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主题式阅读教学设计分析

来源 :读与写·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bingjiaj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素质教育的理念带来了小学语文教学方式的改革。语文是语言文字的学科,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最关键的部分,小学语文教学方式的改革必须从语文阅读开始。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都是以教师为课堂主体,教师按照自己一贯的教学方式进行阅读演练,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者,语文教学的效率明显低下。在教学方式的改革过程中,语文课堂开始对主题式阅读模式进行应用,明显提升了学生语文阅读水平。 本文将对小学语文主题式阅读教学设计措施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 主题式阅读教学 设计研究
  分类号:G623.2
  语文学习主要是以形象的思维模式进行接受知识,对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进行培养,是语文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开展形式新颖的阅读教学,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增强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还能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情感的共鸣,强化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思想情操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主题式阅读教学方法的应用,充分激发了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1.小学语文主题式阅读教学设计的作用
  1.1提高语文学习的基础能力和概括能力
  语文学习是要讲求一定的方法的,教师在进行语文主题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语文基础知识、强化对语文信息的概括能力是最主要的任务。所以,教师通过对学生语文主题阅读式教学,不仅能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更能巩固学生语文的基础知识,提升学生对各类信息的总结概括能力,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掌握阅读技巧,真正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
  1.2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在对语文主题式阅读的内容进行设计的时候,要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和心理特点,让学生在兴趣的引导下,对主题式阅读进行纵深的探索,总结分析文章的结构和内在联系与主题的关系。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规划的时候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细致的了解,用生动的形式对学生进行阅读引导,促使学生发自内心地喜欢阅读,只有兴趣被开发出来,学生才能有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1.3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目标
  在语文学习中,学生树立明确的目标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措施。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学生要多读书、读好书,并且读完一整本书。但有些语文教师却断章取义,按照自己惯有的教学思维对学生进行按部就班的阅读教学,在这样毫无新意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思维僵化,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发挥,学习效率难免低下。而应用主题式阅读模式进行语文阅读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以教材为依托结合课外阅读,促进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转化和吸收,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2.主题式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措施
  2.1教师选题要正确
  教师对阅读主题的选择,直接影响主题式阅读教学的效果。小学生是知识启蒙的阶段,其阅读能力和对信息的归纳能力都很弱,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来制定教学计划。在选择阅读主题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选择的主题要通俗易懂,注重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第二要做到主题清晰,不能不伦不类,如果想突出风景,就不要涉及其他内容的事件;第三主题的设立要兼容学生的情感教育和价值观的教育,把阅读学习的意义有效延伸,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在阅读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的时候,教师根据课文中描寫地震中一对父子发生的感人故事情节,便设立了以“亲情”为主题进行阅读,围绕着亲情进行讨论。
  2.2养成学生积累素材的习惯
  在开展主题式阅读教学的时候,设立恰当的主题后,教师更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积累写作的素材。在完成课程阅读教学之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对课文中好的词句进行整理,然后以这些好的词句为参照,引导他们进行课外的精华采集,或是阅读课外书籍或者上网搜索,在融会贯通中做素材积累,为提高自己的习作水平奠定基础。
  2.3诵读经典提升情感认知
  阅读经典文章也是主题式阅读的重要手段,通过对经典作品的阅读,让学生的心灵得到升华,有效开拓学生的视野,感受中华文明的博大,领悟经典作品里的人文思想,把学生隐藏着的美好情感激发出来,达到陶冶情操提升道德水准的效果。除了传统的中国古典四大名著,教师也可以将中外名家的作品推荐给学生。如适合小学生阅读的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爱的教育》《三国演义》《绿里仙踪》《傲慢与偏见》《百年孤独》等,这些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阅读中,学生不仅拓展了知识视野,更是能够丰富了内心世界,激发了热爱生命、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
  2.4读写结合的阅读效果
  阅读和写作是两个密不可分的整体,从某种意义上说,阅读就是为了提升写作的水平。主题式阅读可以和写作训练相互促进,在读与写的有效融合中提升写作水平。例如:在学习《少年中国说》一课时,教师要让学生反复阅读,领悟本文的中心思想。梁启超的这篇新体散文是我国历史上的励志名篇。文章虽短,但内涵丰富,大开大合、铺排比喻使人读后热血沸腾。在与学生进行课文分析后,教师要求每一名写一篇读后感。从自我感受入手,写写当今少年的历史责任与担当,这样可以进一步深化阅读主题,达到相辅相成的教学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语文教学课堂对主题式阅读模式的应用,对学习效率的提升是有重要作用的,不仅强化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水平,还提升了对文章中心思想的归纳能力。与此同时,在主题式阅读的教学过程中,加深了师生之间的关系,让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得到凸显,切实提高了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语文教师在课堂应用主题式阅读教学时,选择阅读主题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对阅读内容合理地延伸拓展,在提升学生阅读水平的同时培养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李国荣.主题阅读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J].学周刊,2018(25).
  [2]宋红丽.浅析开展主题式阅读教学,提升学生语文素养[J].学周刊,2017(30).
  [3]李晨.小学语文主题式教学实施模式初探[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6(7).
其他文献
数学课程是中等职业教育阶段的一门主要文化基础课程,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要确保学生学习"必需的数学",对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内涵的界定,要构建既能体现中等
【摘要】:從我国小学生的写作现状来看,普遍存在着写作能力低,对写作缺乏兴趣和自我表达欲望等问题。因此,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和建立语言习得能力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在研究本文时,我从语用学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策略,并充分强调了语言文字运用的核心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习作、语用能力、提升策略  以语言运用为习作教学的核心目的是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它强调语文教学和习作
摘要: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的一体两面,不容分割。可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常常是为阅读而阅读,为作文而作文,呈单边性,导致学生读写能力总是难以提高。自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们欣喜地发现,阅读教学的课堂中有了“小练笔”的身影。然而如何有效利用课堂小练笔将读写有机结合、无缝对接是值得每位语文教师深入探究的问题。  关键词:课堂小练笔;仿写;补写;扩写;改写;续写  分类号:G623.2  《义务教育语文课
怀化地处湘西南部,是"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典型丘岗山区,传统农业特征显著.丘岗山区如何摆脱传统农业束缚,以实现农业现代化为目标的农业机械化,值得深入探究.……
期刊
环氧化酶-2是环氧化酶的诱导型同工酶,在人体泌尿生殖系及其他部位的肿瘤中高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发展侵袭关系密切,COX-2的抑制剂有望应用于肿瘤的预防和治疗.
摘要:信息技術教师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其任重而道远,如何将这种技术性的理论知识运用形象生动的课堂教学手段使这种知识结构易懂易学,现在我就针对此问题作如下阐述:一、我校信息技术课现状分析;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自觉学习;三、以情带动教学,注重教师语言的表达;四、拓展知识面的学习,使学生的学习接近生活。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现状分析;学习兴趣;以情带动教学  二十一世纪信息的迅猛发展,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