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开展“绿色家园”工作的发展

来源 :中国检察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ng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吉林省抚松县人民检察院作为平安建设的主力军,从自身职能出发,在全国首创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社区矫治基地——“绿色家园”。基地的工作及其经验的推广,使抚松县的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矫治工作形成了组织合理、布局严密、预防突出、矫治显著,点线面互动、教感帮并举,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工作格局,为抚松县赢得国家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和省级平安县的光荣称号发挥了突出的作用。
  
  一、从现实出发,分析问题、总结规律,在实践中探索矫治工作的创新
  
  抚松县人民检察院在工作中坚持针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进行帮教与挽救,通过实施《关于对涉罪非在校未成年人实施“诉前考察教育”工作的实施办法》,制定执行《在校未成年人解除“诉前考察教育”书》等措施,对未成年人进行矫治。经调查分析,县内未成年人犯罪的规律和特点是:从作案形式上看,由单独作案向共同作案、团伙犯罪发展;从犯罪性质上看,具有明显的侵犯财产性;从作案的手段和年龄上看,表现为智能化和低龄化;从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分布上看,呈现由分散到相对集中的趋势。
  通过对抚松县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现状的分析、检察机关矫治工作局限性的充分认识、落实“为了明天”工程的探索,抚松县人民检察院分析论证、缜密谋划、积极筹措、大胆创新,于2006年3月30日,在抚松县松江河镇正式成立了未成年人社区矫治基地——“绿色家园”,成为吉林省正式成立的第一家青少年社区矫治中心,标志着抚松县开展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预防与矫治工作步入了系统化和规范化行列,迈上了新台阶。
  
  二、从现状出发,逐步规范、形成合力,在创新中实现矫治工作的提高
  
  对于“绿色家园”工作,检察院确定的工作思路是:“绿色家园”是政法机关为主体领导的以关工委为依托的帮教矫治或挽救部分失足青少年的群众性社团组织,是未成年人进行成长的家园,是未成年人受教育转化的基地,是部分青少年得以帮扶、解除帮教的“爱心家园”与“绿色通道”。开展社区矫治工作,坚持以人为本、教育为先,使绝大多数失足青少年得到健康成长,通过全社会的努力,开辟建设校外活动园地,创造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让“绿色家园”成为广大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受教育的乐园,成为部分青少年通向学习就业的桥梁。开展“绿色家园”矫治工作,必须坚持关心、体贴、矫治、矫正、感化、促进、转化的工作方法,使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共谋青少年教育大事,共建青少年健康成长之天地。
  在组织保障上,县检察院、当地党委和政府、当地公安与综治部门分别作为上级职能领导机关,当地领导、当地指导协调职能部门对基地工作进行领导、指导和协调,成立“绿色家园”办公室(配备办公室主任和副主任、维权专职咨询员、工作人员),作为具体工作部门开展具体工作。在职责保障上,检察院、公安局、民政局、共青团、妇联等工作主体和指导部门进行了职责分工;“绿色家园”办公室从协调指导、帮教措施、档案管理、跟踪矫治等方面确定工作职责;“绿色家园”志愿者从家园建设、帮教工作谋划者、矫治工作实施者等角度确定工作职责。在制度保障上,制定了“绿色家园”包保责任制度、法制学习制度、谈心制度、回访制度、走访制度、考核总结制度等制度,保证各项措施落实到实处。在队伍建设上,聘请有丰富经验的关心下一代老工作者为办公室的负责人,吸收包括教师、心理医生、退休老干部、法律工作者、热心人士、社区(街道)主任等在内的92名志愿者,组织、协调“十户联防”和“邻里守望”工程中1497名信息员加入“绿色家园”信息员队伍。
  在社区确定矫治对象后,检察院将社区矫治对象的不批准逮捕书和不起诉书七日内送至矫治办公室,并要求矫治对象在法律文书生效后七日内到矫治办公室报到,办公室进行登记,签订社区矫治保证书。针对矫治对象犯罪原因、现实表现、心理特点和矫治期限,制定矫治方案,归档存查。通过定期谈话教育、心理咨询、参加公益劳动等多种形式,加强对矫治对象的教育矫治,矫治对象要定期向社区矫治办公室汇报思想及工作生活情况。对矫治期已满,且矫治期间未重新犯罪,遵守监督、考察合格的矫治对象,及时出具书面鉴定材料,报矫治各总领导小组审批、备案,通过审批的,宣告解除矫治。为确保对矫治对象的矫治到位,不走过场、人员不流失,针对每一个矫治对象安排所在地的一位民警、一位委主任、一位“五老”人员组成一个小组,共同帮扶帮教,并落实“绿色家园”的包保责任书和“非常3 1”帮教小组的责任书,从而建立起长效管理教育机制。
  “绿色家园”工作经验在得到相关领导部门充分认可后,迅速在全县推广,截止2008年末,全县92名志愿者确定帮扶对象132人,开展矫治、帮教工作670余次,安置工作22人次,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50余次。开展“绿色家园”矫治工作两年多来,全县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同比下降46.7%。2006年9月。共青团中央、中央综治办、最高法、最高检等九部门联合授予抚松县人民检察院全国优秀“青少年维权岗”的光荣称号,标志着“绿色家园”工作在全国品牌的树立。
  
  三、从长远出发,完善充实、全面推进,在提高中谋求矫治工作的发展
  
  通过基地的实践工作,逐步将工作重点向预防倾斜。公安民警、志愿者、信息员等不断深入街道(社区)、学校进行摸底排查,确定帮扶、矫治对象,及时建立档案,进行矫治。在学校和社区开展法制教育,同时与宣传“绿色家园”相结合,宣传法律常识,提高“绿色家园”知名度,引导青少年崇尚文明与健康。在全县中小学举办了两届“绿色家园”杯法律知识竞赛,向在校学生揭示违法犯罪的危害,普及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意识。
  在受理案件开展矫治环节中,实施“分类推进”做法,区分对待、因人施教,每阶段将报到的矫治对象会同有关部门对其违法犯罪性质、程度、认罪态度、日常表现、家庭意愿表现进行分析、分类。根据分类情况,对各类未成年人的矫治和帮教采取不同的程序。注意因人、因事、因情而异,有针对性地进行矫治、帮教、帮扶。在集体帮教中,让同一类人员在学习、自省、互动过程中进步,不同类型不同人员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实现改进转化的目的。
  对于已矫治好的未成年人,通过回访、跟踪、了解、关心生活、联系爱心企业等方式方法,持续对帮扶对象进行教育、关爱、帮教,让当事人始終感受到家园的关注与温暖,坚定生活信心,坚决做守法公民。为不断提高工作成效,坚持召开座谈会、研讨会、培训会、现场会,总结工作经验,撰写理论报告,对深入开展好新时期下基地工作进行积极探索。利用各种媒体大力宣传家园工作,保证工作不断走向深入。
  用爱心凝聚成立起的“绿色家园”,在探索中萌生,在实践中发展,“绿色家园”还需要自立自强、不断壮大,积极面对资金短缺、影响力小等问题和困难,在
  自身不断发展提高的同时更好为社会贡献力量!
其他文献
“飞蛾”播客是什么?还不太了解的同学,现在就一起来看看它的非凡影响力吧!  参考译文  不是每天一个故事就能改变一个人的生活。但“飞蛾”——一个“说出你的故事”的项目,就做到了这一点。  “每当人们听到一个故事,他们都会反思自己生活中的某些事情,又或许会受到鼓舞,从而做出需要做出的改变,”“飞蛾”项目的艺术总监凯瑟琳·伯恩斯说道。  “飞蛾”项目是其创始人佐治·道斯·格林的智慧结晶。他在佐治亚州长
编者按:司法实践中,国家工作人员私分非国有资产以及非法所得的情形比较多,对这类行为能否按照犯罪处理以及按照何种犯罪处理,争论比较大。针对国家工作人员新型私分行为的定性,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反贪局组织召开了研讨会,本刊特将研讨会精彩发言刊登,以期对该类案件的处理有所指导。  议题一:国家工作人员“私分”非国有资产的  行为性质认定  主持人:罗猛(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反贪局副局长)  【主题发言
山崖迷宮
期刊
小班 谁的衣服穿得最整齐?
一、基本案情    仇某(未成年人)系移动公司实习生。实习期间作案十宗,窃得手机、充值卡等物。仇某在一宗窃案中得索尼爱立信手机1部。该机外形无殊,但机内定向装置专用测试软件,采购单价11.6万元。得手后仇某顾虑公司调查,将该机置于其姐处。半个月后,警方介入时仇某主动退还手机,但辩解事先不确知机内置有软件。另查,其余失窃手机(部分置有免费软件)均被仇某以几十至几百不等的价格销于二手市场。    二、
年来,全国检察机关不断加大教育培训的力度,积极推进检察教育培训改革,着力破除制约检察教育培训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国家检察官学院分院建设快速增长,培训规模持续扩大,教学“转型”全面展开,并取得突破性发展。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检察机关已建成的国家检察官学院分院共有16所,还有16所分院正在筹建之中,共培训检察人员近12万人次,并确定北京、吉林、广东三地作为公诉、职务犯罪侦查和民事行政检察业
从法政策学的角度对侵权责任的制度绩效进行观察和验证,是后侵权责任立法时期中国民法学的重要学术使命之一。一套以实现公共卫生政策为价值取向,并且能够提供有效激励的医疗损害责任制度需要满足五个条件:(1)激励适当。假设侵权责任配置能够对医院和医师行为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那么,责任的苛严性程度必须是适中的。(2)激励均衡。在控制医疗服务质量与数量方面,医院和医师各司其职。从风险相关的角度看,必须同时向医院
俗话说得好: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即使我们的力量有限,我们依然要尽自己能力多做好事,努力把这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参考译文  我们的朋友走着走着,看到远处有个人。当他走近一些时,他注意到这个當地人在不断地一边捡东西,一边又把捡起的东西抛进水里。  当朋友走得更近时,他注意到这个人是在捡被冲上海滩的海星,一次抛一只,他把它们都抛回到水里。  朋友很疑惑。他走近那个人并说道,“晚上好,朋友。
检察委员会(以下简称“检委会”),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以下简称《组织法》)设立的人民检察院内部的集体领导的组织形式,是检察机关内最高业务领导机构,与检察长负责制有机结合、相互补充、相互制约,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检委会制度自诞生之日起,对推动我国检察事业的发展进步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党中央、最高人民检察院对检委会制度的重视和加强,检委会制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持稳定能力。”那么,什么是法治思维,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背景下,检察官应具有怎样的法治思维,则是我们必须思考和回答的问题。  一、法治的提出与发展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既意味着中国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开启了一个新的纪元,也意味着中国共产党从局部执政走向全国执政,成为新中国的执政党。与此