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驯化对斑马鱼ZF4细胞凋亡和ROS的影响

来源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ntin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低温驯化是生物适应寒冷环境的一个重要途径,了解低温驯化的机制对揭示生物如何在低温环境中存活并繁衍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探究鱼类适应低温的机制,本研究建立了斑马鱼成纤维ZF4细胞的单克隆细胞系,并在18℃长期培养适应16个月,成功获得了低温驯化细胞系.之后我们将18℃驯化组细胞和28℃未驯化组细胞放置13℃低温处理3d后,观察低温对驯化细胞和未驯化细胞的影响.我们发现18℃驯化细胞的形态与18℃~13℃3d处理组没有明显差别,并且细胞能正常生长,稳定传代,说明驯化后的细胞对低温已经产生了适应性.随后我们比较了18℃低温驯化组和28℃未驯化组的细胞形态发现,在13℃处理3d后,驯化组细胞连接较为紧密,整体状态未发生太大变化;而28℃未驯化组细胞聚集程度非常明显,细胞状态较差,死细胞数目增多.我们对细胞的存活率,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含量及细胞的凋亡程度进行检测发现,18℃驯化组细胞存活率高于28℃未驯化组(p<0.05),ROS含量显著低于28℃未驯化组(p<o.o1),凋亡程度显著低于未驯化组(p<0.01),说明低温驯化能提高细胞的耐寒能力,在面临更低温度时,能减少ROS含量减轻细胞受损程度.总之,本研究成功建立了低温驯化细胞系,为今后抗寒机制的研究提供了实验材料,同时也为低温适应机制的进化历程追踪提供了研究基础.
其他文献
<正>东晋永和九年(353),王羲之邀请多人在山阴附近的兰亭修禊事,饮酒赋诗,事后将这一次玄言诗盛会的成果编为一集,亲自为作一序并手写过多份,这就是著名的《兰亭集序》。唐修
概述了国外化学品环境管理和技术支撑体系发展现状,分析了我国化学品环境管理和技术支撑体系与国外的差距,针对国内化学品环境管理对科技的需求,提出了需优先开展的科学研究
妇女史、社会性别史与经济—社会史既相互联系 ,又相互区别。从国内外近一个世纪学术与社会发展的历史看 ,社会史、经济史虽然都十分关注与妇女相关的各种社会问题 ,但它们并
为了做好朔黄铁路施工用电工作,达到确保施工用电需要、控制施工用电投资、又能将部分施工用电的电力工程和电源在施工用电结束后转为铁路正式使用的目的,根据施工用电工作经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和中国语言学会为庆祝吕叔湘先生九十华诞共同主办的学术讨论会于1993年10月20日在北京隆重举行。应邀出席大会的有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孙起孟,
无花果栽培及利用的研究进展王文凤李春立张林平杨建民(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保定071000)关键词无花果;生物学特性;营养价值;栽培;利用中图分类号S663.3RESEARCHADVANCESOFFicuscaricaINCULTIVATIONANDU...
对钢结构二级焊缝的无损检测抽检比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正确理解和执行规范的方法。
<正>护田林带的水分效应,主要是降低风速,气温,减少作物叶面蒸腾和水分的无效损耗,调节田间地下水盐动态,为作物的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生境。 渠道渗漏和水面蒸发,是造成渠道
期刊
提出一种便携式大变径全驱式的油缸检测机器人,该机器人采用模块化设计思想,分为运动机构和转台机构两部分。运动机构采用周向三轮定位全驱机构和双丝杆剪刀式主动变径机构相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传统教学中一些思想和方法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现代教育价值观和教学方法转向以实现学生全面、自由、协调发展的和谐观和以培养学生学习、创新、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