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用比兴,寓意深长

来源 :课外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dt19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归燕诗
  张九龄
  海燕虽微眇,
  乘春亦暂来。
  岂知泥滓贱,
  只见玉堂开。
  绣户时双入,
  华堂日几回。
  无心与物竞,
  鹰隼莫相猜。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所咏的是将要归去的燕子,但诗人并没有工细地描绘燕子的体态和风神,而是借叙述与议论表达自己的政治立场,是一首寓意深长的咏物诗。
  张九龄是唐玄宗开元年间的名相,以直言敢谏著称。由于李林甫等毁谤,玄宗渐渐疏远张九龄。开元二十四年,张被罢相,《归燕诗》大约写于这年秋天。
  “微眇”这里是指卑下或者低贱之意。诗从海燕“微眇”写起,隐寓诗人自己出身微贱,不像李林甫那样出身华贵。“乘春亦暂来”句,是写自己在圣明的时代暂时来朝廷做官,如燕子春来秋去,不会久留。
  中间四句写诗人为朝廷效忠和大度的胸襟。“泥滓贱”喻指李林甫之类的小人。燕子衔泥筑巢,而不知“泥滓”之贱。这里,诗人借此暗示自己对李林甫这样的小人还认识得不太清楚。一个“贱”字,不但写出了李林甫这样人的卑微,也表现出诗人对李林甫之流的厌恶。“玉堂”即玉饰的殿堂,亦为宫殿的美称。此暗指朝廷。这里,诗人以燕子出入“玉堂”之中,衔泥做巢的辛苦,比喻自己在朝廷为相而日夜辛劳之状。诗人以物喻人,不但形象生动,而且含蓄蕴藉,不但引起读者的思考,而且也给读者以审美想象的空间。“绣户”“华堂”和前面的“玉堂”都是隐喻朝廷。“双”即指诗人和李林甫两人。“时双入”即每天双双进入朝廷。这里,诗人表现了自己没有把李林甫当成有敌意的人,从而表现出诗人为了朝廷而忘记个人的私事,也表现出诗人为朝廷、为国家所具有的开阔心胸。出句“华堂日几回”中的“日几回”即每天进出几次。这里,诗人通过数量词表现了工作的繁忙景象——来去匆匆,更表现出对朝廷忠心耿耿。
  尾联“无心与物竞,鹰隼莫相猜”,这一联集中表现出诗人对朝廷的忠诚而忘却自己之情。出句“无心与物竞”,意思是说,我没有心思和精力与外物竞争,实际上表明了诗人尽心工作,为朝廷效力。末句“鹰隼莫相猜”, “鹰隼”即指“鹰”和“雕”,也泛指猛禽。这里,诗人表面写的是“猛禽”,实则是诗人在告诫李林甫之流,我无心与你争权夺利,不必猜忌,更不必中伤(也许哪天我要退隐了)。“相”即一方对另一方,动作由另一方发出的。那时候,朝廷大权已经落在李林甫手中,张九龄自知不可能有所作为,不得不退让,但心中不无牢骚和感慨。这正如唐代诗人刘禹锡在《吊张曲江序》中称张九龄被贬之后:“有拘囚之思,托讽禽鸟,寄词草树,郁郁然与骚人同风。”可见,诗人张九龄在面对强敌对手时的清醒与明智,也看出张九龄在文学创作中的巧妙——以物喻人,含蓄蕴藉。
  这首诗对仗工整,语言朴素,风格清淡。全诗运用了比兴手法,名为咏物,实乃抒怀,既写燕又写人,句句不离燕子,但又不黏于燕子,句句又是张九龄的自我写照,达到不即不离的艺术境界。
其他文献
再说薛蟠于昨晚将柳湘莲抬到家内,安置在书房小套间内,派了两个小厮在内看守,自己仍回到宝蟾的房里睡觉。宝蟾见薛蟠进来,他便轻声浪气的问道:“大爷,你想是疯了,怎么把个死人抬到家里来了呢?”薛蟠道:“胡说,那是我的盟弟柳老二,是他师父从大荒山差人送到铁槛寺。太太吩咐教我把他抬到家里来。等到七月十五才还魂呢。”宝蟾听了,把眉头一攒,嘴儿一撇,笑道:“太太也老背晦了,非亲非故的,把个死人弄了来,也不害个蜃
蝈蝈儿嚼着南瓜花丝瓜花在月光下吟唱  一夜秋风把遍野稻谷染得澄亮金黄  金色的芬芳自桂林菊圃不尽地飘出  成熟的红橘丹柿高粱燃得像烈火一样  金色的阳光洒满翠绿行道树喧嚷街头  五彩飘逸裙裾中放出袭袭夺目的金光  哦 市场经济大潮冲走了贫穷落后自卑沮丧  繁荣富裕 和谐平安 大国崛起  能不理直气壮潇洒靓丽地站出来公开亮相  醇酒的芳烈月饼的甜美浓郁了中秋气氛  奔腾的涪江由浊转清照样澎湃不
对传统武侠小说的继承与发展  金庸武侠小说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无可比肩的畅销书,其在征服了无数读者的同时也掀起学术界对其进行研究的热潮。在21世纪,对金庸武侠小说进行深入的探究和挖掘,追问其广泛流行的根源,阐述和归纳其特有的艺术特征,正确评价金庸武侠小说的艺术特征,把握当下文坛的创作及评价趋向,都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義。金庸武侠小说之所以流行,主要原因是它对传统武侠小说的升华和超越。[27]
又是一个雨季,我走在回京探亲的旅途中。  滇缅公路上晨雾弥漫,多日没有见到太阳,路面潮湿而清洁。没有扬起的灰尘,汽油味和发动机的热气在山野间轻轻地飘散。汽车满载我们这一车旅客在高黎贡山东部蜿蜒的山路上奔驰。起伏盘旋的路一会把我们带到山崖脚下,一会又把我们引上万仞之巅。一团团的乳白色的云朵在车窗外浮动,这一朵飘走了,那一朵又飘来。  同样的季节,同样的路,同样是独自前行。我已是第四次回京探亲,我的知
【某珊补充】  经过我和鱼刺的回忆,我想大家也了解了,我们喜欢雷欧女不仅仅因为她长得好看,也因为她的教学方法简单灵活,不会让人觉得枯燥的政治课更为枯燥,而魏花衣则是反其道而行之,把本来应该很有意思的哲学部分都讲得令人昏昏欲睡 —— 然而她还不让你睡,你稍微以手支颐想小憩一会儿,那粉笔头立刻BIA地飞来,又快又准。按说以她的精神头和眼力,去当个牢头狱警还真的合适。  如果仅仅是在课堂采用武断专制的教
"应该是吧。"我说。不过,说句真心话,我相当欣赏那个不美的女孩。她的谈话风趣,性格善良。完事之后,我们在床上聊得很开心,永泽却跑来说要交换伴侣。我问她好不好,她说:"好,假如你们想那样做的话。"大概地以为我想跟那个漂亮的上床。   "愉快吗?"初美问我。   "你指交换伴侣的事?"   "我指交换后的滋味。"   "没什么愉快可言。"我说。"只是干那回事罢了。那种方式跟女孩睡觉,实在谈不上有什么愉
徐霞客是我倾心仰慕的古代奇人之一。  徐霞客与我居住的云南有着不解之缘,这里是他一生旅行、探险和地理考察的终点。他在云南考察的一年零九个月,足迹遍及今天的曲靖、昆明、玉溪等十个州市的46个县境,行程达3000余公里,在云南完成的《滇游日记》计25万字,占《徐霞客游记》总量的40%。  多少年来,我一直想去探访、瞻仰数千公里之外的徐霞客故里,追踪溯源,循名责实,解开郁结在心中的诸多谜团。  机遇终于
五律·秋情  雨洗乾坤碧,江弯绿水悠。  蒹葭情未老,镜影鬓先秋。  莫道家山远,长怀岁月稠。  指间多少事,歌罢付东流。  五律·秋吟  夜雨听三更,鸡鸣起早行。  但看红叶秀,莫负碧江清。  鸟舞云天醉,人歌季节荣。  欣逢尧舜世,福庇万民生。  五律·秋月  几点梧桐雨,秋凉一夜生。  闲阶人独立,苑树影双横。  往事因风起,乡音入耳明。  遥望天上月,圆缺总关情。  五律·闲吟  凤阙探珠
一、2006年度杰出作家:  1、铁凝:《笨花》(长篇,人民文学出版社)  2、韩少功:《山南水北》(散文集,作家出版社)  3、苏童:《碧奴》(长篇,重庆出版社)  二、2006年度小说家:  1、严歌苓[美]:《第九个寡妇》(作家出版社)  2、北村:《我和上帝有个约》(长江文艺出版社)  3、李锐:《太平风物》(三联书店)  4、范稳:《悲悯大地》(人民文学出版社)  5、都梁:《狼烟北平》
数感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十大核心概念之一,是关于数的理解和感觉。如何让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建立数感?笔者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思考。  一、生活初体验,感知分数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学生数感的建立依赖于生活。教学中,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分数的欲望,笔者创设以下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初步体验的过程中感知分数的存在。  笔者利用多媒体出示如下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