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世奇人》导学案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lch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好嘴杨巴》导学案
   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创造性地复述故事。2、学习在与人沟通时敏捷巧妙的用语。
   (一)畅所欲言——引出“好”:请同学们举例解说什么样的“嘴”才称得上是“好嘴”?(看谁思维最活跃,能谈出不同的理解)
   但是,在冯骥才的一则故事里,主人公杨巴只说了一句话,又怎么能称得上是“好嘴”呢?
   (二)感知内容——讲述“好”:默读课文找出文中出现的人物,请选择你最欣赏的一个人物,揣摩他的心理活动,尽量保持文章原有的语言风格,用第一人称创造性地复述故事。(看谁复述最精彩,敢于超过冯骥才。)
   (三)重点探究——品析“好”:称杨巴是“好嘴”,其实文章中作者只让他说了一句话。请认真揣摩杨巴的这一句话,分小组深入探究:杨巴的嘴到底“好”在何处?提示:体会这个“好”字,可选择的角度很多,既可以从说话的难度看,也可以从说话的效果看,还可以从他人的角度看。(话不在多,而在敏捷巧妙,看谁能与杨巴比。)
   (四)深入研读——评价“好”:“手艺再高,东西再好,拿到生意场上必得靠人吹。三分活,七分说,死人说活了,破货变好货,买卖人的功夫大半在嘴上。”“杨七反倒渐渐埋没,无人知晓。杨巴对此毫不内疚,因为自己成名靠的是自己一张好嘴,李中堂并没有喝茶汤呀!”你怎样看待杨巴的这张“好嘴”?(敞开心扉,大胆表白)
   (五)拓展延伸——想象“好”:请大胆想象,写一段故事:杨七和杨巴的相识。模仿文章的“津味”语言风格讲述,突出人物各自的本领,语言符合人物各自的性格。(尽情想象,放飞思维。)
   二、《泥人张》导学案
   教学目标:1.学习文章以小见大的写法。2.品味幽默传神、极富表现力的语言。
   (一)导入课文,引出奇:王叔远他能把一个长“曾不盈寸”的桃核雕刻成舟,形象地再现了“大苏泛赤壁”的故事。请同学们展示你搜集到的民间奇人的故事。
   (二)整体感知,复述奇:文章主要写了两个人之间的故事,下面我们自由朗读文章,然后请同学简要复述故事的情节。
   提示:请以泥人张和海张五之间的交锋为中心。
   (三)了解情节,把握奇:1、首先是面对“海张五”的侮辱,“泥人张”会怎么样呢?2、只见他从鞋底抠出一块泥巴,飞快的捏出“满脸狂气”的海张五,但海张五并不服,道一句“贱卖都没人要”。故事并没有结束,“泥人张”又会怎样呢?引出问题:故事的情节安排有什么特点?(开动你聪明的小脑袋!)
   (四)分析形象,探究奇:你认为奇人“泥人张”“奇”在什么地方?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辅助问题:(1)找出文中描写泥人张技艺高超的句子读一读。并分析这些句子在描述方式上有什么不同?(2)文中除了描写泥人张的高超的技艺外,他的“奇特”还表现在什么地方?(3)文中对海张五的描写也十分精彩,用了什么描写方法?从文中找出描写海张五的句子,小组讨论:分析一下他的形象?(比一比,赛一赛!)
   (五)品味语言,欣赏奇:品味文中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天津风味),幽默传神,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友情提示:赏析句子的方法一般从:修辞的角度、具有表现力的词语,具有地方色彩等入手。
   分小组品味语言,三组各分一个问题,组长负责讨论完成并交流。(看哪一组最出色!)
   问题1:作者说泥人张的手艺“有第一,没第二,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能否改成“泥人张技艺高超,众人不能相比”。
   问题2:“海张五那边还在不停的找乐子,泥人张这边肯定把这些话在他手里这团泥土上全找回来了”。你怎样理解这句中“不停的找乐子”中的“找”?试着将它换成“寻”字,看看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问题3:品析句子“胖女人发怒了,短短的脖子猛然伸长了,陷在肉里的小眼睛居然瞪了出来,叉着腰,跺着脚,唾沫星子乱飞。”
   提示:抓住“短短“、”瞪“、“叉”、“跺”等词语
   (六)课堂小结,回味奇:《泥人张》奇绝!妙绝!奇在人物,妙在情节、语言。个性奇特的泥人张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津味十足、本色朴素而又幽默传神的语言更是余音绕梁,历久不绝。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回味俗人之奇。(看谁朗读最入神!)
   (七)拓展延伸,表演奇:《泥人张》这篇短文情节性较强,具有浓厚的戏剧性,请同学们把它编写成课本剧或小品进行表演。(看谁表演最逼真!)
  
   程萍,教师,现居湖北襄阳。
其他文献
【案例背景】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经常为文言文的魅力所折服,精准的用词、简练的行文、深邃的思想、恢弘的气势常常让我情不自禁沉醉其中。但在教学时我发现,学生对于文言文
一、历史起源陕北子长县隶属延安市管辖,地处位于黄土高原中部,北依横山,东接子洲、清涧,南连延川、延安,西邻安塞、靖边,总面积2405平方公里,历来是陕北文化的形成区和核心
基于福州地域文化特色下福州地铁Ⅵ辅助图形设计研究,通过对不同时期历史、人文、自然环境研究与福州地铁的企业文化分析,提炼其象征性设计符号,以增强福州地铁企业辨识度、
对音乐的基础教育进行改革,是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同时它包含了繁杂的内容,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高师音乐学院为了适应基础教育课改的要求,应该从三个方面进行加强,一是创
“山欲高,尽出之则不高,烟霞锁其腰则高;水欲远,尽出之则不远,掩映其脉则远矣。”这是宋代一位画家所言,意即画山不画出山顶,只画出云霞缭绕的山腰,足可想象其高;画水不画出源头水尾,只画得弯弯曲曲不见尽头,足可想象其长。这便是“空白”的魅力,把它迁移到课堂教学之中,自然会匠心独具。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空白”艺术,会给学生回味思考,从而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天地。   《去年的树》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的一
有形无核的一节课,往往表现为教师的问题质量低下,学生仅仅停于文本内容的表层进行肤浅地朗读,从而连带着肤浅的认识。如此往复,学生在课堂上无需理解、运用、分析,也就更谈不到综合和评价了。   我曾替一位老师上过一节苏教版《最佳路径》,课文体现了“简单就是美”这一中心话题。由于故事性比较强,语言通俗易懂,学生说起来总是头头是道,灵性十足。当教到“在迪斯尼乐园提前开放的半年里,草地被踩出许多小道,这些踩
2014年5月26日~29日,海内外演艺设备技术行业的年度盛事--“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专业音响·灯光·乐器及技术展览会”(PALM EXPO 2014)将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隆重举行。本
声乐教学中声乐钢琴伴奏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同时对声乐教学有着艺术指导作用。本文将从声乐语言教学、技巧教学以及表演教学三个方面分析声乐钢琴伴奏在声乐教学中的艺术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