人才,这对当今从事教育的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培养小学生“积极认真的心态”、“健全的体魄”、“大无畏的拼搏精神”、“对未来充满信心”、“良好的人际交往”、“能接纳自己的优劣”等健康人格,是21世纪从事教育的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教书和培养健康的人格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将教书和培养健康的人格割裂,只顾教书,不管培养健康的人格,这不仅是淡忘了自己的社会角色,缺乏职业道德,而且是对党的教育方针和教师神圣职责的亵渎。每个教师都要遵循教育规律,不仅要做好专业知识的传播者,还要自觉当好正确政治方向的引导者和高尚心灵的塑造者,才不愧为合格的人民教师。
  责任编辑邱丽
其他文献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其核心思想是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发展。因此,教好每一个学生是教师应尽的职责,实现整体优化是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心愿。但从目前小学阶段英语课程的教学实际来看,随着年级的升高,小学生在英语学习上的两极分化现象越来越明显,学困生越来越多。因此,如何依据新课标的教育理念来转化英语学困生?  一、学困生成因  1. 学校教育的因素  大班教学是产生学困生的一大原因。
美育,亦称审美教育,是审美和教育相结合的产物,具体指的是按照美的标准培养人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  一、角落课程与审美教育  要想理顺角落课程与审美教育的关系,首先要了解我校创设角落课程的出发点。每个孩子都有自己最喜欢的角落,而喜欢的角落里最容易诞生孩子的故事。对孩子来说,角落就是他的世界,而且在自己的角落里,他可以创造最美的世界,创造最美的生活。角落里隐藏着课程的意义和儿童文化的密码。”所以,有角
植保工作作为农业防灾减灾的一项重要措施,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环节。植保工作人员需不断总结经验,创新工作思路,加快建设现代植保,为服务现代农业提供有力支
香洲区第六小学在上级领导的亲切关怀下,秉承“立德树人,立志成才、厚德善教,修业明礼”的校训校风,力求从办学目标和方向上求突破、创特色,从网球运动文化中汲取养分,突出“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促进学生的综合技能和人文素养的全面发展,实施“为教师发展铺路,为学生成才奠基”的育人思路,带领广大师生积极尝试创建网球特色学校。  一、校园网球特色创建背景与实际意义  珠海市香洲区第六小学位于风景秀丽
一、学校的发展要在课程与课堂等关键环节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近年来,学校大力推行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内涵特色发展,  (一)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学校不断创新德育形式,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大力推进核心价值观教育、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力促道德教育持久化,养成教育规范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注重学生品行培养,养成良好习惯,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尝试联班管理制度,后
我们希望通过粤语童谣的传播,让学生尤其是外地生接触、诵读、学习粤语,了解古港的历史、地理、社会等人文想象,从而传承古港的务实进取、开放包容、厚德尚礼、重学善行等精神,较好地实现文化的融合。  一、唱响粤语童谣,语境化是融合教育的实现基础  语境化是教学中帮助外地生更好地理解语篇语义的良好策略,融合教育的实现依赖于两种文化间的“有效翻译”。在实践教学中,教师经常发现学生理解了句子中所有的字词却不明白
通过对陇南市武都区旱作农业发展状况调查,对取得的成效、做法及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探讨,并提出了发展旱作农业的思路、措施及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