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不同化学型广藿香组培苗生长过程中指标成分动态变化规律,探究广藿香化学型的成因。方法 采用广藿香组培快繁技术获得醇型和酮型广藿香组培再生植株,分别置于培养条件一致的培养瓶内和自然环境中生长,定期取样,采用GC-MS法检测指标成分的含量。结果 2种广藿香中百秋李醇、广藿香酮的变化趋势存在差异。随着生长时间延长,醇型广藿香瓶内组培苗的百秋李醇含量均低于广藿香酮。移栽自然环境生长后,百秋李醇含量
【基金项目】
:
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20B202210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773829);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1700704);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不同化学型广藿香组培苗生长过程中指标成分动态变化规律,探究广藿香化学型的成因。方法 采用广藿香组培快繁技术获得醇型和酮型广藿香组培再生植株,分别置于培养条件一致的培养瓶内和自然环境中生长,定期取样,采用GC-MS法检测指标成分的含量。结果 2种广藿香中百秋李醇、广藿香酮的变化趋势存在差异。随着生长时间延长,醇型广藿香瓶内组培苗的百秋李醇含量均低于广藿香酮。移栽自然环境生长后,百秋李醇含量呈上升趋势,广藿香酮含量呈下降趋势。从210 d开始,百秋李醇含量高于广藿香酮。酮型广藿香瓶内组培苗移栽前后的广藿香酮含量均高于百秋李醇,并且随着生长时间延长而增加。结论 广藿香化学型的形成为种质主导型,2种化学型甲基化水平不同导致百秋李醇与广藿香酮含量发生变化。
其他文献
微生物和植物中的EPSP合成酶是芳香族氨基酸合成过程的关键酶。除草剂草甘膦(Glyphosate)通过与EPSP合成酶结合,阻断其芳香族氨基酸的合成,从而杀灭害草。植物中EPSP合成酶的过量表达或某些活性位点氨基酸的突变可使其对高剂量的草甘膦产生耐受性。薤白(Allium macrostemon Bunge)是葱属草本植物,田间表现出对草甘膦的较强抗性。目前对该基因cDNA进行了克隆并通过转基因对
芸苔素是一类重要的植物内源激素,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以及对环境胁迫的反应。DWF4是芸苔素生物合成中的一个重要基因。为了深入探讨DWF4基因表达的调控原理以及芸苔素生物合成与茉莉素信号传导之间的关系,本研究以模式植物拟南芥为实验材料,进行了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1.芸苔素生物合成对茉莉素信号传导的影响同时用芸苔素生物合成抑制剂和茉莉素处理拟南芥与单独用茉莉素处理相比,发现野生型拟南芥Col-0对茉莉素
随着现代社会的迅猛发展,对于人才的需要逐渐朝向综合化方向发展,高中篮球社团在此种情况下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篮球社团的建设情况将会直接关系到高中体育文化的建设,同时更将会影响到学生的未来成长与发展,换句话来讲,学生只有具有了强健的体魄才可以在参与各种学习任务的时候具备更加旺盛的精力,学生学习各种专业知识的效率能够借此机会得到根本性的提升,教师在执行各种教学任务的时候也会具有更高的效率,这便是篮球社团
近几年将闲置资金放在信托市场的人们越来越多,因此对我国信托理财产品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解,分析其风险模式,加深人们对信托理财产品的认识十分必要。本文主要介绍了目前信托理财产品三种典型的风险控制模式,然后以中信.古治信托理财产品为例,通过案例对主流风险控制模式进行分析,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关建议,以促进信托理财产品的健康发展。
有着七千年文明史的嘉兴,地处杭嘉湖平原,揽江河湖海之胜,负海控江,土壤肥沃,物产丰富,自古以来便为富庶繁华地。在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时期陶器上的刻画纹呈现原始艺术的端倪,海宁长安海宁中学内东汉墓的画像石古朴质美。隋唐五代的褚庭诲、顾况、陆晃、唐希雅,均以能书善画著称。两宋赵孟坚、王升、张九成等人在书画史上各有成就。至于"元季四家"之一嘉善魏塘吴镇的出现,代表着元代山水主流画风,亦使嘉兴
采用拉伸试验、硬度试验、扫描电镜和金相显微镜观察,探究不同固溶温度对S32750超级双相不锈钢管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固溶温度在1020℃及以下时,S32750双相不锈钢中存在析出相;固溶温度为1060℃时,基体内已观察不到析出相,但是晶界较宽;在固溶温度为1100℃,晶界恢复正常,此时S32750双相不锈钢的综合力学性能较好,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分别为906 MPa和610 MPa,伸长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提上日程,乡村治理现代化也进入发展的快车道。在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这一伟大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坚持与时俱进,推进理论创新,坚持人民立场,尊重农民主体地位,坚持渐进式改革,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和方式,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乡村治理现代化之路,党的领导是根本,人民至上是中心,多元共治是趋势,经济发展是保障,三治融合是典范,为世界上广大发展中国家
为了提高2,2,4-三甲基-1,3-戊二醇的生产效益,改变传统的釜式间歇生产工艺,采用更加高效的微通道连续流工艺,以异丁醛为原料,氢氧化钠溶液为催化剂,一步合成2,2,4-三甲基-1,3-戊二醇。考察了催化剂氢氧化钠浓度、用量、温度、停留时间等工艺参数对反应的影响,并对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氢氧化钠浓度为50%,v(异丁醛)∶v(NaOH)=1∶1,停留时间10 min,反应温度40℃为最佳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