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总复习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sik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教学论强调学习和发展的关系,而在“发展”中又特别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中学生在学完了高中课程以后,在物理学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都打下一定的基础。这就为提高和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条件。那么,在总复习中如何注意思维能力的提高呢?
  
  一、要重视掌握学科结构,提高思维的深刻性
  
  事物千变万化,大自然也有着无穷奥秘。但从浩瀚的宇宙天体到精微的基本粒子,自然万物的运行又是有序的,和谐统一的。人类在目前层次上对自然界认识的结晶之一的物理学知识也是系统的,各部分知识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因此,清楚地认识学科结构,搞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将使自己能把握知识的整体。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就能善于抓住物理过程或物理现象的本质特征,高屋建瓴,迅速地对问题做出中肯的分析或迅速找出解题的途径,表现出思维的深刻性。如在力学复习中,可在牛顿三定律的基础上沿力对空间的积累和力对时间的积累两个方向来认识整个经典力学的框架结构。在电磁学中,可从“场”和“路”两个方面去认识整个经典电磁学,从而将从静电场,静磁场、电磁感应、电磁场以至稳恒电流、交流电和电子技术的知识连成一体等等。
  
  二、要从多个侧面去理解和认识同一概念或规律,以本质属性为主形成对概念和规律的全面深刻的掌握,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在我们所处的立体空间中,任何事物都是多侧面的。所以我们的認识也就不能是单一的、呆板的。如对于简谐振动,我们尽可以从动力学角度去描述(F=-kx),也可以从运动学角度(a=-ω2x)及位移规律的角度(x=Acosωt)去认识。对于楞次定律既可以按课本叙述“感生电流的方向,总是要使感生电流的磁场阻碍引起感生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去理解,也可用“感生电流的结果总是要阻碍引起感生电流的原因“的另一表述去简捷地对一些现象做出分析和判断。再如对“大气压强”的理解,我们不仅要掌握从气体分子运动论的角度给出的微观本质解释,也要理解“由大气重量而产生的”从宏观表现给出的陈述。
  
  三、要通过一题多解或一题多思加强知识的纵横联系,促进融会贯通,提高思维的广阔性
  
  由于事物本身是在我们所处的多维空间中运动和发展的,也由于有关物理规律密切的内部联系,所以就同一物理过程或现象从不同侧面均能给以正确解答的现象是大量的、经常的。一题多解或一题多思的功用决不在于仅是找到了几种不同的解题方法。更重要的还在于通过“多解”和“多思”可以就同一信息向各个可能方向发散思维,从而加强有关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纵横联系,使知识融会贯通,在“解”和“思”中培养和发展思维能力。长期坚持下去将使自己的能力迅速提高。在分析和解决问题往往会收到“庖丁解牛”的功效,不论从何处“下力”,都能“游刃有余”。
  
  四、要注意知识的迁移,在“迁移”中提高自己的思维敏捷性,发散性
  
  迁移能力是一种重要的能力。它体现了思维发散的程度,是创造力的,二个显著特征。认真而积极地搞好知识迁移有助于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促使自己牢固掌握知识,培养思维敏捷性和发展创造力。例如动量定理,按教学要求“只限于讨论冲击,碰撞等情况下作用力和作用时间的关系”。但冲击和碰撞过程中作用力一般是变力,在动量定理表达式:F·△t=△mv中F应理解为平均冲力。对于恒力作用下的情况当然更可以应用动量定理来分析处理。因此,我们不妨用其分析抛体运动。由于重力的冲量方向始终竖直向下,故对于任意的△t,△mv的方向和△v的方向必然也是始终竖直向下的。这就为在抛体运动中分析动量的变化量△mv及速度的变化量△v时提供了一个清晰的认识。特别是在做矢量图时不致出现错误。不但如此,我们还可以用动量定理简便地求解一些抛体运动习题。其它如光的干涉知识在机械波中的迁移,力学知识在热学、电学或原子物理学中的迁移以及数学知识在物理应用中的迁移等等,都是我们总复习中应当切实注意的。
  总之,在总复习中我们必须明确这样的目的,即在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前提下,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努力下功夫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只有这样,才能克服靠“高分低能”的弊病,把自己培养成祖国四化建设需要的创造型人才。
其他文献
学校办学思想与制度建设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先进的办学思想会对学校制度建设发挥积极的引领促进和优化辐射作用,学校制度建设为办学思想的有效、高效践行彰显其服务保障功能。如何将办学思想落实到位,使之内化为全体教职员工的价值取向和信念支撑,并最终外化为价值观指导下的自觉的教育教学行为;学校如何在办学思想引领下进行制度制定和创新,以制度塑造校园文化和培育师生健全人格和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以校园文化深刻影响教
摘要 作为一名中学教师,我也意识到了必须提高学生英语口语的重要性。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呢?实验中学英语组通过几年的实验,推出了课前三分钟英语报告活动。三分钟英语报告收到了显著成效,坚持三分钟英语报告的班级,期中、期末考试均全列级部前茅。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我们广大英语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明显的转变,学生的参与意识大大
[摘 要]培养职高学生多方面能力是现代教育赋予职业学校和教师的责任。由于学科和职业学校特点,数学课培养学生能力的主要途径就是课堂教学。只有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才有助于培养学生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素养。  [关键词]课堂教学;能力;素质    素质,就其本身而言,它是指人的综合品质;而素质教育则必需是使受教育者在身体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思想素质等多方面得到全方位的、充分而和谐的发展。  
[摘 要]初高中衔接,是高一化学教学中师生共同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我省从2006年高一开始使用新课标配套教材,笔者所在地使用苏教版。在教学实践中,遇到一些新问题,感觉有必要重新审视初高中化学学习衔接这一课题。  [关键词]教育;高中教师;问题;学生;化学方程式    依惯例,开学后对高一新生进行化学摸底测验,发现学生主要存在3个方面问题。第一,化学用语不规范,离子符号中离子带的正、负电荷数标得很随
[摘 要]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l课堂教学越来越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作用,尤其学生在教师的合理指导之下进行一些有价值的课堂互动和质疑,对于课堂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教师要进行有价值的指导,这中间自然离不开与学生进行对话交流,因此对话教学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中就成为了一道不客忽视的风景。但是在互动质疑之中,如何进行一些行之有效的课堂行为,这则是一个需要进行研究的话题。  [关键词]互动质疑 对话 课堂
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农村小学作文教学怎么办?根据我在农村小学多年的经验,提出几点看法。    一、长篇短章,词汇先行    “词汇积累——作文训练的基石。”引导学生积累词汇,让学生在习作时能做到腹中有物,以此提高作文水平,这点对于无论是城里还是乡下的语文教师,已不是什么新鲜的做法。但同样的“积累词汇”,其实施过程城里乡下却有着本质的不同。对于城区的小学生,老师要想让学生积累词汇。可能只要简单
“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教育的生命力不是单纯“复制”而是积极“创新”。所谓的“创新”就是与时俱进,拋弃陈旧的、禁锢学生思维发展的僵化模式,而努力探索和创造一种新的教学互动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应让学生倾情投入,这样课堂教学才有生机、活力;培养出来的才是新世纪的“宠儿”,语文素质教育才不是“空谈”。笔者认为要实施中职语文新课标教学,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根据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教学大纲要求,在七年级开设平面几何课程。根据我教数学的亲身体验,如何让七年级学生突破几何“入门难”,我利用人教版新课标数学教材特点进行教学,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为什么会出现几何入门难的现象?从心理角度分析,七年级学生与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智力处在同一水平上,他们的思想方式主要是较低的再现性思维。平面几何入门难,主要是学生从学习“数”转入“形”的学习,从代数运
高中生物教材中有些概念从表面看内容相似,但含义却相差很大,只有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才能对试题中的这些“陷阱”应对自如。因此,在复习中注意相似概念的区分和比较显得尤为重要,只有这样,基础知识才能巩固,才能在高考时正确地把握这些名词的含义,进行比较,准确作答。  CO2的吸收量和CO2,的固定量  测定光合作用强度时,通常用CO2的吸收量或CO2的固定量表示因变量。  CO2的吸收量则是用来测定净光合速
[摘 要]本文从中职学校数学教学课堂现状着手着重分析了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中的有效运用,指出了一定要善于运用信息技术,注重中职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合,从而达到提高中职学校的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信息技术 中职学校 教学方法    一、中职学校数学教学课堂现状    现代教学制度在不断改革,新的堂课教学模式也已踏入了教学生活,中职生数学的教材、考试内容不断更新,使课堂教学逐步从注重知识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