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估含有不同类型脱敏成分的抗敏牙膏缓解冷光美白术中及术后产生的牙齿敏感的效果。方法:本试验总共招募150个符合条件的受试者,并通过计算机生成区组随机序列将150个病例随机分成3组(每组各50例):硝酸钾组(牙膏中的脱敏成分为硝酸钾,n=50),氟化亚锡组(牙膏中的脱敏成分为氟化亚锡,n=50),安慰剂组(普通含氟牙膏,不含脱敏成分,n=50),试验要求受试者在诊室美白术前15d开始使用含有相应成分的牙膏刷牙,并且延续到整个试验随访结束。每个受试者均接受一个治疗周期的诊室美白,美白剂的主要有效成分为35%的过氧化氢凝胶。一个美白治疗周期包括3次美白操作,每次操作持续15min,总共45min。诊室美白产生的牙齿敏感采用100mm长的数字化疼痛评判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来进行评估,观察时间点为术后即刻0d、术后1、2、7、14、30d。最后,硝酸钾组,氟化亚锡组,安慰剂组分别有48(96%),45(90%),46C(92%)例受试者完成了整个试验随访。数据的统计学方法采用了方差分析(ANOVA)。结果:对于诊室美白产生的牙齿敏感,对3组的VAS均值进行分析,在术后即刻0d,硝酸钾组的VAS均值为39.22±15.08,低于氟化亚锡组(47.18±12.59)和安慰剂组(52.53±14.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氟化亚锡组和安慰剂组结果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1d,硝酸钾组的VAS均值为38.27±16.52,低于氟化亚锡组(44.69±14.92)和安慰剂组(44.45±13.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氟化亚锡组和安慰剂组结果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2、7、14、30d,3组VAS均值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氟化亚锡组和安慰剂组相比,术前15 d使用硝酸钾脱敏牙膏能够有效缓解诊室美白术中和术后的牙齿敏感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