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线描绘画技巧的教学策略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cb26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线描教学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儿童从幼儿开始拿笔涂鸦,有意或者不经意间就用线条表达自己的情感。他们对于线条的认识、理解和运用,也随着年龄的增长产生变化,正确的导向和方法对儿童身心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美术;线描教学;兴趣;表现情感;创作
  线条是最基本的绘画语言元素之一,线描是儿童绘画的基础和最基本的表现形式,也是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和游戏性。儿童线条画不仅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也促进了他们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审美素养。而绘画过程并不是单纯的技能再现,而是学生的综合素质的体现。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小学线描绘画的技巧。
  一、培养观察的习惯,认识线条
  小学阶段的线描画教学,让学生形象的认识线条是第一步。通过仔细观察或者回忆,试着说出生活中的线条,如,头发、毛线、蜘蛛网、铁丝网、电线、数据线、晾衣绳、钓鱼线、皮筋、弹簧、年轮、柳条等线状的物体;桌沿、窗户边、门框、叶子边缘、城墙、房子等依附于物体的线条。
  通过说生活中线条的这个环节,学生会发现线条在生活中无处不见,引发他们对于线的好奇心,激起他们探索的欲望。此时,要求学生留心生活中不同的线,不仅能让学生认识不同的线条,还有利于培养他们爱观察的习惯。
  二、画出不同形态的线条,并尝试运用不同的线条表现不同的情感
  1.通过对线条认识的学习,让学生尝试画出不同的线条,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创造能力,画出不同形态的线条。如,短线、长线、直线、曲线、折线、弧线、螺旋线、城墙线、锯齿线……
  2.展示不同感觉的实物线条给学生,如:跨海大桥中坚硬的直线、沙漠中柔和的曲线、高楼大厦中挺拔的直线、高架桥中旋转的螺旋线、蜘蛛网轻盈的网格线……
  让学生收集线条丰富的物品,如,花篮、毛衣、编织网、编织帽、中国结等不同材料组成的丰富线条的物品,并仔细观察体会,从而让学生提高对线条的感性认知,启发学生用线条表现自己不同的情感。如,用曲线表现起伏的大海、用直线表现笔直的铁轨、螺旋线表现蜗牛的背,急促的線条像流星划过、轻松的线条像是在悠闲地散步、慢的线条像老人走路,可以一顿一停,也可以或粗或细,不同的线条给我们静止或流动的感觉不同,如此反复体验、探索,及其学生的变现的欲望,对线条产生浓厚的兴趣。
  3.不同性格和年龄孩子,自牙牙学语就在向外界表现自己,与别人沟通。涂画是他们表达内心情感的重要的方式,他们的线条看似简单、稚拙,却体现了孩子不同的内心世界,有的线条粗犷;有的轻盈飘逸;有的笨拙雅致。若是他们的随意涂画等到了认可与重视,将大大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若是收到责备,他们的想象力也随之被扼杀,这也是很多孩子不敢“画”的主要原因。想象力是主观灵性的东西,是无限性的,学生有了对线条的基本认识和感受,有了基本的塑造形体的方法,自然就有了创作的欲望。初级阶段可以通过构思随意组合一些几何图形进行线条的装饰,把自己的所见所闻,以及内心的感受用线条表现出来,同时渗透一些设计理念,培养学生的主观意识。
  三、以线描写生为前提,有意识地表现对象
  以线描写生为前提,在此基础上以点、线、面等造型元素对自然物象进行美化、概括、提炼、加工,创造性地再现物体。
  1.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艺术创作的源头和灵感,都来自生活中的原型或者现象。让学生从生活中去发现美,创造美,提高学生的观察和领悟能力,因而线描写生是进一步画好线描作品的重要途径。
  2.写生步骤的训练:首先,观察构思,思考要表现的内容和表现形式;第二,构图,根据构思好的内容进行构图,分清主次,抓住外形特征,画出大轮廓,并注意物体之间的联系;第三,用点、线、面对画面进行填充,注意线条的处理,分清黑白灰层次。填充时注意物体表面的质感、肌理和颜色,分别用粗细、浓密、形状、走向等不同的线条表现;第四,调整画面,检查整个画面的层次是否分明,主次关系和疏密处理是否等当,做最后的调整。
  线描画是学生在美术作品中重要的表现形式,他们通过在生活中的观察与积累、认识与感悟,画出自己的内心世界,表现内心的情感。在绘画过程中培养学生胆大心细的好习惯,引导他们创作从简单到复杂,从小幅作品到大幅,表现内容从少到多,认识、体会、想象、创作。通过线描画的学习,让他们既能感受到线条带来的美感,又能从中学会夸张、概括、变形等艺术表现手段,从创作中懂得美、发现美、欣赏美。
  参考文献:
  [1]王雪,金成皓.儿童美术课堂线描画[M].湖北美术出版社,2014.
  [2]尚天翼.写生课堂[M].广西美术出版社,2011.
其他文献
【摘要】《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普通高中音乐课程具有素质教育鲜明的大众性和普及性特点,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一门必修课。”我校以新课程标准设定的模块必修课程,符合当前音乐课程改革的趋势,这一方式既能改善传统音乐鉴赏课中遇到的瓶颈,又能积极落实音乐学科素养的各项要求。其中,数码钢琴集体课程教学作为模块课程的板块之一,其优势弊端,以及如何有效开展课程值得探索。本文结合本校两年来数码钢
【摘要】随着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对于高中数学教学不再只关注学生的知识技巧传授,反而更加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学科文化教育。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数学文化是当下教育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素质教育与学科文化跟学生的学习质量有着密切关系。本文从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意义进行思考,探究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途径,为增加数学文化的普及率,实现素质教育目标、提升高中数学教学质量提供参
【摘要】在积木建构活动的实践中尝试引入多媒体课件,将信息技术与积木建构活动相融合,巧用多媒体课件创建仪式感,导入活动,呈现课件演示步骤,进行交互、重现过程,将多媒体课件应用到积木建构活动的各个环节。一方面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另一方面还能够促进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和专业能力的提高,从而不断地改善幼儿积木建构的活动效果,促进幼儿发展。  【
【摘要】古典诗词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代表之一,具有丰富内涵,对小学生了解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 继承优秀文化传统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小学古诗词教学与音乐融合的有效运用,会给古诗词教学提升教学效率及质量,也是改变传统小学古诗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之一,也会收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古诗词教学;音乐融合  古典诗词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代表之一,具有丰富内涵,对小学生了解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 继
【摘要】创办一流的育人环境是学校追求的最终目标,本文通过对事实案例的分析,反思当前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探讨在教育实践中把依法治校和人文关怀进行完善,完美结合,实行有效措施,营造良好育人环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依法治校;人文关怀;反思 措施  一所出色的学校,必然具有井然有序又和谐愉快的育人环境、拥有行之有效又充满人性化管理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理念。这就必然要求学校的
根据罗定市教育局的安排,我被调入了罗定中学工作。根据学校的安排,我担任高二(5)班的班主任,任教高二(5)(6)班的政治课。当我带着满腔的热情开展班主任工作,准备迎接新的挑战时,发现情况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我不熟悉、不了解新单位的日常管理制度,学生各种层出不穷的问题,一度让我身心疲倦。大约有一个月的时间,班级的日常事务把我淹没:头疼医头,脚痛医脚,按下葫芦浮起瓢。我就像大海上一艘失去航向的船,漫
【摘要】识字是学习语文能力的基础,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识字对学生读写能力和阅读能力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关键环节。于是如何提高学生汉字学习的效率就成为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最为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自主识字;兴趣  识字本来是一件枯燥的认知过程,对于枯燥无趣的事情,我们就觉得很厌倦,总想逃避。让学生想要学、主动学,就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就是主导学习、能把我们的注意力牢牢吸在学习上的情感
【摘要】基调即是风格、主要感情等。一节好课,不仅是经典音乐与教师教学风格之美完美的结合,不仅是教学过程环环相扣、巧妙适切的有效,更是其教学设计与整节课的基调浑然天成。本文通过课例辅证展开论述,向读者介绍如何在教学设计中打造好“定位基调”“呈现基调”和“渲染基调”这三步曲,并将之巧妙运用到课堂中去。  【关键词】教学基调;智慧课堂;定位基调;呈现基调;渲染基调  观一节好课,常有淋漓尽致之快感,让人
【摘要】由于农村小学硬件条件落后,教材中配套教具不多,因此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缺乏教具,导致教师课堂教学准备不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教师只能在课本上引导学生看图或在黑板上画画以表直观教学,导致教学效果欠佳。虽然多数教师在新课程理念下,制作并使用多媒体课件,但终究有其缺陷。自制教具,使用方便、效率低、成本低,在教学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事实上,学生自己制作教具不仅能使学生参与制作教具的过程,从而
【摘要】古诗词是初中语文乃至整个语文教学阶段都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古诗词作为一种表现形式,它所反映出的是社会的变迁,文化的繁荣与衰落,时代的更迭交替,甚至是当时百姓的生活。这些都对当今历史学的研究有着极其重要并且深远的影响。因此,让学生在初中这个对事物吸收相对较好的阶段,更加深入地了解古诗词是极为有必要的。  【关键词】初中教学;古诗词;实践探究  作为绵延了几千年的中华名族文化的灿烂瑰宝,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