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辅助初中语文教学的应用策略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ma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 世纪80 年代后期以来,人们认为语法教学“高耗低效”,提出了淡化语法;针对语法教学,新课标(2011)中强调在具体的教学实例中指点、点拨;当前教育领域所关注的热点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语感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语文学科占据重要的地置,在《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中核心素养的指标明确要求掌握语法;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当中也有语法知识点。可以看出即便在淡化语法的大环境下,仍然没有取消语法教学,说明语法知识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毋容置疑;笔者主要针对初中语法教学,从语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工具性和辅助性地位,明确初中语法教学应遵循外显性、一般性、反复性、层级性原则,提出了语法辅助初中语文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语法 ; 初中语文 ; 语法教学 ; 辅助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8-0051-02
  一、语法知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地位
  在中学进行语法教学必须有明确的定位,没有明确的定位容易给教师个人造成教学混乱,教师没有方向,还会让人误解,语法教学到底要不要教,说法不同一,有的老师认为应该少教,考试就考一个病句,没有几分,可以忽略不计;有的老师认为不教,病句学生靠语感就能做对。有的老师认为要教,课标当中有要求;有的老师认为应该重视语法教学,学生缺乏语法知识会影响学生的阅读理解、作文写作。因此,笔者对初中语法教学做一个定位:工具性、辅助性。
  (一)工具性。
  在新课程背景下对语法教学的再认识,重新定位语法教学还是为了教语法知识而进行语法教学,笔者认为进行语法教学是为了要用语法知识,它有助于语文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养成,有助于学生更好的运用表达。语法不仅有助于学生的抽象思维发展还是语文学习的工具。另外还综合考虑核心素养与语法知识的联系,把语法知识定位一种工具,语法知识在语文教育中处于一种常识性,基础性的地位,同时也体现了语法教学的重要性。
  (二)辅助性。
  语法知识的学习虽然在语文教学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但根据它自身的本质属性,中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以及语文学科的特性,语法教学在语文教学的之中只能处于辅助性地位,辅助语文的阅读教学、写作教学、综合实践性教学等。并且通过初中语法教学能促进核心素养的养成。
  二、语文知识在语法教学中应遵循的原则
  (一)语法知识的外显性原则
  在语文教学中,语文知识需要外显出来,换句话说,就是教师必须有意识有目的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把文本中的语法知识点显现出来,比如讲到词汇,教师说出词语的词性;学生在学的时候是无意识的接受语法知识的。
  (二)语法知识的一般性原则
  在初中阶段,教师讲到语法知识都是一些基本的、简单的语法常识,教学的时候必须是浅析、易懂的;准确的说这些语法知识应该有目的有意识的去渗透,而不去跟学生强调语法知识的重要性,打消学生学习语法知识的畏惧心理。
  (三)语法知识的反复性原则
  在语文教学当中,语法知识就像人呼吸的空气一样存在于语文当中,语文老师在每堂课当中对语法知识部分应该像我们的口头禅一样存在于语文课堂当中,特别是功能性语法知识,可以说是基础中的基础,更应该反复强调。就是教师在教学中是有意识地不断重复,在每篇课文中都可以显现某些词的词性,学生是从无意识到有意识的感性积累阶段。
  (四)語法知识的层级性原则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从简单到复杂,由表及里,层层深入的过程;对于语法知识的学习也是一样,虽然初中阶段的语法知识很简单,但对于学生来说也有个认知过程;在人教版的语文教材上对碎片化的语法知识点,有层级性的处理,从目前人教版的初中阶段语文教材是三个版本的组合,目前看来虽有层级上的处理,但分配上不太合理,希望新版教材出来有合理的改变,这也是教师在语文教学的时候可以作个参考。但语文教师对初中教材的语法知识应该一个整体的把握,千万别操之过急,特别是有教学经验的老师,在进行语法教学识,更应该注意学生的语料积累,促进质的变化。
  三、语法知识辅助初中语文教学的策略
  (一)学生的学习策略
  1.无意识获得
  在语文教学中老师有目的有意识的想要向学生传授语法知识,但对于学生来说这是一个浸润式的学习过程。拿“词性”的教学为例,一开始并不告诉学生哪些是语法知识,而是在课堂上用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讲词汇(教师用语),并不告诉学生什么是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它的作用以及用法一样,在语文课堂上只说哪些是并列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等。 在教学中教师帮助学生顺利穿越“最近发展区”, 并获得更进一步的发展, 通过“支架式”的帮助, 把语法知识学习的任务逐渐由教师转移到学习者自己, 最后撤去支架。换句话说,根据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在认识新事物之前,应该给学生一个过渡,有一个感性语料的积累过程。
  2.到有意识获得
  就是当学生的感性的语言材料积累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再告诉学生名词、动词、形容词等词的用法;通过教师的观察可以明確的告诉学生这就是语言的法则语法时,并教他们在阅读中如何运用语法知识来帮助理解文章的长难句,在写作中如何用语法来规范自己的用语,使学生从一种无意识的获得状态转变为一种有意识的学习过程。
  (二)教师的教学策略
  1.语法知识辅助阅读教学
  (1)语法与词汇结合
  语法与词汇结合,主要是想透过词汇的积累来讲词性,在中学的语法中还是以了解功能性语法为主,了解词语、短语的词性,当然主要还是词语的词性是学习语法最基础的东西,而恰恰是因为这个比较简单,它太基础,得不到重视,导致有些老师认为在初中阶段没必要讲语法的论调,笔者认为对词语的词性的确定恰恰是学习语法的重要一环,就像学语文先要开始识字,对识字量需要有个积累一样,在讲生字新词的时候,明确它的词性,让学生养成一种思维方式。但并不要求学生去死记背诵。因此,笔者主张在把语法教学贯穿与词汇教学的始终。例如:当然在这里讲语法,通常是讲它的一般词性,至于一些特殊的词性可以放到语境中去讲。   (2)语法与修辞结合
  语法是讲构词造句的规律,而修辞是讲选词表达的规律,逻辑却是讲人的内部思维规律。这是三个不同领域的科学,如果在大学,每一部分都有其必须单独进行教学的部分。但在初中阶段只讲一些浅显的、常识性的知识,并且三者本身是一体三面的,相互之间交叉在一起的。语文老师在讲的时候就可以一起串讲,也不至于割裂它们之间的联系,还能把句子分析的更加透彻,便于学生理解。尽管如此,可课程标准上对逻辑方面知识没有要求,在这里就不对它进行讨论,只讲语法与修辞教学的结合。
  (3)语法与语境结合
  根据语文教学的特殊方式,基本采用的是语篇教学,使得语法教学与语境教学更加常用,在课标当中对语法教学的建议是随文教学、随文点拨,这也非常切合课标的要求。把语法教学与具体的语境结合起来既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现代文,也可以帮助理解文言文。
  在文言文教学中讲语法之前,学生得先学会语法知识,再用语法知识去帮助理解文言文。在文言文教学中,词类活用、文言特殊句式就更多了。今年高考改革,文言文部分的篇幅有所增加。如果不学语法知识,不懂词类,不知道词和句的构成形式,既会给学生的学习增加难度,死记硬背注解一是容易忘记,二是每篇文章中出现的可能会不一样,即便都背了,容易混淆,学习量也增加了;也会给教师的文言文教学增加负担,教师要反复的检验学生的背诵情况,对于大班教学的实际情况来说,一般情况一位语文教师上两个班,教师的工作量就很大了。
  2.语法知识辅助作文教学
  语法对作文教学的帮助主要体现在写作前的指导:审题;写作后的指导:讲评上。先说作文前的指导。
  (1)作文前指导
  大家都知道,一篇作文的成败跟审题准确与否有很大的关系。而现在常见的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对于命题作文的审题,从语法的角度指导,主要是根据题目的文体标志找关键词,即题眼上来探析词语之间的内在关系,才能很好的立意。
  (2)作文讲评
  学会了语法知识不仅能够提高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还能够提高学生写作能力。这是在进行作文教学时,运用语法知识辅助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教师在讲评作文时,将语法知识巧妙地渗透其中,最有效的做法就是拿学生的作文作为素材,教学生运用语法知识修改同学作文中的病句,要学好语法绝不能只是对一些语法知识点熟记,而是需要在语言学习中大量的运用训练,而这种训练应该是顺其自然的。是把语法作为突破作文教学的利器,而不是负担。学生在没有学好语法的情况下,不建议进行大量的训练,这样会给学生造成学习负担,最后不仅不喜欢这种训练甚至还会产生抵触情绪,适得其反。不仅语法没有学会,甚至还讨厌起了写作文。这需要一名平时注意观察的教师随时注意学生的学习进度,因材施教,会收到理想的效果。
  (三)评价策略
  1.考试
  语法教学经历了一段漫长而又复杂的过程,语法教学评价亦是如此,目前而言,我国对语文教学的评价主要还是以考试为主,而现在对语法知识考试内容做的变革除了相对单一之外还是切实可行的。现在语文考试卷中对语法知识的考察,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科学的,它的考察不是对名词术语的记忆,而是通过语言运用题、病句辨析题、文言文阅读题、现代文阅读题以及作文题等灵活多样的形式,考察学生对语法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难度适中,赋分比例得当,与学生的知识储备、能力水平相对比较吻合。然而,也正由于在这些题目中对语法知识的考察比较灵活,题型多样,涉及面又广,部分教师和学生都看不出这是需要用语法知识来解决的题,所以老师不愿意去劳心出力的教,造成一种误解,以为语法就考几个病句而已,这应该是最能体现语法知识的地方。笔者认为,学生语法知识的淡薄,跟教师对语法教学的观念有直接的关系,对语法知识的学习相对困难,如果没有老师的点拨与引导,学生学起来还是非常困难的。针对这些情况,为了引起师生的足够重视,在考试大纲上应该对语法知识的考试指明方向。
  2.任务型活动辅助评价
  教師对语法知识设计任务型活动主要是针对传统的考试评价相对比较单一提出来的。
  马笑岩(2011)总结了北京师范大学罗少茜对任务型教学研究中的行为表现评价的六步方案:确立教学的具体目标,使评价的任务与教学结果相匹配;确定学生学习的具体学科内容和技能以及任務是否涉及这些内容和技能;确保任务的完成能反映学生的进步和能力的提高;确保任务设计的合理性,以弥补原有知识的不足和资料获取的不便;确定任务的可能形式(真实任务、跨学科任务或多维任务);确定评价任务,一遍让其他人能够理解和在别的情景中运用。根据罗少茜的观点,笔者认为设计任务型活动是个一举多得的活动,它是一个多维任务的活动,设计一个合适的话题,安排活动可以观察学生多方面的表现情况,对语法知识的考察只是一个方面。而这种考察可以让教师顺藤摸瓜,找到学生的语法知识的欠缺情况,因材施教。既可以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完成了教学目标。
  总结
  就像开篇谈到的一样,笔者并不主张在初中阶段的语法教学中实施演绎教学方式,始终强调的是用归纳的方法让学生认识语法知识,用学习实践的方式去运用。二者一定是有先后顺序的,且教师也是需要有大局观,把握语法教学的层次,特别是在初中阶段,不能用力过猛伤了学生的积极性。语言学是一门科学,而语法在语言学的研究中也是非常重要的,既是科学,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在上面,让专家学者去研究,而他们所取得的成就对语文学习有帮助,应该积极探索合适的方式,培养初中生的语文能力 ,促进社会的发展,推进人类的进步。拒绝不应该是明智的选择。
  参考文献
  [1]林崇德.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186.
  [2]马笑岩,瞧秀梅. 国内任务型教学模式的研究现状综述[J]. 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1,(10):92-94.
  [3]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M].商务印书馆, 2005.
其他文献
超声影像技术应用于胎儿产前发育诊断,至今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随着此类技术提高与相关仪器的不断更新,人们在对其各项新式功能的应用中不断受益,亦不断积累经验.现今,超声对
期刊
卵巢囊肿好奸诈有木有?无声无息就降临,不打声招呼,也没有明显症状,可怜的娃在妇科检查时才偶然发现,顿时泪流满面.劝诫20—50岁的女性同胞要多多注意,平时若常有月经紊乱、
期刊
对于父母来说,孩子一有个头痛脑热都会担心不已,恨不得自己为孩子承受所有的病痛.股骨干骨折是儿童骨折中非常多见的一种,孩子骨折后,更像是天塌下来一样,重重的压在父母身上
期刊
儿童咳嗽有痰,主要是儿童的身体出现了炎症.在这种情况下,除了要对患儿进行相应治疗以外,还需要注意儿童的饮食问题,以此提高治疗效果,缓解儿童咳痰问题.那么你知道儿童咳嗽
期刊
针对女性朋友来说,一些妇科疾病对其健康有着严重的影响,其中盆腔炎是其中常见的一种疾病,这种疾病在护理的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尤其是现今随着女性工作和生活压力的加大,盆
期刊
【摘要】当前,我们处在一个多元价值观林立的时代。这对教育也有深远的影响。通过分析多元价值观形成的因素和面临的挑战,学会尊重并正确看待教育中的多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作为引导,从而为我国教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教育 ; 多元价值观 ; 共识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8-0058-01  一、相关概念  1.多元价值观  多元价值观,指
小儿阑尾炎,又被称作是:小儿急性阑尾炎,顾名思义,这是一种发病比较急促的症状,通常,是在5岁以上的儿童中容易出现,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急腹症,虽然,儿童的发病概率比成年人的低
期刊
【摘要】在不断地发展中,中专数学具有重要作用,对其进行改革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好的融入到学习环境中,带入了更多的情景知识,提升了课堂的活跃气氛,实现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下面我们主要对中专学校数学教学效果的做法进行分析,通过从学校及学生多方面的提升,促进教学质量的加强。  【关键词】中专学校 ; 数学教学 ; 教学效果 ; 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
子宫附件超声是常见的一种妇科检查手段,其能系统检查子宫体、子宫颈、子宫内膜等部位,判断并评价女性子宫及身体的健康程度.在实际检查中,子宫附件超声检查包含了腹部检查和
期刊
卵巢囊肿这种病让诸多的女性深受其害,尤其是还未生育的女性,如果不慎患上了卵巢囊肿,那么不仅增加怀孕难度,怀孕后也很容易出现早产或流产的情况.它在当今女性妇科疾病中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