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乐与世界

来源 :人文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hw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 人之在世生存使世界成为人遭遇的基本实事,对世界的态度及思考不同内在地决定了一种思想文化的特质。汉文化对礼乐世界的张扬凸显了世界的秩序性与和谐性,这种秩序性与和谐性是以不同存在者间的和谐共生呈现出来。人自身的礼乐性活动是开显、通达世界的津梁。正是在对礼乐性世界的认同及对生活实践的礼乐化期待中,儒家构筑了自身在世的栖居方式。
  关键词 礼乐 世界 人 和谐有序
  〔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12)01-0039-06
  
  人由于自身的被抛性而首先居于世界之中。这种先行居于世界之中对生命主体而言,首先意味着世界不是以一个课题的形式成为生命主体的情感、意志或认知活动的一个对象。人一开始就遭遇世界,正是在这种“遇世”之中,生命主体才展开其在世的各种历程。易言之,世界对生命主体而言,首先是个经历的过程而非是一个纯粹的观审对象,它总意味着人在世生存之界限。当然,这并不表示人之在世必然缺乏对世界之沉思;事实上,对自身生存世界之沉思也是人自身在世生存环节之一。
  法国哲人梅洛
其他文献
内容提要 西方舒适物理论认为,城市舒适物能为科技园及高新技术企业吸引人才,促进地方高新技术行业的发展。这一理论暗含着一种预设:各企业及每个公民都具有共享舒适物的权利,即所拥有的社会权利与所享受的社会福利是一体化的。然而,由于户籍等制度性约束,中国公民与企业所拥有的社会权利与所享受的社会福利具有差异性,是碎片化的、非普遍化的。在这一基础上,户籍等制度性资源本身就成为一种舒适物。基于对人才吸引策略的分
内容提要 面对动态的竞争环境,企业边界也越来越多的进行适应性的动态调整。通过运用基于交易成本和基于资源的理论对影响企业边界的成本和价值进行分析,本文认为模块化程度是企业动态选择边界实现柔性的重要前因变量,更有效的企业边界动态选择令企业通过调整知识边界和产品边界的关系,提高企业产出效率和环境适应能力,能持续促进企业绩效的提高。关键词 动态边界 模块化 松散耦合  〔中图分类号〕F0146 〔文献标
内容提要哲学的思想生产或创造与哲学的历史发生犹一体之两面,不可分割。现代中国哲学研究所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哲学思想的生产与学术研究的两歧。思想理论界流行的各种理论学说,多属从外面直接“拿来”,而未能上接民族文化之慧命;传统的思想学术文化则仅被理解为过去时态意义上的知识和资料,不能参与当代思想的创造进程。在中国哲学思想史上,思想的创造与经史的研究并非分为两撅。经由经典及其意义的重建以实现思想的转
内容提要 施米特政治哲学在西方是颇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这缘于他对政治的独立理解,即敌友划分的现实主义政治理解,并以这种极端现实化的政治理解来挑战马克思的理想政治制度。回应来自施米特的挑战和深入阐发马克思的政治思想,可以看到马克思政治思想所具有的极为重要的当代价值,即在现实政治与理想政治之间,寻找和构建更符合人性的社会政治制度。  关键词 现实主义 现实政治 理想政治  [中图分类号]B51
吃苦  名言速记:令你忍受痛苦的事情,可能令你有甜蜜的回忆。——福莱  素材分析:  不吃苦无以言人生,生活中遭遇的种种苦难,都是你人生路上收获的宝贵财富,它会教会你成长,教会你如何才能超越自己。  在网上看到一幅画,画的左边是一架电梯,电梯上挤满了人,有的拎着包,有的提着箱子,有的负手而立;画的右边则是楼梯,空空荡荡的,只有一个人孤单的背影。图片底下配了这样一段文字:“前方的路其实并不拥挤,拥挤
内容提要 当农民工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甚至是工人阶级的主要力量时,农民工组织权也开始提上议事日程。在中国向市场型社会转变的过程中,在政府没有有效制衡市场力量甚至与市场力量合作的情况下,“资强劳弱”的格局不可避免,而农民工组织权却是抵御这种力量的重要武器。这种组织权有两条演进路径:一是政府所主导的把农民工纳入工会,二是成立农民工自组织。把农民工纳入工会,存在着政府、工会、单位和农民工四者之间的博弈
公元前405年,魏国的国君魏文侯想任命一个丞相。他有两个候选人:魏成子和翟璜。魏文侯觉得两个人都很好,一时拿不定主意。他认为部下李克是个明白人,就向他请教。  李克说:“了解一个人其实并不复杂,只是君王您没有注意到罢了。平时看他和哪些人交往,富裕了看他如何花钱,当官后看他推荐了什么人,没官当了看他不做什么,贫穷了看他不取什么。这五个方面,可以反映一个人的真实面貌,哪里要等我来与您讨论呢?”魏文侯是
“今朝回望昨日,昨日畅想今朝。看我‘中北’内外,尽在昨日今朝……”随着“中北之声”的响起,下课后的校园里开始热闹起来。站在11号楼二层的窗台边,望着中央大道的人潮人涌,远处的二龙山巍峨挺立,蓝天白云映在图书馆“博士帽”的上方,一幅静止一幅流动,画面就这样交相辉映。  不禁想到,来到中北大学已经两年了,在这座晋阳西北、龙山脚下、汾水之畔的高校生活,由最初的不情愿、雄心壮志再到后来的随遇而安、静心做自
和而不同  名言速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  素材分析:  观点不同,性格迥异,却并不影响两人成为最好的朋友,“和而不同”在熊十力和梁漱溟两位大师身上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熊十力每出一本书,必先送一本给梁漱溟。  1932年,熊十力集十年之力,推出了自己的哲学大作《新唯识论》。这天,熊十力来到梁漱溟家,寒暄两句后就递上了自己的《新唯识论》,请梁漱溟指教。梁漱溟接过书,匆匆浏览了
内容提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意识形态处于从未有过的快速变化与发展之中,这实际上反映了国家意识形态的转型:从传统的革命型意识形态向发展型意识形态转变,再向更高层次的具有终极与普世价值的意识形态发展。其背后的深层动因是执政党在努力寻求特定支持与散布性支持的动态平衡,以获得新时期的合法性,减轻政治系统压力,维持政治系统的正常运转与发展。  关键词 意识形态 特定支持 散布性支持 动态平衡  〔中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