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教学论强调学习和发展的关系,而在“发展”中又特别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中学生在学完了高中课程以后,在物理学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都打下一定的基础。这就为提高和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条件。那么,在总复习中如何注意思维能力的提高呢?
一、要重视掌握学科结构,提高思维的深刻性
事物千变万化,大自然也有着无穷奥秘。但从浩瀚的宇宙天体到精微的基本粒子,自然万物的运行又是有序的,和谐统一的。人类在目前层次上对自然界认识的结晶之一的物理学知识也是系统的,各部分知识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因此,清楚地认识学科结构,搞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将使自己能把握知识的整体。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就能善于抓住物理过程或物理现象的本质特征,高屋建瓴,迅速地对问题做出中肯的分析或迅速找出解题的途径,表现出思维的深刻性。如在力学复习中,可在牛顿三定律的基础上沿力对空间的积累和力对时间的积累两个方向来认识整个经典力学的框架结构。在电磁学中,可从“场”和“路”两个方面去认识整个经典电磁学,从而将从静电场,静磁场、电磁感应、电磁场以至稳恒电流、交流电和电子技术的知识连成一体等等。
二、要从多个侧面去理解和认识同一概念或规律,以本质属性为主形成对概念和规律的全面深刻的掌握,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在我们所处的立体空间中,任何事物都是多侧面的。所以我们的認识也就不能是单一的、呆板的。如对于简谐振动,我们尽可以从动力学角度去描述(F=-kx),也可以从运动学角度(a=-ω2x)及位移规律的角度(x=Acosωt)去认识。对于楞次定律既可以按课本叙述“感生电流的方向,总是要使感生电流的磁场阻碍引起感生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去理解,也可用“感生电流的结果总是要阻碍引起感生电流的原因“的另一表述去简捷地对一些现象做出分析和判断。再如对“大气压强”的理解,我们不仅要掌握从气体分子运动论的角度给出的微观本质解释,也要理解“由大气重量而产生的”从宏观表现给出的陈述。
三、要通过一题多解或一题多思加强知识的纵横联系,促进融会贯通,提高思维的广阔性
由于事物本身是在我们所处的多维空间中运动和发展的,也由于有关物理规律密切的内部联系,所以就同一物理过程或现象从不同侧面均能给以正确解答的现象是大量的、经常的。一题多解或一题多思的功用决不在于仅是找到了几种不同的解题方法。更重要的还在于通过“多解”和“多思”可以就同一信息向各个可能方向发散思维,从而加强有关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纵横联系,使知识融会贯通,在“解”和“思”中培养和发展思维能力。长期坚持下去将使自己的能力迅速提高。在分析和解决问题往往会收到“庖丁解牛”的功效,不论从何处“下力”,都能“游刃有余”。
四、要注意知识的迁移,在“迁移”中提高自己的思维敏捷性,发散性
迁移能力是一种重要的能力。它体现了思维发散的程度,是创造力的,二个显著特征。认真而积极地搞好知识迁移有助于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促使自己牢固掌握知识,培养思维敏捷性和发展创造力。例如动量定理,按教学要求“只限于讨论冲击,碰撞等情况下作用力和作用时间的关系”。但冲击和碰撞过程中作用力一般是变力,在动量定理表达式:F·△t=△mv中F应理解为平均冲力。对于恒力作用下的情况当然更可以应用动量定理来分析处理。因此,我们不妨用其分析抛体运动。由于重力的冲量方向始终竖直向下,故对于任意的△t,△mv的方向和△v的方向必然也是始终竖直向下的。这就为在抛体运动中分析动量的变化量△mv及速度的变化量△v时提供了一个清晰的认识。特别是在做矢量图时不致出现错误。不但如此,我们还可以用动量定理简便地求解一些抛体运动习题。其它如光的干涉知识在机械波中的迁移,力学知识在热学、电学或原子物理学中的迁移以及数学知识在物理应用中的迁移等等,都是我们总复习中应当切实注意的。
总之,在总复习中我们必须明确这样的目的,即在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前提下,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努力下功夫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只有这样,才能克服靠“高分低能”的弊病,把自己培养成祖国四化建设需要的创造型人才。
一、要重视掌握学科结构,提高思维的深刻性
事物千变万化,大自然也有着无穷奥秘。但从浩瀚的宇宙天体到精微的基本粒子,自然万物的运行又是有序的,和谐统一的。人类在目前层次上对自然界认识的结晶之一的物理学知识也是系统的,各部分知识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因此,清楚地认识学科结构,搞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将使自己能把握知识的整体。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就能善于抓住物理过程或物理现象的本质特征,高屋建瓴,迅速地对问题做出中肯的分析或迅速找出解题的途径,表现出思维的深刻性。如在力学复习中,可在牛顿三定律的基础上沿力对空间的积累和力对时间的积累两个方向来认识整个经典力学的框架结构。在电磁学中,可从“场”和“路”两个方面去认识整个经典电磁学,从而将从静电场,静磁场、电磁感应、电磁场以至稳恒电流、交流电和电子技术的知识连成一体等等。
二、要从多个侧面去理解和认识同一概念或规律,以本质属性为主形成对概念和规律的全面深刻的掌握,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在我们所处的立体空间中,任何事物都是多侧面的。所以我们的認识也就不能是单一的、呆板的。如对于简谐振动,我们尽可以从动力学角度去描述(F=-kx),也可以从运动学角度(a=-ω2x)及位移规律的角度(x=Acosωt)去认识。对于楞次定律既可以按课本叙述“感生电流的方向,总是要使感生电流的磁场阻碍引起感生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去理解,也可用“感生电流的结果总是要阻碍引起感生电流的原因“的另一表述去简捷地对一些现象做出分析和判断。再如对“大气压强”的理解,我们不仅要掌握从气体分子运动论的角度给出的微观本质解释,也要理解“由大气重量而产生的”从宏观表现给出的陈述。
三、要通过一题多解或一题多思加强知识的纵横联系,促进融会贯通,提高思维的广阔性
由于事物本身是在我们所处的多维空间中运动和发展的,也由于有关物理规律密切的内部联系,所以就同一物理过程或现象从不同侧面均能给以正确解答的现象是大量的、经常的。一题多解或一题多思的功用决不在于仅是找到了几种不同的解题方法。更重要的还在于通过“多解”和“多思”可以就同一信息向各个可能方向发散思维,从而加强有关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纵横联系,使知识融会贯通,在“解”和“思”中培养和发展思维能力。长期坚持下去将使自己的能力迅速提高。在分析和解决问题往往会收到“庖丁解牛”的功效,不论从何处“下力”,都能“游刃有余”。
四、要注意知识的迁移,在“迁移”中提高自己的思维敏捷性,发散性
迁移能力是一种重要的能力。它体现了思维发散的程度,是创造力的,二个显著特征。认真而积极地搞好知识迁移有助于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促使自己牢固掌握知识,培养思维敏捷性和发展创造力。例如动量定理,按教学要求“只限于讨论冲击,碰撞等情况下作用力和作用时间的关系”。但冲击和碰撞过程中作用力一般是变力,在动量定理表达式:F·△t=△mv中F应理解为平均冲力。对于恒力作用下的情况当然更可以应用动量定理来分析处理。因此,我们不妨用其分析抛体运动。由于重力的冲量方向始终竖直向下,故对于任意的△t,△mv的方向和△v的方向必然也是始终竖直向下的。这就为在抛体运动中分析动量的变化量△mv及速度的变化量△v时提供了一个清晰的认识。特别是在做矢量图时不致出现错误。不但如此,我们还可以用动量定理简便地求解一些抛体运动习题。其它如光的干涉知识在机械波中的迁移,力学知识在热学、电学或原子物理学中的迁移以及数学知识在物理应用中的迁移等等,都是我们总复习中应当切实注意的。
总之,在总复习中我们必须明确这样的目的,即在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前提下,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努力下功夫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只有这样,才能克服靠“高分低能”的弊病,把自己培养成祖国四化建设需要的创造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